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采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产煤大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发展,我国煤炭事业的进程向前迈了一大步,煤矿采掘技术及其开采量在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同时,煤矿开采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机电设备贯穿于煤矿采掘和生产的全过程,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采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重要性;管理
煤矿开采在中国国民经济产业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矿机电管理是确保采掘机械及运输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随着煤矿生产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煤矿采掘机电设备的使用种类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机电设备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环节,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煤矿采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仍旧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为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煤矿机电设备的重要性分析入手,结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煤矿采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思考。
1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1.1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多半是由于煤礦机电设备自身故障导致的。如果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那么肯定会给煤矿企业在各方面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1.2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有利于煤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现代化的煤矿机电设备有很多种类,有动力机电设备、主通风机电设备、采掘机电设备、运输机电设备等,因此机电设备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贯穿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3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需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改造都非常的迅速,尤其是我国的煤矿生产企业。先进的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造,让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政策的需要,同时也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都在提倡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等。所以,做好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可以减少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也进一步减少了对机电设备的资产投入。
2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2.1确保采掘图纸与文件设计的质量
在开展采掘工作之前,图纸设计要合理,具有可行性。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图纸具有指导作用,必须保证图纸设计满足负荷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煤矿生产部门要积极参与图纸设计会审工作,对图纸设计进行严格要求,保证其规范性,还要合理选定设计方案,全面了解图纸细节,按照质量要求进行采掘,确保施工安全。
2.2做好采掘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采掘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工程交接时,不符合要求的不能进行交班,要找到问题所在,并详细记录,明确职责划分,严格遵守谁交接、谁负责的原则。同时,还要做到每班配备相应的技术指导人员和监管负责人,监管负责人要全面监督,严格验收相关工程质量。在检查质量时,可以互相检查,再让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必须进行整改。
2.3确保煤矿井下工作质量
通常检查矿井工作质量时,主要是反映具体的采煤工作、掘进作业及机电运输的质量等,而其他的工作质量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可见,矿井质量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延伸,充分融入施工过程,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做好总结工作,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对于施工质量问题,一定要追究相应管理人员的责任,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一些不可抗的外界因素,应该加强防范,及时预测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3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质量要求
3.1采煤工作面的质量要求
(1)工作面支护
工作面支架中心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支架不超高使用,支架高度与采高相匹配,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支架的活柱行程不小于200mm。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有现场检测手段。确保支柱的编码清晰,不能缺梁少柱。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顶梁平整,无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做到“三直两平”。
(2)煤壁与机道
采高大于3.0m或片帮严重时,应有防片帮措施;支架前梁(伸缩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300mm。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15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及以下时,最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煤层不超过250mm。
(3)顶板管理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最大仰俯角不大于7°;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角不大于5°;支柱垂直顶底板,仰俯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工作面因顶板破碎或分层开采,需要铺设假顶时,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规程落实情况的班评估工作,记录齐全。
(4)机电设备
设备选型要满足设计生产能力和安全运行的需要。采煤机截齿、喷雾装置、冷却系统、电气保护齐全且符合规定,内外喷雾有效;设置甲烷断电仪或者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且灵敏可靠。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完好,减速器与电动机软连接或采用软启动控制。乳化液泵站与液压系统要完整,无漏、窜液,部件无缺损,管路无挤压。顺槽胶带输送机机架、托辊要齐全,胶带不能跑偏。小型电器排列整齐,干净整洁,性能完好;机电设备表面干净,无浮煤积尘;移动变电站完好;接地线安设规范;开关上架,电气设备不被淋水。
(5)安全出口与端头管理 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综采(放)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m,其他工作面不低于1.6m。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大于0.5m。进、回风巷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支柱柱距、排距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支护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6)回柱放顶
控顶距离应满足标准。顺槽要与工作面放顶线保持齐平。切顶线支柱数量应该齐全,达到相应规定,要用全部垮落的方式对顶板的工作面进行管理。合理有效控制采空区悬顶面积,不随意留顶煤、底煤开采,留顶煤、托夹矸开采时,制定专项措施。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的,悬顶面积小于10m2时应采取措施,悬顶面积大于10m2时应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情况下不能强制放顶时,应有加强支护的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监测手段。
(7)安全管理
在行人经过顺槽输送机的尾处,要加盖板,保护行人安全;针对跨越输送机的行人时,应该设置过桥;工作面与顺槽输送机的机头、机尾处,要设置压柱;支柱的支架高度,要与采高的高度相适应,不要过高或过低;小绞车要有牢固的压柱及地锚;支柱的迎山角要有力度,要避免连续三根支柱的迎山角、退山角过大的现象;支柱应保持完整,不能漏液,也不能存在自动卸载的情况。
3.2掘进工作面的质量要求
掘进工作面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要有相应的要求。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无空顶作业,空帮距离符合规程规定;临时支护形式、数量、安装质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无失修巷道,运输设备完好、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4煤矿机电管理的现状
