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造林绿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我国仍旧是一个总体上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轰轰烈烈的造林绿化运动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造林绿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基于此,对造林绿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绿化造林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既包括修复生态、美化环境等积极作用,也可能存在不当影响,在绿化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对生态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造林绿化;生态建设;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9.043
  造林绿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主要通过林木表现出来。2019年2月,《Nature》杂志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文章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中国贡献了全球绿色面积增长的25%,其中42%是森林面积,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植树计划。
  1 造林绿化的首要意义在于修复生态
  林木是天然的防风固沙屏障,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因此被誉为“水土小卫士”。此外,森林还是制氧工厂、自然清洁工、城市降噪机,是天然的调温器,能够有效调解气温、湿度、风速及当地气候。森林的诸多好处使得人类在绿化改造过程中经常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
  例如,塞罕坝森林公园和毛乌素沙漠改造是建国后我国通过造林绿化恢复生态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案例,二者都经过了“绿色生态→荒漠化→恢复→森林遍布”的历程。塞罕坝在遼、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时为“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清末起逐渐成为高原荒漠,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了新变化,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被誉为“中国北方的绿肺”。截至2017年,塞罕坝有森林7.47万公顷。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万人呼吸一年。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是我国有名的荒漠化沙漠,沙漠化面积达4.22万平方千米,20世纪60年代起的“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使得榆林市从“沙漠之城”转变为“塞上江南”。
  塞罕坝和毛乌素沙漠生态的恢复表明,造林绿化的首要功能是修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另外,造林绿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还表现在自然景观上。
  林木可以消除污染、净化空气,1 hm2树林每年可吸收烟尘30多吨、每月可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4 kg,并分泌杀菌剂20多千克,每天释放的氧气可供1 000人呼吸。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往往空气清新、碧水蓝天,这是因为林木可以阻挡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同时在吸收水分的同时防止土壤流失。据测算,每公顷森林的吸水能力是无林地的20倍,固土能力是无林地的3万倍,一段40 m长的林带可以有效消减噪音15 dB。此外,林木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也不容小觑。因此,森林在创造美景的同时也是天然的消音器和自动调温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便是例证。
  2 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作用的弊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造林绿化使荒山变青山,但是植树造林政策在1952—2008年取得的成果并不理想,人类种植的人工林实际效益值得反思。
  2.1 造林绿化可能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
  北京林业大学曹世雄教授[1]的研究表明,植树造林没有起到改善森林退化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1952—2005年通过造林工程存活下来的树只有24%;2)水土流失的程度在过去30年有扩大;3)在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速率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11%增长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57%,又回落至21世纪初的19%。
  目前,人们所见到的植被覆盖的增加可能并不是造林的成果,而是限制放牧和退耕的结果。事实上,造林可能会导致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造林选取的植物通常是能忍耐贫瘠土壤和快速增加树木体积和冠层覆盖度的植物,而这会减少树木冠层以下的光照,进而影响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的减少会导致地表粗糙度的下降和近地表风速、地表径流的增加,进而导致土壤进一步流失,最终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
  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为例,原生植物以盐生灌木、干草原和热带草原植被、草本植被为主,但植树造林却被当作抑制沙漠化、沙尘暴的最主要手段,种植的多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的植株,严重忽视了森林恢复与环境修复的长期性。外来乔、灌木为生存需要,其根系的延伸会导致地下水水面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同时加剧水分蒸发,这会使原生植物更加难以利用地下水,加速原生植物的死亡。
  2.2 造林绿化导致了水资源利用紧张
  树木生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水的需求。例如,毛乌素沙漠治理使陕西省榆林市由“沙漠之城”转变为“塞上江南”,但与此同时,榆林市付出的代价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地地下水大幅度下降。此外,长江沿岸的防洪林在起到防洪作用的同时也加速了长江沿岸滩涂向旱地的转化。
  2.3 因造林绿化而形成大面积“绿色荒漠”
  “绿色荒漠”概念源于世界造纸巨头金光集团在我国云南省大规模种植桉树事件。通过种植桉树纯人工林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减弱、无法独自形成生态系统。云南省西双版纳是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机场附近山头郁郁葱葱,但所种植的树种均为橡胶林,毫无生物多样性可言。橡胶林每前进一步,大象、金丝猴、绿孔雀等动物就后退一步,橡胶林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其他生物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2]。
  近年来,人工造林中林木品种单一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是因为人工林的单一性阻断了森林中动物的取食路径。而且单一树种抗病虫害的能力有限,病虫害一旦发生,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比如大兴安岭中部阿尔山地区的人工落叶松林在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发生了大面积的松毛虫害。   3 因地制宜有助于造林绿化生态价值最大化
  地球应当是彩色的,而不只是绿色的。大面积植树造林对生态改善并非益事,盲目种树并不可取,大自然才是最高明的“生态修复师”,将因地制宜、人工种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才是森林恢复、生态修复的正确道路。
  3.1 大自然是最高明的“生态修复师”
  当前生态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退化,而生态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本质上是社会发展问题,因此生态建设的关键是解除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故而,当前的生态建设应以修复为首。因此,作为修复生态的系统性工程,造林绿化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易乔则乔、宜灌则灌,该造林的地方造林、该封闭的地方封闭[3]。在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当种植易存活、对水资源要求不高的乔木、灌木及草;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河流、湖泊周边则宜种植能够有效防范水土流失并且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的植被。
  3.2 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相结合
  人工林见效固然快,但森林恢复、生态修复不能看短期效果,应注重长远发展。因此,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应当树立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对于能够自然恢复的地域不加以人工干预。
  人工林多是经济效益高、生长周期短的林木,品种远不如自然林丰富,长成之后的木材质量也逊于自然林。无论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是从其他角度考虑,生态建设都是一项长远的建设事业,因此在造林绿化过程中,不能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生态修复后带来的长远效益。
  4 结语
  尽管我国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生态欠账依然很大,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仍是一个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生态建设仍旧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实地调研,并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生态修复之中。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造林绿化才是生态建设与修复的应有之义,不可盲目追求高森林覆盖率。
  参考文献:
  [1] Cao S, Chen L, Shankman D, et al. Excessive reliance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s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Lessons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J].Earth Science Reviews,2011,104(4):240-245.
  [2] 曹世雄.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J].中國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101-108.
  [3] 蔡运龙.生态修复必须跳出“改造自然”的老路”[N].光明日报,2016-02-19.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4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