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稻水象甲是危害水稻检疫性害虫,有水稻“禽流感”之称。我县自2011年发现以来,为了防止对我县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我们对稻水象甲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其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主要习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稻水象甲;防控;祁东县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是一种国际性、检疫性、迁飞性、孤雌生殖的水稻害虫,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有水稻“禽流感”之称。其繁殖能力很强,且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一般造成水稻减产20%-50%,严重时甚至绝收,对水稻生产安全极具威胁。我县自2011年发现以来,依照省市植保植检站的安排部署,通过科学处置,控制稻水象甲的危害,确保全县粮食生产丰收和安全。
   1稻水象甲发生为害情况
   我们自2011年调查观察,我县稻水象甲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为害早中稻,第二代为害中晚稻。成虫啃食水稻葉片上表皮和叶肉,仅剩表皮,于叶尖、叶缘及沿叶脉方向形成宽约0.5mm,长30mm以下的长条白斑,使叶片失绿,严重影响了叶绿素的形成和营养成分的运输影响光合作用;幼虫蛀食根部,破坏根系组织,阻碍营养吸收和传导,危害严重地块,可造成倒伏、漂秧、根系腐烂、植株矮小,成熟期推迟、产量降低等后果。我县2011年至2018年稻水象甲发生面积分别为0.153万亩次、0.276万亩次、0.287万亩次、0.322万亩次、0.37万亩次、0.391万亩次、0.4030万亩次、0.4075万亩次,防治面积分别为0.55万亩次、1.2万亩次、1.5万亩次、2.1万亩次、2.3万亩次、3.1万亩次、3.5万亩次、4.1万亩次,挽回损失分别为412.5吨、900吨、1125吨、1575吨、1725吨、2325吨、2644吨、3086吨,实际损失分别为11.5吨、20.7吨、21.5吨、24.2吨、27.8吨、29.3吨、31.1吨、31.5吨,防控较好,发生程度2-3级,均未见成灾(详见统计表)。越冬代4月底5月上旬为出土危害高峰期,受害株率平均为2.2%;下一代7月底8月上旬为出土危害高峰期,受害株率平均为1.3%。
   2稻水象甲防控措施
   2.1搞好疫情普查
   为了全面掌握稻水象甲发生情况,我们每年根据防控检疫对象要求,以稻水象甲发生区及临近发生区乡镇(街道)为单位,以稻水象甲越冬场所、稻田为主进行普查,主要观察寄主植物和水稻叶片上典型危害状“白色长条取食斑”及查找成虫。对发生区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田,全面摸清全县各乡镇(街道)的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分布、危害情况,已查实全县10个乡镇(街道)63村发生,其它地还未发现为害症状。
   2.2抓好疫情监测
   鉴于我县10个乡镇(街道)(白鹤、洪桥、永昌、玉合、灵官、金桥、白地市、风石堰、步云桥、太和堂)已发生稻水象甲,设置17个稻水象甲监测点(发生区10个乡镇,临近区双桥、过水坪、鸟江、黄土铺、砖塘、蒋家桥、城连圩7个乡镇),63个疫情监测小区,固定专人负责监测,每年从3月水稻育秧至晚稻收获,5天开展1次田间调查,主要调查发生范围、虫口密度、危害程度和各个虫态历期等,全面监测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对新发生区要求按照《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及时上报疫情;未发生区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稻水象甲是否传入,监测点设置在未发生区边缘的稻田以及水稻制种基地、铁路和公路枢纽及沿线稻田、货场、农产品集贸市场、稻谷加工场所等,采取踏查和田间详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是否有稻水象甲为害症状,一经发现有稻水象甲疑似危害状及害虫,应及时查清情况,采取检疫措施进行封锁控制,并报告疫情。
   2.3加强检疫力度和追责制
   加强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查力度,特别加强对水稻制种基地和秧田的检疫监管。禁止发生区内未经检疫的稻种、稻秧、稻草和饲料(草)等寄主材料运出,携带疫情的必须在检疫机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来自发生区的寄主材料及交通工具等进行严格检疫检查。在发生区内禁止繁育水稻种子和私自串换水稻种子、秧苗。同时各乡镇(街道)按照县政府的要求部署,把防控稻水象甲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纳入各级政府和病虫防治指挥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制定详细的稻水象甲疫情监测防控封锁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稻水象甲防控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相关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农业部门主要领导是具体责任人,植保站和农技站人员是技术责任人。建立健全稻水象甲防控工作督查制度,实行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对因责任不到位,造成稻水象甲扩散蔓延的相关乡镇(街道)和个人予以严格责任追究。
   2.4实施疫情防控
   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防止稻水象甲扩散蔓延发生危害。一是农业防治。1调整播种期。在发生严重的地区,来年可适时晚移栽植水稻,错开越冬成虫危害性。2合理施肥。注意施肥时期,NPK合理搭配,防止施氮过多嫩绿,引诱稻水象甲。3发生区临界重点隔离。采用抛秧或浅水或干湿管理,实施水改旱改种其它非寄主作物,建立安全缓冲带,防止稻水象甲扩散蔓延。4合理的农事操作,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秋冬季节清除和深埋稻田四周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水稻收割后至土壤封冻之前对稻田耕翻,可将表层根茬里越冬的成虫翻至深层土中,消灭大量成虫。二是物理防治。可利用其具有趋光性的特征,每30亩稻田设置1个杀虫灯进行诱杀。三是生物防治。1稻田养鸭或养鱼吃食害虫,减少危害基数。2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虫、性激素治虫等技术灭杀害虫,我们已推广利用蜘蛛、苏云金杆菌、性诱剂等方法防治稻水象甲,目前防治效果较好。四是化学防治。抓住稻水象甲生活史的薄弱环节,对越冬代成虫和新一代成虫进行重点防治。打药时注意稻田周边的沟渠、山坡地、荒地等公共区域均要施药防治,并田间保持3—5cm水层3—5天;抢晴阴天气施药,最好上午9:00后或下午15:00后施药。成虫防治,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或5%丁虫腈或5%环虫酰肼或5%以上阿维菌素等按说明用量再加适量杀虫单或或甲维盐兑水细点均匀喷雾,具体防治越冬代或下一代成虫陆续迁入秧田,在成虫迁入高峰期应集中药杀;幼虫防治。一般秧苗移栽后5~7天,亩用98%敌百虫晶体3公斤拌毒土撒施。最好以村町为单位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时间施药,统一检查。策略上:“狠治越冬代成虫,普治第一代幼虫,兼治第一代成虫”,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做到发现“一片”,防控“一片”,封锁“一片”,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和危害。同时想方设法争取财政投入,从粮食发展资金、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稻水象甲应急防控,封锁蔓延扩展危害,对重发区进行政府买单,采取“统防成虫、挑治幼虫”的防治策略,对田块、四周及边沟渠等进行地毯式施药防治。
   2.5加大社会宣传
   及时组织召开田间现场宣传培训会,识别稻水象甲的特征和危害症状,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固定电话语音提示、病虫警报公告版、稻水象甲防治通知单、网络等现代媒体和工具,迅速传递了稻水象甲防治方法和技术信息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了解稻水象甲普查与防控的有关知识、能识别、能发现、能上报、能防控,为及时发现和扑灭疫情赢得时间,以防止疫情的大面积扩散蔓延。
   2.6做好档案保存
   建立和保存稻水象甲防治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记录包括:疫情发生时间,疫情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完整的监测数据,采取防治措施、防治时期及防治次数,防治效果的评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