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习的目的除了可以增长知识,还在于提高思维能力。由于大学格外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意识以及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而高中恰好处在与大学相对接的阶段,高中生思维能力与辩证意识的培养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语文作为高中生必须要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将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引入其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思辨意识,进而为大学生活做准备。基于此,本文从思辨性阅读的含义、特点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特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思辨性阅读的含义
  思辨性阅读主要是由两个词构成的,即思辨性和阅读。其中,前者中的思辨来源于中国古文《中庸》中的“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取自“慎思明辨”,意为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与表示特质意思的“性”组合起来即为理性思考、明辨是非的特质。所以,思辨性阅读就可定义为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对文本独立思考、深入理解的理性意识,将对文本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目的。
  二、思辨性阅读的主要特点
  由于思辨性阅读主要强调的是思辨性,即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所以,思辨性阅读的主要特点有三个,即反思性、延展性和学术性。反思性是思辨性阅读的核心特征,主要是因为反思性强调的思考恰好与思辨性的“思”相匹配,它不仅仅指读者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思考与分析,也指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针对自己实际情况的自我反思。在思辨阅读过程中,反思性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学会对文本进行不断的辩证思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延展性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现有的文本,应当开阔视野,通过反复阅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或者疑难点,不断发现、创造、感悟和思辨,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并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至于学术性,它是思辨性阅读最特别的标志。一般阅读只是为了暂时满足个人对知识或者情感等的需求,而思辨性阅读是在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其养成做学术的良好习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思辨性阅读的学习把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学术性的思维方式引入生活,从高中语文学习开始,为大学乃至更久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以文本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思辨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立足于文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概括和总结。因此,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同样把握好立足于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学会思辨這一关键点。事实上,诸多语文老师之所以不能让学生的阅读成绩得到较好的提高,主要是因为他们未能把握好阅读文本的核心问题并将阅读的重点引向了非重点,进而达不到启发学生学会深入思考的目的,语文阅读也就得不到理想的成绩。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其有意义的文本阅读问题主要有四个鲜明的特质:“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与教学的重点问题相一致;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种认知能力;问题的陈述简洁明确。”所以,围绕这些有意义的文本阅读问题而展开的语文思辨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抓住文本内容的重难点,目标清晰,课堂内容也会因此而富有逻辑性。在清晰的教学目标的指向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阅读的教学任务也可以依次化解为一个个小步骤。例如,以《鸿门宴》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项羽失去天下而刘邦夺得天下的故事。在这样的文本背景下,要将课文的学习与语文思辨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就需要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亚父范增是项羽最得力的帮手,为什么他会觉得天下一定会被刘邦所得呢?这不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吗?在文中刘邦和项羽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与他们得天下或者失天下有什么关系呢?诸如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很自觉地去阅读文本,带着问题反复思考这其中的种种逻辑关系。
  (二)深化文本内容,强化思辨意识
  如前文所言,高中语文的思辨性阅读具有延展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将授课内容局限在现有的文本当中,而是要学会适当地深化其内容,利用现有的课外读物或者多媒体资源等多种途径拓宽学生的理解想象空间,强化其思辨意识。
  深化文本内容并不是要求教师将现有的文本内容讲解得复杂深奥,而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接触到与之相关的更多知识,使现有的文本开拓为开放性文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因此而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做阅读思辨性训练的时候也会因此而掌握更多具有灵活性、深刻性和精准性的方法。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针对文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就可以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文中显然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时候带领同学一起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简介及其他著作,就可以推测其创作《荷塘月色》时的心境,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变得一目了然了。在考试或者自觉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这类疑难问题时就会自觉地借助拓展文本的方法,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也是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学生学会查找资料以明确问题的答案。
  将文本的内容进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透彻地把握文本意思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而学会从中吸收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所以教师就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好文本拓展的时机和维度,满足学生对知识、语言或者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
  (三)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提供展示思辨的机会
  思辨性阅读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学术性。所谓学术,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借助各种方法手段查阅资料,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将其阐述成小论文。所以思辨性阅读的学术性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有利于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想观点,深化其思辨意识。在这里首先要清楚一个问题,课堂上所提供给学生的关于理解文本的问题,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接触如何思辨学习、思辨阅读的方法,真正的应用应该是在课外。在掌握了思辨阅读的方法,并学会把文本向外延伸之后就是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教师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安排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由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并确定作业完成的时间就可以有效地督促他们认真学习。要想顺利完成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任务,教师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留意学生的兴趣点主要是在哪些方面,从而明确学术交流的主题;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和其他资料,既要拓展文本,也不可让学生感觉漫无目的、无章可循;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四、结论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思辨阅读、思辨学习,所以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配合。教师要学会提问题并与学生良好地互动,学生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思考、认真学习,掌握思辨方法,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余党绪.比教学范式建设更迫切的,是改善我们的思维——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8(1).
  [2]许纪友.如何进行“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J].学语文,2018(6).
  [3]陈琳.思辨性问题设计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古诗文阅读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作者简介:孙艳娇,女,1994年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全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阅读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