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改革开放与引江河水利事业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仿佛冰河在化开,仿佛种子在萌芽,仿佛黑夜破晓。1978年,迈过历史的创痛,积蓄在中国社会中的改革力量便如春潮般涌动。响应着时代的召唤,承载着人民的殷切期盼,改革开放的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挣脱僵化思想的束缚,冲开陈旧体制的枷锁,将百废待兴的水利事业带入现代化的快车道。
  关键词:水利事业;改革;民生
  
  这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苏中大地,南临大江,东望黄海,西贯邗沟,北近总渠。海陵红栗,物阜民康,泰扬学派,人杰地灵。拉开改革开放序幕,民众承扬精明敦厚,埋头苦干之淳风,乘迎浦东改革开发之东风,苏南争先创新之辐射,热土上浩歌不断,崛起中捷报频传。然沃野仍受旱涝之困,由于围垦种植和围圩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河湖面积越来越小,自然调蓄能力逐步削弱,加上流域水系不畅,引水排涝严重受阻,主汛期时里下河水位攀升,洪涝频发,灾情不断。导致里下河地区生态环境日益退化,农业生产生活、城乡供水安全的形势日益严峻。
  1 工程背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故无数水利先驱秉承民生之大计,开辟了泰州引江河,工程始于一九九五年冬,竣于一九九九年秋,共历时四季冬春,省政府与地方部门共投资二十亿元。河长约二十四公里,建高港枢纽工程一座。建设者以质量作为第一生命,通力合作,精心施工,造就江苏又一精品水利形象工程。引江河既可抽引长江水灌溉,排除洪涝,又便捷水上航运,改善内河水质,亦助江都水利枢纽毕其力向苏北淮北调水,是可谓南水北调一举多得之民心工程。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泽以长流乃及远,山因直上而成高,改革开放四十年,引江人紧抓战略机遇,着眼长远超前谋划,把服务工程建设作为每一个引江人的自觉行为,以“第一速度”创条件;以良好环境促建设;以安全运行为中心,攻坚“近、深、长”的技术难度,克服“全、新、险”的施工艰辛,描绘双闸凌空如双翼、泵房美丽似凤冠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美。
  2 高港泵站现代化
  “人治水,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水漫漫的求索,托付着呕心沥血的守望。山悠悠的起伏,牵引着永垂不朽的夙愿。高港泵站精益求精的脚步,是改革开放进程完美的印证。运行初期,高港泵站是泰州引江河的引排水的主要控制工程,坐落于长江下游扬中段,长江侧水位受潮汐影响,变化的幅度较大且频繁,引江自流控制带来诸多困难,引江河河床多是粉砂土质,若超流量引水易冲刷河道,影响工程稳定和河道安全。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开展,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转型升级,如今泵转波澜平,旱涝得安宁。在充满现代化元素的高港泵站厂房里,9台机组一字排开,现场却无人值守,工程监控系统的设备正繁忙地运转。同样在无人值守的节制闸上,闸门启闭机自动运作启动,调整闸门的开高,控制长江引水的北送流量。改革开放带来的是崭新的治水思路,更是智慧化,精细化的理念与技术。泰州引江河水利工程自建成伊始,就确立了科技创新为动力支撑单位可持续发展,大力探索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思路,以水利工程信息化打造智慧引江河发展的基调,水利工程信息化是水利事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带动水利事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3 高港船闸智能化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高港船闸的闸室中,一艘艘货船有条不紊地听从指挥调度、南来北往。这是江苏省内沿江最繁忙的船闸之一,全年365天24小时运行不断。面对如此巨大的通航任务,“高港船闸智能过闸管理系统”的成功开发,为高港一、二线船闸满负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了提高通航效率和服务水平,随着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二线船闸竣工验收,短短几年时间,高港船闸完善了船舶过闸调度信息系统、船舶身份自动确认系统,制定了船闸职工行风稽查、作风问题举报、设立行风监督员等制度,向船民发放作风行风监督卡片,加强对一线重点岗位的监管,定期轮换一线运行岗位职工,除此之外,同时向船民推行“阳光通航”举措,对外公开过闸船舶放行计划、船舶收费标准、船舶过闸通航管理规定以及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征集船民的意见和建议。推出“三零服务”品牌后,船闸逐渐成为众多船民心中的“黄金水道”,更被央视报道,称为“水上高速”。高港船闸秉承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大幅度提高了过闸船民对我们的满意度,过闸船民也由过去上岸往返6次,转变成上岸2次即可过闸,现如今更是逐步推广着“不见面式服务”过闸的理念,而高港船闸也成为船民心中名副其实的“民生路”“圆梦路”。
  4 改革引江人文化
  崇科学之理,颂明德之文。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今天的引江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正经历着成长的风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引江河水利人奔向美好生活的脚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国人赞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是因为它们无惧面对风霜雨雪、历经数九寒冬而不凋的坚韧品质。这种蕴含于心的坚定信念、外化于形的坚韧品质,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不畏风雨、砥砺前行。[1]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与水早灾害斗争和治水实践中引江人逐渐凝炼形成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在引江河以人为本的智慧管理,是引江文化的亮点。船闸、泵站的宽敞明亮,与园林花坛交相辉映;走进生活区,犹如走进公园一般曲径通幽。篮球场、活动室、文化室的文体氛围,都能体现“引江人”的自豪和自尊。管理智慧的目标,在于依靠人、激励人、尊重人。使管理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成为引江人自觉的行为规范。形成独有的精致有序、持之以恒、追求完美的管理风格。
  5 结语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美好生活不是在温室里的生活,也不是在真空里的生活,其实风风雨雨就是生活的本身。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事业的伟大不仅因为目标的壮丽,更在于其过程的壮丽;生活的美好不仅因为享有的丰富,更在于其经历的丰富。回溯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引江河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但走向未来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历史终将铭曰:滔滔引江河,神威足长歌,碧波吞旱魃,排泵驱水魔,东进开新宇,海涂起嵯峨,四化高标进,人民康乐多,世代永铭记,治水万基佐,[2]大美引江,泽善东方。
  参考文献:
  [1]潘杰.腾飞的凤凰.中国水利报,2002-07-27.
  [2]宣言.風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日报,2018-08-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