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方果树嫁接影响因素及后期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果树嫁接不仅能实现品种更新,还能提高果实的品质。本文针对北方地区果树嫁接的特点,对嫁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嫁接后期管理进行概述,以期更好地为北方果树嫁接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果树;嫁接;影响因素;管理
  果树嫁接是将一株树木枝条转移到另一株树木上,最终形成一个新的品种。果树的嫁接不仅能够保持原树种的优势,还能增加新树种的特性和适应性。
  1 果树嫁接的意义
  1.1 加速品种的繁殖速度
  在当前的果树苗木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繁殖技术就是嫁接,具有繁殖快、成活率高、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等特点。经过嫁接繁育出来的苗木,其性状具有一致性,特别是优良品种的性状得以加快繁育。
  1.2 加强品种的特性
  嫁接可以增强嫁接品种的特性,尤其在将嫁接品种与那些经过乔化和矮化的砧木进行结合,可以把砧木自身耐寒、耐旱、耐涝及抗病虫害的特性保留下来,提升了嫁接品种对外界的抗逆性,增强了长势,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
  1.3 加快品种更新
  传统的品种更新是采取重新定植,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成本高。而嫁接则利用高接换头的方式,可以缩短品种更新时间和新品种的产量恢复,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2 果树嫁接中的影响因素
  2.1 砧木与接穗间亲和力因素
  砧木与接穗间亲和力对嫁接后伤口愈合、嫁接成活率及枝条发育后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亲和力不够,会产生如下表现:一是伤口愈合程度低不能愈合,或者愈合后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二是生长不正常。嫁接后虽然能继续生长,但是新叶片较小、易黄化、果实发育不良,甚至会有枯死现象发生;三是后期出现不亲和现象。果树前期生长无异常,但是在后期时亲和力不够,接口处生长不协调,接口处上下生长不一致,出现“大小脚现象”。
  2.2 砧木与接穗的质量因素
  除了砧木与接穗间亲和力外,砧木与接穗的质量对嫁接也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砧木与接穗在嫁接前发育良好,组织内养分充足,嫁接的成活率和质量也会相对提高。
  2.3 温度因素
  在北方地区,嫁接时间一般选择在5~6月间进行。温度较低时,一般在15℃以下时,接口处组织恢复缓慢。温度适中时,一般20~30℃时,接口处组织愈合速度较快。在嫁接时要尽量选择在向阳面及切口朝阳光方向,来提高温度,加快組织愈合速度。
  2.4 湿度因素
  嫁接时要保持接口处的水分湿度,湿度适中的环境下有利于接口愈伤组织的愈合。嫁接后,要将接口处密封,防止透气造成水分蒸发。嫁接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造成愈伤组织少、愈合慢及组织发硬情况发生,可在阴天或者遮阳网的条件下进行嫁接。
  2.5 嫁接方法因素
  嫁接时可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不同方法,或者同一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于常用方法有劈接、舌接和插接。3种方法中劈接和舌接方法与砧木和接穗的接触面较大,能加快接口处组织的愈合,提高生长速度。而插接与砧木和接穗接触面较小,虽然具有成活率高的优势,但是接口处不牢,易被风折断。
  3 果树嫁接后管理
  果树嫁接后即使能成活,也要进行后期管理,这样才能使苗木健康生长及提早开花结果,实现经济效益。
  3.1 清除萌蘖
  砧木是果树嫁接的基部,为新嫁接枝条提供养分。但是在砧木根部往往会新生很多萌蘖,由于在砧木基部,其生长速度较快,会造成和新嫁接枝条竞争养分和水分的情况,减缓新枝条的生长态势。
  3.2 解除接口处捆绑
  当春季嫁接结束后,新嫁接的接穗会继续生长,当枝条长到一定程度后(长到40厘米以上时),会由向长生长转为向粗生长,此时要解开捆绑,增加枝条的支撑力,防止新穗被折断。
  3.3 加固新枝条
  北方春季多风,对新接穗往往能造成折断风险。一般来说,当新嫁接枝条长到40厘米以上时,会解开捆绑,此时要对新接穗进行加固,将新穗绑上1根木棍,下端固定在砧木上,保持新穗不动。
  3.4 摘心
  当新接穗枝条长度长到高于50厘米时,就要进行摘心,来控制枝条的生长。当进行摘心后,可以降低大风对新穗的风害,并且可以形成很多副梢,防止枝条结果部位外移。一般果树摘心要进行1~2次。
  3.5 防治病虫害
  果树进行嫁接后,要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虫害主要危害新穗新发的叶片,发现虫害是及时进行药剂喷洒。而病害只要是针对嫁接接口处,嫁接后可以适宜的在接口处喷洒药剂,对于较深的接口,可以按期喷洒波尔多液进行杀菌,防止接口处腐烂。
  3.6 强化肥水管理
  嫁接后要保证树木的水肥供应,来加快嫁接枝条的生长。一般来说,在保证水分供应的前提下,要及时追加氮肥,保证枝条发育,氮肥的可以是根肥和叶面肥结合的形式施用。
  作者简介:陈爱华(1972-),女,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