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机械制图》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平面和空间几何问题及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课程。为了更好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需重视对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教学观察,笔者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思考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中应用背景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既有系统能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知识,对于空间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其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理论和应用、培养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培养绘图和读图的能力等。
  二、传统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有些不足
  机械制图课程要求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以便在踏入社会企业中很快能适应岗位要求,而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是:
  (一)灌注式教育不利于学生发展
  如今的部分职业学校仍然在大范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究其原因可知,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缺乏。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在基础理论课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马上成为技工类大军的学生而言,全程灌输知识不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技能,不利于学生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发展。
  (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大多数是都是接受传统教学过程,以成绩衡量学生在校表现。而到了职业学校中,如果还是受这样的教育,那到了真正的社会生活中或岗位中,能胜任吗?学生在学校中,就是要为了解决以后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是靠掌握的一点理论酒可以解决的。不以成绩论英雄以这个为目标,才能真正解决好学生学习目标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程度不足
  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新的体制下,以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拓展其职业岗位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如机械制图课程中,以画螺纹为例,教师不以讲解其画法为重点,应让学生在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应注重实践过程中加工与形状特征原则等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中的一般步骤(以绘制齿轮轴零件图为例)
  第一步:提出任务。教师首先展示给学生齿轮轴立体图,再和学生一起分析齿轮轴的结构特点,最后学生利用零件图的相关知识,绘制齿轮轴零件图。
  第二步:自主学习及任务设计。教师先确定好各组的组长人选,再由学生根据各种考虑加入团队,组成各小组。各小组组长和其他组员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制定可行的方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其辅助指导作用,让学生真正自己学习和设计方案。此齿轮轴零件图的分析过程:从图形中可以看出,齿轮轴为同轴线的不同直径的回转体,轴上有一处键槽。该零件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只需一个基本视图—主视图。另再加上一个局部视图来补充表达键槽局部结构。因轴套类零件大部分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将轴线水平放置来画主视图,便于加工时图物对照,这样不仅符合加工位置要求,也基本符合轴的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
  第三步:任务实施。各组学生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和本组成员之间进行再讨论和分析,达成一致就实施下去,教师在这过程中就是关注不发表意见,让学生体会整个过程。此齿轮轴零件图零件图绘制过程中,应结合相关知识,如主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轴套类零件的视图选择、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零件表面过渡圆角的画法等。其零件图绘制步骤:(1)创建机械图样框格。(2)绘制齿轮轴零件图。(3)标注尺寸及表面结构代号等。(4)填写标题栏,注写技术要求。
  第四步:学生反思。在最终的任务实施完之后,结合教师的讲解,各组成员反思在绘制齿轮轴零件图过程中为什么出现了错误,像零件表面过渡圆角画法时没考虑到的问题等。通过不断的反思,有利于在以后过程中少出现类似问题。
  第五步:任务评价。各小组长在任务完成后,对小组成员在本次任务中给以客观的评价和给出分数,并指出各个成员不足的地方,教师再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大家通常所遇到的问题和积极综合评价,并计入每次分数且归档。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中应用的思考
  (一)加强机械制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机械制图》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又要有实践知识。建设本课程方面的双师型教师刻不容缓。一方面,可以派老师到企业下厂实践,掌握各种先进加工方法和零件制造工业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不断发展有经验教师进来,同时培养教师,最终达到教学要求。作为新时代的职业院校,应大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再通过不断的培训,挺高双师型质量。
  (二)建设《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教室
  传统教室有很多学生在教室里,大多模式是教室里教师讲课,很多学生在那似懂非懂,教学效果显然达不到要求,很难做到理論和实践相结合。而理实一体化教室里,具备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实现真正得“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常态。当然,建设本课程一体化教室需要根据学生人数、人才培养方案等多方面因素来设置,具体设置离不开职业学校和各部门的支持。
  (三)《机械制图》课程理实一体化教材改革
  为了更好培养工程类实用型人才,传统的教材跟不上时代要求,教师队伍应着力于本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负责人应根据要求引进或编写适用于一体化教学的教材,教材应能按照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开展。其教材内容能反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理念。
  总之,《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人才培养也很重要,如何更好地完成这方面目标,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基于现实情况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对于机械制图课程的开展会有一定促进和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斌.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作者简介:尧海祥(1980-),从事机械类教学;胡小平(1979-),从事机械类教学;聂晓庆(1970-),从事机械类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