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分析与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质量是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林业管理部门做好人力、物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改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方式,更新管理理念,切实提升林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S72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32
  林业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为提升经济效益,做好林业管理工作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1]。近年来,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林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核心植树造林,更要提升林地的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林业工程造林过程中,以有效的方式加强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林地经济效益,是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意义及原则
  1.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意义
  管理是一门精深的学科,不同领域的管理技术也有很大的差异。林业造林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利用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促进管理措施的实施,将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组织、协调、结合,才能发挥管理的作用,提升管理的质量。林业造林工程管理工作较为特殊,其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要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升林地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造林生产的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需要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如此才能促进林地生产更为规范的进行。
  1.2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原则
  任何一项管理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亦是如此,管理原则是协调管理和生产内容,促使管理过程更为规范、标准的细则,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综合考量原则,林地生产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造林开始直至获取第1笔收益,期间要经历漫长的生产周期,同时要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2]。因此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工作必须综合考量各项因素,因地制宜,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若管理仅从单方面进行,则很多生产环节容易出现差错,导致管理质量降低;管理系统化原则,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发挥出管理的最大效用,促进造林工作这项系统、庞大的工程顺利、有序的进行。因此在管理中要遵循系统化原则,对于整体实施难度较大的系统,可以细化分为多个子系统,完成每一个子系统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就能够完成整个系统的管理;长远计划原则,林地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长远计划原则,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要做好长远的计划,充分考虑经济效益、成本、环境保护等多项因素,以长远的眼光看发展,以长远的管理促发展。
  2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2.1支持良种良法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要更新管理观念,从造林技术、造林质量方面入手,提升管理质量。所谓良种良法,就是选择优良的林木品种,以优良的种植方法造林,如此不仅能够保障林地整体的质量,更能够提升林地的成形速度,加速经济作物的成长[3]。良种是指在遗传品质优良的树木中,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幼株、枝条、种芽等造林,让林地的作物能够遗传优良的品质,最终健壮生长,快速成林。当然,良种的选择不仅仅是从基因上进行,还要结合市场、地区、气候因素决定,举例来说,若将适宜在南方种植的良种在北方种植,再健壮的幼株也无法成林,因此因地制宜也是良种选择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良法是指在良种选择的基础上,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栽种和管理,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木,在最适宜的土地上,以最适宜良种生长的方式栽培,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设备、科技等各个方面加高效投入,加强管理,才能促成林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良种和良法是紧密配合实施的,因此在林地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必须以良法为载体,为良种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两者并重以获得更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2重视测土配肥
  林业工程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选择良种良法的基础上,也要做好林地的管理,重视测土配肥工作,在良种种植后的每一个阶段,做好对幼树的管理和抚育工作,才能有效提升效益。测土配肥是林地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林木施肥不是单纯施加一种肥料,而要是依据林地土壤肥力的科学数据,确定林地所缺少的肥料种类,之后科学、合理的补充肥力[4]。部分地区的造林工程中,管理者往往凭经验施单一肥料,花费了大量的成本,但却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盲目的施肥虽然林地会投入不少肥料,却没有实际补充树木缺乏的元素,因此很难获得良好的效益。传统粗放式的抚育措施已经不能够满足林地发展的管理需求,因此为科学合理的展开管理,要重视测土配肥的方式,充分认知到测土配肥的作用,为林地的土质深刻做一次“体检”,依据土壤中实际的营养成分,结合科学的数据,为林木开具“药方”,补充林木真正需要的养分,从而提升林地的产量,促进林木快速成林。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深入林地,从林地土壤耕作层约0~20cm厚度,和深土层约20~40cm厚度取样,取样后的土壤置入样品袋,在样品袋上详细记录取样时间、地点、林地类型、土层深度,后续在实验室经过风干、分选、去杂、磨碎、过筛等多项处理后,测定土壤中所含的化肥种类、含量,并分析采样点所种植的树木处于哪个成长阶段,需要的营养成分,后续综合上述各项因素合理配肥,确保林木能够高效生长。
  2.3加强管理培训
  管理人员、劳动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是林地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因素,在管理过程中,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要明确造林管理的具体流程,在人力資源配置方式合理的改变、调整,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科学划分管理区域,合理分配劳动人员,保障每一块林地的生产经营都顺利进行;明确造林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林地、林木、抚育、法规等各个要素展开分析,提出林地工程造林过程中缺乏的技术因素,以此为依据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合理控制管理质量,从而不断提高造林者、管理者的科技水平、综合素质,促进其管理技能和科技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最终提升林地的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组织培训工作,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各个领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林地造林工程的管理者,必须第一时间接触新的知识和理念,并有效将这些新观念应用到管理过程中。如此才能发挥各级领导的引导、统筹、组织、指挥和管理效应,促进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2.4技术和资金管理
  技术管理要结合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的进行。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节省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提升林地产量。如同上文中所提及的良种良法、测土配肥等有效方式的应用,本着适用、经济、先进的原则,组织林地生产工作有序的进行,才能切实的提升林地效益[5]。造林生产的过程不是一个无限投入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渐、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若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引入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技术设备,不仅提升了成本,获取的效益也十分有限。因此在技术管理方面,一定要注重因地制宜,在保障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尽肯能的控制成本,降低能耗,以最适宜的技术展开生产,如此不仅能够保障林地的产量,更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6]。除技术管理外,资金管理也是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部分。资金管理的目的在于盘活资金链,让每一分钱都应用到“刀刃”上,从而促进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顺利进行。林地工程造林资金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筹集资金,增加资金积累,同时也要节约资源和成本,尽可能的提升经济效益。
  3结语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人力、资源、技术方面的管理,更要促进良种良法、测土配肥等有效管理技术的实施,如此才能发挥管理的实际价值,提升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质量,促进林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未来发展中,要采用更多的方式方法,充分分析以往林地工程造林管理中的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制定解决的措施,并且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力度,促使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更规范、更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闫兵. 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方法及意义思考[J]. 现代园艺, 2017(14):223.
  [2] 陈思维,张英. 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2018,578(09):213.
  [3] 谭向胜.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有效方法及积极作用[J]. 民营科技,2017(6):225.
  [4] 包铁岩. 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7(5):233.
  [5] 安郁凤. 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對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7(3):107.
  [6] 杨欧. 浅析林业造林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和完善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7,37(22):164-165.
  作者简介:黎光联(1967-),男,中专,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造林护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