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践行课改 贯彻师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助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学习方式轉变的显著特征是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态度,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互助式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伴互助;导师制;网格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1-0035-02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不断探索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学、分层教学等教法的创新,旨在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和理念。教师常常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辛辛苦苦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劝导,然而一些基础问题说了千遍万遍,学生理解水平却难以到位;这样的学情也曾发生在笔者所在的班级,促使笔者反思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在此与读者分享部分想法和经验,敬请斧正。
  一、转变观念,和谐互助
  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体现一种积极态度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把教育目标清晰地定位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回想课堂上笔者即使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可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笔者意识到教师的主观意愿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学观念的纠正势在必行。经过多次开展教研活动,我校在原来的小组合作基础上,重新定位课堂教学方式——“学伴互助”导学案教学:把同桌两人定为一个小组,两人有明确的角色分工,综合素质优秀的是学长,较弱的是学友,课堂上通过学长帮助学友,学生教学生,生生互助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大致由“问题导学——学生自学——学伴助学——互助展示——教师引领”几个环节构成;学长与学友结成捆绑式的二人学习小组,无论学习、纪律、日常行为以及活动等都是紧密相关,统一评价。笔者让所在班级的同学根据座位划分出四大组,每组两位大组长,进行多方面的监督和相互帮扶。学长既担负讲师的角色,同时也是学生;学友既是学生,也可以在学长帮助下走上讲台。
  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师进一步要考虑的是给学生创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笔者认为最要紧的是教师应调整自身教学思路,由演员转变为导演,把工作重点由知识讲解转向教学设计和集体备课,即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学习目标的正确制定、教学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和参与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初步形成对新问题、新情况的基本认识,并分析哪些方面现在自己已经可以解决,哪些方面需要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进一步处理,哪些问题可能需要请求帮助……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尽可能激励班级学生能够全员思考,全员实践。
  我校为保证学伴互助教法的顺利推行,采取了理念更新和方法推广双管齐下的措施:教育处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进行职责培训,组织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培训,明确了课改的基本内容即学长应该担当什么责任、学友应该有什么义务,并明确了学校的课堂教学环节和评价机制;校长、主管校长、教务主任以及骨干教师等先后通过本校教师讲坛向大家传递课改理念,大家明确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思想与授课方法——教师要促进班级形成团队意识,让每一个小组荣辱与共,小组成员精诚合作,课堂上既要让活跃的同学积极行动,也要让不活跃的同学有机会表现;既要让答对的同学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要让答错的同学收获认知提升的机会和自我展示的快乐。导学案是课堂内容的载体,学伴互助是解决导学案的过程,学长学友角色的确立是促进完成导学案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校教师达成一定共识,认为一堂课的理论讲解时间通常不必超过15分钟,不可拖泥带水;授课风格应淳朴实在,避免过分渲染,把时间留给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当堂检测等环节;从而真正践行“生本”理念。
  二、导师教育,调动学生内驱力
  教育过程不只是落实“德、智、体、美、劳”五好标准,还应教学相长,形成师生、生生的广泛互动。笔者依据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精神,将互助模式延伸到思想领域形成导师制教育。本校以年级组为单位,以班级为核心,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构成以及思想状况,把学生分成三个档次,即优秀、良好、合格;任课教师每人领取3~5名学生结成互助对子,教师在任期间,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与帮助,对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采取精准帮扶——学习习惯有障碍的学生由责任导师纠正,思想有解不开的疙瘩由导师疏导;同时,师友实行动态管理,每学期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自律以及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教师可以认领学生,学生也可以认领教师,为学生提供平等机会,营造了欣赏与尊重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我校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了最优先发展的高度。每年秋季开学前一周,六至九年级的全部学生,进行高规格的军训活动,由此打造学生阳刚品质;每日间操时段进行的“三分钟站军姿兼励志演讲”有效地巩固了军训成果;每年定期开展的“品先贤经典,承传统礼仪”的“坐、立、行、读、写”的大型展示活动规范了学生行为。学校随处可见的文化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充实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优秀教育是学校实现良性循环跨越式发展的保障 ,学校基层的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很多同学放下心防接近教师,向教师敞开他们的心扉,有些从来不敢和教师说话的孩子现在都能主动去拥抱教师。由此笔者认为,课改得以有效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扎实的师德理念——真心为学生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5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