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内容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模式是将实训教学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训教学环节合理安排,结合理论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操能力,使學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具备完整、系统的综合应用技能。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4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内容模式是将实训教学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训教学环节合理安排,结合理论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操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具备完整、系统的应用技能。
  1 实训教学内容模式与理论教学模式关系
  1.1 理论教学模式为基础
  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上基础理论是基石,对于所学的专业全面覆盖,高职院校在开设主要基础学科的同时,应注重与专业相结合。专业技术的实际应用建立在专业理论之上,把专业理论学习分解为若干的项目任务,专业技能中的实训应对照部署。
  1.2 实训教学内容模式与理论教学模式的关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合于工业、商业、服务业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各个岗位人才需求,课程模式和教学内容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应当从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实际操作及具备职业道德素质几方面入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配合,使学生最终胜任毕业后的职业岗位。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模式之间有如下关系:首先,二者要达到的目的一致,指理论教学模式与实训教学模式都要以培养专业人才、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第二,理论知识和实训培养的成果是在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完成;第三,理论与实训在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流程中各自自成一套体系,形成单独的教学工作。
  2 分阶段构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内容模式
  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质量,实现实训教学目标,就要构建一个高质量可执行的实训教学内容模式。按照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向来实现会计专业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将实训教学内容分成基础课程实训、专业设计实训和社会综合实训几阶段循序进行。
  2.1 解决课内练习问题,扎实实训基础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现有的财务软件实验设施能够完成学生基本会计操作技能的培训。但是,从一些学生的表现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在课堂的实训课程中,有指导教师操作多,学生动手少的现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不够,习惯只听老师讲解,不主动亲自操作。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设计会计专业课的实训预习报告,要求学生上课前结合指导书进行预习,对本次会计实训内容有预先了解,这样在实训课上通过动手实际操作,遇到问题可以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2.2 通过课程设计开拓实训思维
  课程设计是学生对本课程专业学习成效的一个全面查验。例如管理会计课程设计,要求教师按照课程的核心内容,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书和指导资料,请学生从中选题。课程设计的题目内容要有一定的综合性、适用性,设计任务对知识点覆盖性强。学生在一定期间内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完成设计任务作业,要查阅图书及网络的相关资料、文章、书籍,阶段性提出设计思路和方案并和任课教师讨论修正。课程设计完成后,教师可将学生中的优秀设计作品向其他人展示、点评,以供借鉴和参考。
  2.3 进行岗位练兵,检验实训综合技能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怎样跨越从校园到企业这一门槛?相应的实习锻炼是有效的手段。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必须充分练习,动手实操,而不是仅仅对工作环境和过程进行“参观”。学生毕业实习时应由学校推荐或自已寻找与本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单位岗位进行锻炼,最终完成实习报告。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的环节中,指导教师应给予引导,尽量使学生的专业实习经历融入毕业设计中,使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三个阶段各有侧重,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分阶段取得学分可以更加客观和均衡,为学生的专业锻炼成效评定提供依据。
  3 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流程
  “行动导向”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中被提出和推广,目前在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行动导向”也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行动导向目标为培养人的职业能力,以职业实训活动为手段,达到理论与实训的结合统一,使学生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此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引导、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强调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亲身体验和思考,进而评价和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3.1 明确教学项目,将教学总体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
  教学过程要最终达到一个目标,就要从最初制定几个阶段性达标方案。首先确定课程总体目标,再设立阶段目标,制定相应内容的分解目标,依据各目标的最终要求,将下一阶段的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相对独立的分目标,涵盖相关知识的理论及实操技能。目标分解法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了细化方向,教学任务目的明确。进行教学目标分解可以确定每一教学项目单元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层层的目标分解可以全面详细地分析总体目标与分解目标之间的组成关系,进而确立教学重心。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相结合,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主动积极的心态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3.2 安排学习情境,执行教学项目任务
  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设立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其体验一个接近真实的事件发生,学习者的积极性能得到高度调动,学习效率才能最大程度得以提升。情境的设立使学习更加自然,讲授的知识更容易被消化理解,知识层级更易建构。情境教学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近似真实的角色,使学生设身处地的为问题的解决开动脑筋,努力思考,积极反应。情境任务模块应设计一些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解答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本身可以反映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他所处角色的真实反映。教师通过对其反映作出评判,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区别”为例,创设一个情境模块——某企业订单多,生产设备老化,生产能力不足,需要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但是供货商要求一次性付清设备款项,但是款项巨大,如果现在购买设备,年底有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长期借款。而且资产负债比率很高,再申请贷款可能会面临困难。并不清楚资金是否充足。设置几个问题——1.某公司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2.购买设备会对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3 .哪些因素会对此次决策产生影响?4.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研究小组,通过研究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给出问题答案,指导教师分别评判,并择优选取,最终形成一个模块化的可执行文件,即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3.3 任务目标分解,完成实训教学规划目标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项目问题为切入点,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要努力地深入学习、思考。提出的问题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操作水平来设计。设计过程以现实工作中某一案例情境为背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为建构学习能力的过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理论知识的一味枯燥讲解,应与其今后的工作背景——岗位情境相关联,在实际的情境下学习训练,可以真实、有效地引发想象空间,唤醒学生以往记忆中有关联的知识、技能、经验,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训技术,问题的解决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记忆深刻。
  在实训教学中,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使用示范项目,以应用者的角度体验“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区别”,使学生了解整个任务模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在以后解决问题的项目开发中能够体验到使用人的具体要求。第二阶段为分组协作,各组成员在学习组长的安排下,研究本组的项目任务,针对本组的项目任务开展分工合作、探讨和调研,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的分析、调整、操作等工作。第三阶段由指导教师评判各小组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对于不够完善的给出修改思路或意见,择优选取其中的优异、可行的方案,完成项目任务。实训项目的选取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提出,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小组分配任务角色外出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训问题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玉亮,李清.求本源以归正道——浅谈高职会计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
  [2] 孙薇薇.浅析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 李玉英.探析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收稿日期]2018-12-20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ZD18112)。
  [作者简介]姜妍(1975—),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及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