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海绵城市的兴起为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减轻城市径流污染程度、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稳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几年,在景观园林工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这样可以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增强园林景观的整体性能。本文从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着手,对海绵城市在景观园林工程中应用的原则和构成方案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其在景观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景观园林;应用
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考验着城市基础建设的承载能力和水利工作的科学性能。“海绵城市”的提出,是对雨洪等水资源的创新利用,是当前时代对城市治水思路的丰富和完善,对解决城市用水、供水、排水等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探索城市雨水开发体系,能够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绿色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根治城市的内涝顽疾。
2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如同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这种弹性指的是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弹性能力,同时也是指城市能在降水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能力,将过多的降水吸收、储存、净化并加以利用。这种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具体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设计人员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质自然环境,尽可能在不破坏和改造当地生态的情况下完成建设。可以说“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能推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布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 “海绵城市”建设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 科学设置“海绵园林”
构建海绵园林不是简单地将理论付诸实践即可,还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在仔细研究当地城市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同时,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创新发展,不断改进,发挥最大化效果。比如,在设计海绵园林之时,设计人员要对不同城市、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当地的降水、气候、水文生态特点做出评估,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出发,严格遵守海绵园林建设的技术规范,确保海绵园林的建设质量。
3.2 海绵城市之“源控制”——源头污水的控制
对上游排污点进行治理,不再排入水体,同时对于周边存在的民居、农田、鱼塘等可能的污染源协调后进行迁移,对于湖水的源头污染控制起到很大的作用。
3.3 促进分解“污水污染物”
在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生物处理净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通过生物自身所带有的独特净化功能,能够有效地分解雨中所形成的各类污染物。通过植物、动物等方式,达到促进分解“污水污染物”的目的。植物中的富集浓度是水的几十倍,因此能够高效地吸收雨水中的各类有害物质。对于水体的净化能够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的设计能够具备增加水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吸收雨水有害物质的同时,对一些湖泊、池塘中的水保持两次过滤。确保生物净水功能的成效更大。在净水植物的选择上,可以通过灯芯草、芦苇、茭白、黄花鸢尾等湿地植物,使水体能够更加洁净,呈现出更加完善的景观原理设计。
3.4 海绵城市中人工湿地的作用
相对于天然湿地来讲,人工湿地是通过人为建造模拟的一种湿地形式,可以将雨水进行沉淀、过滤、储蓄、净化,湿地环境中一些生物的存在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大自然的循环中。人工湿地是通过在凹陷的区域铺设叠层床体,由上到下依次是:表层垫石、砂石过滤层、基础层、土层,具有净化污水的特性。人工湿地的缓冲容量较大,处理污水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投资、运行成本低,大到一线城市、小到城镇乡村均能采用這种污水处理方式。其类型主要分为:自由水面处理系统、人工潜流处理系统和垂直水流型处理系统。尽管人工湿地优点众多,但是其占地面积大、容易受到病虫侵害,进入系统的水质差异大,一旦与设计参数偏离较大,不仅达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还会成为储存污染的源头,对整个环境起到负面影响。设计初期应细致分析施工区域自然环境,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施工中严格控制各层质量,可以在床底土壤中种植睡莲、水葫芦等耐污能力强、生命力顽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且根部发达的根茎类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提供一定量的氧气和部分营养物质,进而增强水的活性,分解水中有害物质。除了种植植物还可以提前引进厌氧型和好氧型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生存过程中可以对有害物质进行消化、降解,分解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生成对自然环境没有危害的水、二氧化碳、铵、甲烷等物质。
3.5 海绵设计的永久保证——水体生物链的构成
在建立湿地与沿线基底改造的基础上,对于水的生态修复遵循由低等向高等的进化缩影修复原则进行,以避免生态形成不稳定的反复。
4 海绵湿地方案设计——以铜鼓湖公园为例
公园围绕“水”元素,结合生态自然的设计手法,以水为魂,利用场地中丰富的水体及原生植被资源,依山就势,降低生态系统的负担。从山林、河塘、湿地、路径等四个方面着笔,体现对原生态的延续,构成了一幅多层次景观的生态绿色画卷,创造一个和谐共生的水环境景观。
园区两侧次入口依照地形采用雨水花园、湿地净化池的滞留、渗透、净化达到整体净化,并通过湖区的湿地净化带进行二次净化,同时构建动植物完整的生物链,对湖水达到最终净化,使其利用到景观植物养护中,打造海绵型生态公园。
对于水体驳岸的处理上使用卵石与块石进行基底改造,通过物理净化对表面径流水进行净化。同时沿线设置生物洼地与雨水花园
突出清湖临风景点采用挑出平台的手法,给游人极佳的观湖视线,背景植物与假山石的组合营造出幽静、清雅的游览氛围,二者交相呼应互为衬景,形成“前有清如许,背后稳如山”的中庭景观。
设计的人工湖水体中种植耐污染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高等植物,使其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转化或富集到体内,然后除去,恢复水域中的养分平衡 水天一色景点于东侧形成景观内湖,沿线种植垂柳花树打造绿影摇曳的垂影之感,连接内外湖的风雨长廊由两座重檐四方亭及弧形长廊组成,整体建筑形式精致大气。
该公园的海绵湿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风貌。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之一理念的提出能够使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海绵城市突破了“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水系等多项基础设施,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综合的利用,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利用渗透、蓄存、净化等多项发展手段,构建一个新型的城市用水开发系统。
降低水灾发生的各项损失,带动新型景观园林设计产业和材料的发展。解决“城中看海”这一问题的产生,推动我国景观园林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邬爱丽.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建筑技术开发,2017(20):26~27.
[2] 刘梦姣.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7(20):121.
[3] 党晓娟,董王安.“海绵城市”建设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8(5):112~113.
[4] 李明.风景园林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8):138~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0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