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控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范围覆盖东北、华北等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山区,具有着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本文对玉米的高效种植技术展开了分析,并对常见的玉米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广大农户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30052
  引言
   在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玉米年产量虽然已经得到了提升,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的粮食需求,而玉米高效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作为影响玉米产量的2大重要因素,自然也得到了农业部门与广大农民的重视。因此,对于玉米高效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玉米的高效种植技术
   1.1 合理选种
   玉米种子的特性会对玉米栽培质量产生影响,要想实现玉米高产,就必须要优先选择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一般来说,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自然气候等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选种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对玉米品种进行合理选择。而在栽种之前,还需要将破损种子以及霉变种子剔除,并选择晴天时进行晒种,晒种的最佳天数为2~3d,每天需要晒3~4h即可。在晒种过程中,需要对种子进行适时翻动,确保所有种子都能够受到光照,进而提升其发芽率。在正式播种前,也要选择适量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拌种,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出齐率等,确保其可以对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养分等进行有效吸收,如果种子已经被厂家进行了包衣处理,这个步骤则可以免去[1]。
   1.2 合理整地
   为了确保玉米的质量与产量,就必须有效控制玉米的种植环境,玉米种植尽量选择土质肥沃、通透性强、土层深厚的耕地,如在进行整地时,要全面清除地面上的残渣,整地的最佳厚度为20~25cm之间,最佳的整地时间为玉米栽种前的2~3d。同时,在整地过程中,也需要施加适量的底肥,比如农家肥、磷肥以及尿素等。另外,也需要进行复土起垄,在施加底肥与底水之后进行覆盖,在2行之间建立1个小垄,将垄高控制在9cm左右,将垄底的宽度控制在45cm左右。
   1.3 合理密植
   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于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无论种植密度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导致玉米产量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对于玉米的合理密植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密度主要与土壤肥力、种子品种相关,虽然不同品种的玉米会对种植密度进行说明,但由于不同耕地的土壤肥力不同,因而具体种植密度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如耕地土壤肥力较足,那么玉米播种的间距应控制在30~35cm之间,且耕地播种3200~3700株/667m2;但如果耕地土壤肥力较低,播种时的种子间距则要提升至35~40cm,而耕地的播种量则应保持在2800~3200株/667m2左右。此外,早中熟品种的成长周期较短,可以选择适当加大密度,达到株距30cm,耕地保苗3700株/667m2左右[2]。
   1.4 田间管理
   玉米栽种之后,往往会出现缺苗、弱苗等情况,从而影响玉米产量,因此为充分利用耕地、 提高产量,还需在玉米出苗后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补苗, 除去一些较弱的幼苗,将其更换为壮苗,并在缺苗处进行补种,补苗后还要注意浇灌适量的定根水,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来确定玉米施肥量。暂时无法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水平,当地常年产量,施肥水平等情况,来确定施肥量。一般情况下,玉米耕地产量在450~550kg/667m2之间,应施纯氮14~16kg/667m2、五氧化二磷4~6kg/667m2和氧化钾8~15kg/667m2。施肥方法1是基肥把全部磷肥和农家肥、30%氮肥、50%钾肥作基肥,可结合整地一次施入,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法;追肥将余下70%氮肥和50%钾肥作追肥,追肥以如下2个时期作重点,在玉米拔节后5~10d内施攻秆肥,每667m2耕地施40%氮肥、50%钾肥结合中耕培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攻穗肥,每667m2耕地施30%氮肥。此外,部分干旱地区还需在玉米植株的各生长阶段进行灌溉,由于传统的漫灌方式是效果较差,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可选择成本不高、效果较好的喷灌、滴灌等方式进行灌溉。
   2 玉米的病虫害防控技术
   2.1 玉米螟的防控
   玉米螟是玉米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其幼虫能够咬碎玉米叶片、雄穗,甚至是蛀空玉米茎秆,从而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与授粉,严重的还会导致玉米倒伏以及穗粒变烂,最终使玉米产量大大降低。针对这一虫害,农户应主要以预防为主,由于玉米螟幼虫通常会在玉米的秸秆内越冬,因此在入冬前对田内的玉米秸秆进行处理,避免携带虫卵的玉米秸秆残留在耕地中,对第2年的玉米种植造成影响。玉米螟的孵化期通常會在每年的4—5月,孵化后的玉米螟幼虫主要群集心叶,尚未蛀入茎秆,由于这一阶段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期,在发现虫害后,应使用敌百虫颗粒剂,1.5~2g/株撒入心叶,或用1. 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 拦细沙,1g/株撒入心叶,或每667m2耕地用5%甲维盐50g喷雾,或用生物农药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
   2.2 玉米纹枯病的防控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最为普通的病害之一,在田间温度高、湿度大及水肥条件好的田块发生最重。以玉米纹枯病病原留核在土中越冬,翌年先在玉米茎基叶鞘上侵染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春玉米在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最重,纹枯病的防治适期为拨节中期至抽穗期,以抽雄期玉灌浆期防治最好,防治药剂有:20%噻呋酰胺、75%肟菌脂戊唑醇水份散粒剂、井岗蜡芽菌。
   2.3 玉米锈病防控
   玉米锈病也是玉米常用病害,通常在玉米中后期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苞叶,严重的也为害茎秆。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散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疤斑,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突起,开裂露出褐黑色冬孢子。严重时,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以抽雄期玉灌浆期防治最好,防治药剂有: 25%丙环唑乳油、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4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整个玉米生育期都可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5~6 片叶症状即显现。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僵直,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植株生长迟缓、矮化,节向缩短,顶叶簇生。玉米粗缩病目前没有特效药防治,以防为主,采取措施减少灰飞虱虫源,把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防治方法为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及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开灰飞虱的盛发期;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法施肥,及时追肥浇水,提高植株抗病力。或采用60%吡虫啉拌种,在玉米3~4叶期每667m2耕地用22%噻虫嗪高效氯氟菊酯40g或70%啶虫脒15g对水30kg对田间及地块周围喷雾。
   3 结束语
   玉米的种植技术虽然并不复杂,但要想实现高产并保证玉米的质量,仍需在掌握高效种植技术的同时,对各个环节的细节加以注意,同时,也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熟悉常见病害的病症、规律与防控技术,从而做好玉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秀杰,丁玉国,刘金鹤.浅析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22):31.
  [2] 高振伟.玉米高效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有效防控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2):22.
  [3] 杨树林,毕波.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24):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