4.1管理力度不够,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目前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不到位,机电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且没有一套完整的机电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工作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管理出现漏洞,加之企业对煤矿机电管理不够重视,对机电设备的选购执行不严,一些不合格的设备和配件被购入使用,对产品的正确安装、合理操作、定期维修意识不强,使得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频繁的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转,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增加了煤矿企业的资金消耗,因此,要更好的发展煤矿产业,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电管理体系。机电管理体系是对整个机电管理工作的控制,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2认识不足,技术不够
要想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机电人才的作用和优势,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指导生产,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但我国煤矿企业大多是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没有重视到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导致机电技术人才队伍的不稳定,造成了专业机电管理人才的流失,甚至一些矿井都没有专业的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电缆等专业较强的领域也都毫无管理经验,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再者我国煤矿机电员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知识不足,技术素质差,加上部分职员标准意识差,仅仅凭借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不能做到标准作业,严重影响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3培训不够,资金短缺
煤矿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入的产业,而且由于区域限制,有些地区地形复杂、资源枯竭、资金投入不够,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也会给煤矿生产工作增加难度,随之员工每日的工作量也会加大,员工经常超时工作,而工资待遇却相对偏低,付出与回報不成正比,也正因为如此,让很多机电技术人才都不愿从事这项高风险的工作,能留下来工作的,大多都是年纪比较大技术不过硬,或者刚刚进入行业,对技术掌握不成熟,尽管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每年都会进行,但由于培训方式落后、教育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脱节,且大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加上考核不严格,达不到培训的目的,职工很难将教育培训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导致机电安全生产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4.4设备检修不到位、检修多、维护少造成易发生故障
在正规的大型煤矿中,采用的都是掘进机、液压支架、采煤机、运输机等先进的采掘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这就要求在检修过程中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和全面。而现在检修往往只是哪坏修哪,日常维护很少进行。据统计,机电设备故障中大约有70%~80%是由于操作和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5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5.1提高技术人员责任心,执行岗位责任制
提高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及责任心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首要因素。要求员工必须依照质量标准化标准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保持设备的清洁度,并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形成设备维护保养手册或记录。在发生设备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将设备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做到第一时间内排除安全隐患。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标准化作业流程,并将责任制与员工的经济效益挂钩,每个月对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及验收,对工作到位且出色的员工给予奖励,工作不合格的员工给予处罚。另外,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对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监督与检查,实行动态管理,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要对相关人员追究责任,对因不按照设备操作流程造成设备损坏的追究操作者的责任。
5.2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是煤矿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手段。煤矿企业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产装备水平及工艺水平的更新与改造,进而达成提高产业质量及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煤矿企业安全设备管理中,必须充分调动技术性人才及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加强技术的更新与改造,提高科学技术的成功率,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可通过成立技术科研小组,对安全设备管理中碰到的难题进行攻关,不断实现技术的更新与改造,推进机电设备管理发展进程。 5.3完善设备检修责任制
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将核心落实到设计、设备购置、检修等各个环节。(1)要坚持标准化设计,保证设计环节的系统性与规范性;(2)要对设备配件购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学会辨别质量的优劣。设备到货后应对其进行质量验收,必要时还应进行拆机检查,待性能检测过关后方可投入使用;(3)要坚持做好基础质量的把关工作,坚持分期性验收;(4)在每次预防性检修前,要制定细致的预防性检修计划,对各个项目的措施及规程进行编写,经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组织部门进行项目跟班,并安排领导及机电技术人员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跟班,安排跟班人员在检修结束后监督设备的试运转工作。要完善设备检修责任制,保证全部设备的检修质量,从而将机电事故率降到最小化。
5.4做好安全设备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煤矿机电设备的好坏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做好机电设备从运行到报废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对设备选型、维修保养、更新改造等环节进行综合性分析。逐步建立并完善安全设备检修与保养档案机制,对保养及维修项目进行细化,将责任制落实到细节处。完善大宗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设备运行档案及设备万吨材料,通过这些数据与材料对设备进行科学性选型,同时还可对设备的保养及检修工作、设备的使用情况等有一个详细细致的了解,对后续提高安全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5.5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體系
煤矿机电设备种类型号繁多,检修项目多,任务重,利用网络和大数据分析辅助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应当建立设备列表,标明设备型号、服务年限等基本信息。其次,对应设备信息建立定时检修任务表、检修时间表、历史记录查询等项目,对到期却未进行检查的项目自动预警提示。这样可以加强设备管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
5.6加强对设备的检修
针对采掘机电设备启动、移动频繁,功率大、磨损率高等特点,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对设备的检修,要重点落实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设备的隐蔽部件进行定期检查。采掘机电设备的隐蔽部件较多,日常检查不仅时间不够,而且实际上不解体设备也无法进行。要有计划的利用采掘工作面停产时间,对隐蔽部件进行彻底解体检查。列如,轴瓦、齿轮等。以预先发现问题,争取当场处理,或做好准备后在下次停产检修时给予处理。二是对关键部件进行无损探伤。如主要的传动、承重、制动、紧固件等进行表面裂纹或内部伤、杂的探测,避免缺陷发展,造成重大事故。
5.7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有全能设备管理技术性人才的操作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因此,要想实现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应建立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机电技术队伍。煤矿企业应树立先进的思维观念及创新意识,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学会站在新的角度,用创新性的眼光观察问题,敢于冲破传统模式的桎梏,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继承中求得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发展。只有转变这种传统的经营观念,真正树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管理理念,并从中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实现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浅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陈槐.煤矿支护.2007(04)
(作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安监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