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妙导引显主体 删繁就简现本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温儒敏教授说:“造成教学低效的问题很多,课型定位不清,教法不明,就是关键。”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新教材,明确地把课型分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三位一体”的课型结构。新教材中关于“课型”的分类与定位,在引发阅读课堂变革的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困惑:如何确立教读课和自读课的教学重心?习惯于条分缕析、咬文嚼字的精讲课堂模式,如何处理自读课的教学?
  针对老师们的这些困惑,肖培东老师近两年来对自读课研究颇多,相继推出了多节自读课示范教学,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棵小桃树》《一滴水经过丽江》《春酒》《美丽的颜色》等,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学习模仿的典型案例。肖老师立足文体特征,凭依助学资源,在巧妙导引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删繁就简中演绎出自读课教学的本真和魅力。现以肖老师讲授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探讨其自读课的教学艺术。
  一、导引有法,凸显课型特征
  教读课的目的在于学“法”(阅读策略、阅读方法),而自读课的目的则在于用“法”。每一篇选入教材的文章,就其本身来说,因其文质兼美,可教的点很多。可是一旦进入教学范畴,势必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面对一篇课文,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肖培东老师语)。
  课堂伊始,肖老师就告诉学生:自读课,你得自己读。而老师所起的作用是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领、朗读体悟、字词品读等方式,推动学生思维逐渐深入语言深处,读出“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孙绍振语)。
  在《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课堂教学中,肖老师以两个主问题架构整节课:作者阿来为什么说写丽江的文字很不好写?作者是怎样用一滴水实现了这篇游记的别具一格的?这两个问题,抓住了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简化了课堂教学形式,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思考、交流、碰撞。
  在肖老师的自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体验推动着课堂走向。课堂不是生拉硬拽把学生引入老师预设的框框里,而是立足学生的阅读體会,引导学生读到语言深处,读出新的体悟。
  生:我认为文章的语言是灵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让读者带着兴趣去了解丽江的历史和美丽的景观。
  师:请问,哪一段最有这方面的代表性?
  生:第10自然段。
  师:你读读看。
  (生读第10自然段)
  师:请坐。大家注意到了吗?这段话里有很多个相同的词语,是什么?
  生齐:“看到了”。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看。
  整节课中,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个人读、集体读、自由读、听读、找读、比读,通过朗读,学生把握了游记写法,体悟了语句情感,咀嚼了语言特点,在文本中进进出出好几回,真正体现了温教授所说的“自读课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二、巧用支架,聚焦文本特质
  设置自读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为实现这一点,教材编写者特意构建了助学系统:单元提示、阅读提示、注释、练习等,称之为“支架”。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利用这些支架,定会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一滴水经过丽江》“单元提示”中写道:“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那么,两篇教读课文应该各选取教学侧重点,采用合宜的教学策略或阅读方案,教给学生阅读游记的方法,比如游踪、观察角度、写景方法等。
  在这节课中,肖老师让学生关注文后的“阅读提示”,教给学生学习自读课的这一重要方法,并从中拎出关键词“别具一格”:
  师:大家听出来没有,文章写出来以后,编者、读者给了它一个判断,这是一篇……
  生齐: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
  师:阿来用什么实现了这篇文章的别具一格?
  生齐:一滴水。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并思考这个问题:阿来在一滴水上动了哪些脑筋让这篇文章独具一格?你得用游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读完之后自己拿起笔,试着写下几条。
  从上面课堂实录中可以看出,肖老师始终聚焦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引领学生从游记的阅读方法入手来理解文本。而这篇游记在众多写丽江的文字中脱颖而出,自有其独特之处,“阅读提示”中用“别具一格”进行概括。肖老师抓住这些特质,巧妙地选点,为学生进入文本情境铺设了一座桥梁,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性体验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课堂境界“豁然开朗”。纵观全课,肖老师巧用助学资源,着眼文本特质,以课题为基,以主问题为路,引导学生徜徉在自主阅读的美丽田野之中。
  三、整合比较,品咂语言深味
  孙绍振老师说:“于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肖老师常常能在不引人注意的字词、语句、标点上读出深意,从而引领学生在品析语言时,超越“有辞格”——传统的修辞方法,进入“无辞格”的揣摩研学。
  在《一滴水经过丽江》这节课里,肖老师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咀嚼文字的同时,三次运用同类信息整合的方法来品咂语言。这些“同类信息”汇聚成学习语言的思维抓手,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内核。
  师:再来看看,这一路走过来,你有没有发现作者用哪个词特别多?
  生:“叫作”。
  师:这么多“叫作”写出了这滴水怎样的状态?
  生:第一次见到这些树、这些花,一滴水的激动兴奋之情。
  师:当它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的时候,会怎样?
  生:它会很激动、很兴奋、很好奇。
  师:你读读看,读出好奇、激动的味道来。(生读)
  师:你看,语言当中就是有情感的。咱们再来读读看,“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哪个词多起来?   生:“后来”重复了。
  师:重复的句子也有不一样。第二个“后来,我知道”有一个什么?
  生:逗号。
  师:考虑一下,第二个“后来”后面的逗号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就……
  生:说明它遇见很多事物。第二个“后来,我知道”用了逗号,解释后面的内容是听到人们讲述的历史故事。
  师:真好。说明这一滴水一路上东打听西打听,它对这些事物非常好奇,它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有个问题难住了它,到后来才终于知道了。这个逗号里,表现出时间跨度之大,也写出一滴水终于知道事物名称的兴奋和喜悦。
  第一次整合意在求同。通过品读多个含有“叫作”或“叫”的句子,引导学生走出拟人、生动形象等模式化思维,关注词句本身蕴含的情感。第二次整合,着眼比异。肖老师敏锐地抓住第3自然段中两句“后来我知道”的差异,提醒学生关注标点符号,引发学生思考:第二句中的逗号不能删掉,是因为这个逗號既能展现出文章的时间跨度,又能表达一滴水兴奋喜悦的情感。
  第三次整合,分层比较。第一层,从多个“看到了”中发现文章观察视角的多样。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这段话里有很多个相同的词语,是什么?
  生齐:“看到了”。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看。
  (生齐读)
  师:很多“看到了”。在游记当中,这叫作什么?
  生:观察视角。
  师:只有是一滴水,文章才呈现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在玉龙雪山它是俯视,在黑龙潭它是仰视,在四方街它是平视。所以,文章显得非常灵动。写游记一定要注意观察视角。怎么看,很重要。
  第二层,从三个含有“看到了”的连续句子中发现语言句式的多姿。
  师:大家看,“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这几个句子有什么造型?
  生:我觉得由眼前到远处。
  生:观察视角由低到高。
  师:从外形来看,第一个句子最短,最后一个最长,像水一样渐渐流远了。作者的语言也是水一般灵动的语言。
  王君老师在《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中说:“整合之后,可以更好地见主题,见人物形象,见写作手法,见语言特质,见作品风格……整合教学对师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综合抽象能力等思维能力都是最好的训练。”肖老师这节课,通过多次整合文本中的同类信息,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技法得以更好地凸显,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分析能力在课堂中逐步提升。
  一滴水里有创意,自读课中见匠心。肖培东老师深谙自读课教学的法门所在,精心设置问题,巧妙导引,既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实现了阅读教学的高效与灵动。套用《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的一句话来说,肖老师的自读课教学“依止于语文,美丽了语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