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运用节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阶段是对各种声音动作产生兴趣且培养发展爱好的关键阶段,通过对幼儿音律及节奏的培养,可以使幼儿很好地掌握音乐的律动感,对于幼儿兴趣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针对幼儿音乐的相关培养特别是音乐节奏对于幼儿音乐教学的作用展开探讨,以期对于幼儿音乐启蒙以及音乐相关教学活动的改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运用节奏;幼儿音乐;音乐教育
  一、音乐节奏的内涵
  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通常是音乐以及乐曲的骨架结构,是乐曲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节拍是指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并存的,并以音的长短、强弱及其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节拍就好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而节奏就好像千变万化的鼓点。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就叫作“节奏”。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就叫作“节拍”。掌握好音乐节奏的内涵和特征,对于教授幼儿音乐方面的节奏感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运用节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1.激发幼儿的感官意识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幼儿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教育目标是针对幼儿相关习惯以及意识的培养,教学重点在于引导而非学习正规的音乐知识,通过节奏感的相关锻炼,可以激发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听的感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方面的兴趣,幼儿对于音乐的初步理解使得幼儿可以对音乐简单的节奏韵律进行理解,但是幼儿的节奏感不强就需要教师利用相关应用方法引导幼儿真正实现对于节奏的感知。通过吸引学生的音乐注意力和感知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感官意识,使得幼儿可以自主利用相关听、看、说的感官意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对节奏的感知可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情感音乐律动的想象,幼儿可以模仿相关乐曲的鼓点,根据音乐的歌词和音律,可以促进幼儿对于音乐内容和音乐情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将音乐和故事相联系,不断激发幼儿的音乐方面的天赋。 另外,通过建立音乐节奏的相关训练活动,如开展身体节奏与语言节奏的节奏训练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思想等方面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运用节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相关方法
  1.重视音乐节奏的引导,使幼儿学会倾听
  节奏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通过对音乐节奏的培养让幼儿产生听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听的基础上学会辨别音调、音色的异同,使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音律的变化。在具体教学中,幼儿音乐启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善于在生活中倾听生活中发出的节奏,比如钟表的滴答声、拍手的声音、心跳的节奏声等。当幼儿开始专注地对一种声音的节奏开始倾听时,就完成了教师对于幼儿节奏感的引导,使幼儿可以主动掌握发现和倾听生活中的自然节奏的声音,为幼儿进行音乐音律的感知奠定基础。
  2.利用游戏和音乐的结合,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游戏与音乐的结合一方面创新了游戏活动对于幼儿的智力启蒙,另一方面也使得音乐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在进行相关游戏活动时,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通过对游戏环节的设置,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感知音乐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以及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的游戏活动,将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添加到游戏活动中,使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开始游戏活动。另外还可以运用一些器乐、情境的设定等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数鸭子歌曲的教学中,幼儿启蒙教师可以边唱歌便做出数鸭子的动作,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快来快来数一数,2、4、6、7、8”,学生此时会跟着音乐一起做出数鸭子的动作,且在数鸭子的过程中,幼儿会学会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好数鸭子的动作,这样可以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对于节奏感潜移默化的熏陶。
  3.结合生活日常,感悟生活中的律动
  生活中的节奏无处不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不同节奏的律动感。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节奏,以此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幼儿掌握节奏感,从而对音乐节奏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如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触摸自己的心脏,知道人体的基本器官的位置,还可以引导幼儿感受心跳的声音和节奏,以及不同情绪下心跳的变化,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节奏的想象力和注意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野外教学活动,在大自然的环境下,让学生感受鸟鸣的声音、小溪潺潺的声音、滴答滴答的钟表走动的声音、雨滴落下的声音以及火车鸣笛的声音等。通过大自然不同的声音,使幼儿感受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最初的体验,使得幼儿的节奏感在生活中得到初步的激发。
  4.开展动作训练,激发幼儿的乐感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一阶段也比较活跃,对于幼儿来说,活泼好动的性格是幼儿的天性,开展相关动作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肢体律动感,提升幼儿的乐感。幼儿可以通过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如伸展手臂,抬抬腿等动作来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可以在做动作的同时加入节奏合适的音乐,引导幼儿将所做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在音乐响起时就做动作,在音乐停止时就停止做动作,在音乐加快时就加快做动作,在音乐放慢时就放慢所做的动作,以此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
  5.培养学生自主创造音乐节奏的能力
  在针对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中,不但要注重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还要培养幼儿对于音乐节奏和音乐韵律的创造性,激发幼儿独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不同的音乐歌曲时,引导幼儿学习升高音调表达歌曲与调低声调表达歌曲,还可以引导幼儿将一首旧的儿歌进行改编,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节奏感对于幼儿音乐的启蒙和创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启蒙老师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出发,利用多样性的节奏感,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初步感知,在激发学生音乐天赋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音.节奏对幼儿音乐的启蒙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7(21):135.
  [2]李勤.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3):84-85.
  [3]陈丽.浅谈运用节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251.
  [4]方策.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学习的兴趣[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1):233.
  [5]潘鹏福.对音乐节奏定义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119-120,128.
  [6]朱莉媛.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早期音乐教育[J].宁夏教育,1988(1):32-33.
  作者简介:杨诗梦(1989—),广东湛江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