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的开敞空间与城市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城市设计中,开敞空间也是重要的客体要素,它是城市居民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获得信息、获得情感的户外公共空间。它的范围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具体地说有: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街道以及沿街小型空间、沿街缩进空间和街心游园等。对城市开敞空间的研究,除了要以使用者的感受为核心,分析其内在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外,还要分析特定的开敞空间与城市的关系,包括它在城市中的区位、功能以及景观构成特征。下面就从形象、功能、生态三个方面来说明城市开敞空间与城市的关系。
  一、景观·形象
  建筑与建筑的外部空间共同构成城市的景观物质要素,而城市开敞空间作为开放性、公共性的外部空间不仅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感受城市意象的主要场所,它同时具备景点和观景点的双重身份。
  位于上海黄浦江边的滨江综合改造工程建成于1993年,改造后的滨江大道成为上海市的标志景点。交通通畅,环境优美,游人如梭。从滨江大道上向江对岸的浦东望去,高楼林立,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展示著浦东现代化的城市气息,与一江之隔的外滩历史性建筑群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人们感受着城市的历史,也赞叹着城市的现在与未来。
  二、功能·使用
  城市的开敞空间是以具备某种功能的空间体系的形式而存在的。这种功能可能是单一性的,也可能是多重复和性的。单一功能体系的开敞空间,以一种类别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如河谷;或某种开放空间的开发设计,如公园。由城市街道、广场和道路构成的廊式体系是最典型的开敞空间体系。而大多数城市开敞空间都是多功能性的,各种建筑、街道、广场、公园、水路均可共存与这一体系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开敞空间的功能性可以是物质层面上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上的。以下分别论述。
  城市开敞空间在物质层面上的功能性包括:
  ⑴ 边界·限定  作为一种有限空间形态的城市开敞空间,它的边界性是明显的,然而,它在被包围、被限定的同时也在规范着周围的事物,这是一种彼消此长的相互作用。用这种空间形式可以划分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块,使城市的每一区域能够正常发展,而不致妨碍其它的区域。正如密林中生长的树木,如果空间太挤,无法舒展枝叶,就必然会枯萎下去。
  ⑵ 沟通·联系  空间可以划分空间,也可以联系空间。作为城市来说,河道与城市主干道就是起连接功能的城市开敞空间。城市作为一种物质形态,也必然存在着内部元素的相互联系,而城市开敞空间就是在城市内部建立起这种联系的手段之一。有了健康、快捷、高效的联系,城市才可以稳步的发展;有了连续、和谐、充满活力的景观要素,才能形成有机统一的城市面貌。
  ⑶ 间隙·弹性  开放空间是城市发展中最有价值的待开发空间,它能为未来城市的再成长作准备。城市的建设也要采取灵活性的政策,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这样的弹性空间,才能保证城市持续健康的生长。过度的拥挤只能导致混乱与衰败。
  ⑷ 防灾·疏散 当前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规划设计与管理上的某些失误,业已埋下不少灾害隐患。在城市的综合防灾体系中,城市开敞空间的合理设置往往是重要的一环。在火灾、震灾隐患地区,大面积开阔的公共空间可以保证人员的顺利疏散,以及阻止灾情的迅速蔓延。在城市规划中,结合城市综合建设,妥善解决城市开敞空间的合理设置,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适灾能力的必要措施。
  ⑸ 改善交通,便利运输  现代都市交通环境是都市生活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应该尽可能的满足:流动与沟通、速度与效率、秩序与安全。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组成部分的城市主干道,是负担城市交通运输任务的主力军。此外,还有街心广场。这一城市开敞空间型制,是在特定安排的道路条件下形成的空间。它可以是道路的交汇点、起点或终点。通过这个点,瞬间即改变街道的组织结构。处理好的广场布局,可以改善交通,便利运输。
  ⑹ 商业价值  建立设施完备,环境怡人的城市开敞空间,可以带动土地价值的上升,周边地区的发展,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城市的更新与生长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达令港,历史上原来是悉尼铁路站场和港埠所在地,后一度废弃衰落。经过历时三年的改造后,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游人如织,不仅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提高,达令港周边地价亦因之步步攀升。据不完全统计,达令港在外部空间环境质量改造建设竣工而周边建筑尚未投入使用的前两个月里,就吸引了近300万的观光客慕名前来游览。
  城市开敞空间在精神层面上的功能性有:
  ⑴交往与游憩  城市开敞空间是满足市民们进行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人类群体及自身的发展都需要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户外活动为人们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与人交流,与自然交流创造了机会。户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置身于人群之中,可以耳闻目睹众人的万端仪态,获得新鲜的感受与激情;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这比起孑然一身,足不出户,确实是一种积极有益的体验。
  ⑵信息的交流  人们在城市开敞空间中散步、休憩、交往,观察和倾听外面的世界。人们在这一系列户外活动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周围社会环境的一般信息和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特殊信息。对儿童而言,这一点更为重要,因为儿童思想上的成长主要是建立在观察周围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在户外空间中,人们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对人与事的各种认识,这种认识方式不同于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带来的效果,因为它更直接,更生动也更具体。
  ⑶历史的载体  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的物质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人们从外部认知、体验城市氛围的主要领域。经过精心设计的外部空间环境可以向人们传达特定的历史信息,完善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体系。
  昂德格朗德是位于美国亚特兰大市市中心的一块历史地段,为了再现旧城中心区的场所意义和活力,市政府决定改造这一地区,修建城市开敞空间。具体设计时,恢复利用原有的历史建筑,在步行路段设置主题雕像、反映历史事件的标识物、壁画及亚特兰大历史遗产展览等。在该地区与亚特兰大市中心地铁枢纽站的交界处,规划设计了一个具有较大尺度的桃树喷泉广场。这里不仅成功地再现了旧城中心昔日的繁荣,还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吸引了众多旅游观光客。
  三.环境·生态
  人们常把城市的绿色开敞空间比作城市的“绿肺”,它协助完成城市的呼吸功能,是一种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城市的公园、林区、滨河绿带等绿色开敞空间改善和调剂了人造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类身心“回归自然”本性的一种寄托以及精神与自然对话、交流的一种渠道。
  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内掀起了“绿色城市”运动,把保护城市公园和绿地的活动,扩大到保全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范围;并将生态学、社会学原理与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工作相结合。开敞空间和绿地,是所有城市建设中维持“天人关系”的纽带,是城市居民接触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是医治大多数“城市病”的良药。认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健康的美好城市。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编著,《城市设计》
  [2]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3]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
  [4]《建筑学报》、《世界建筑》中相关文章
  (作者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