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对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从供给侧角度探讨并分析了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出现的问题,最后对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风向标,海南是一个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的省份,海南国际旅游岛于2009年12月提出,至今已有9年多的时间,但海南省整体以海滨旅游为主,且东西部的旅游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而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大多处于未开发或开发不完全的状态。而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促进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中西部旅游业的品质和竞争力,缓解海南省东部旅游的压力,弥补海南省旅游业当前发展的不足,优化海南省旅游产业的结构。拉动旅游区的就业,推进销售、交通运输、住宿等其他行业的繁荣,最终促进海南省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岛经济结构的均衡。
  一、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生态旅游区富有特色
  海南省中西部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海南省的中部和西部。中部以山地为主,是海南省很多河流的发源地;西部地形平缓,有海滨沙滩和成片的热带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有山地型、森林型、草原型、湿地型、海洋型、沙漠戈壁型和人文生态型等7种类型。海南省中西部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除去草原型和沙漠戈壁型外,其余5种生态旅游资源在海南省均有体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山地、海滨、温泉、瀑布、森林等一应俱全;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有文化古迹、黎苗特色民俗和热带田园风光。不同于东部以海滨景观为主的旅游区,中西部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多以山岳和森林为主,而人文生态旅游区更是增添了少数民族风情。在海南保亭县还有两个5A级旅游景区,它们是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和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2.生态旅游区交通网络逐步改善
  發达的交通网络是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总体而言,海南省中西部的交通网络发展落后于东部,但是近几年海南省中西部的生态旅游区的交通运输得到了很大改善。西部地区地势较为平缓,有环岛高速的通过,中部地区也有国道、公路的进入。2015年6月30日,海南省西环铁路铺轨完成,西环高铁途径海南岛西部沿海,途径海口、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8个市县。西环铁路的完成,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在海南省西部出行的速度,促进了海南省中西部交通运输的改善。
  二、从供给侧看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需求旺盛,供给总量不足
  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稳步增长,国内旅游的需求旺盛。海南省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旅游市场运行情况中显示:前三季度海南省接待旅客人次为4076.90万,同比增长12.0%,接待过夜旅客人次为3441.20万,同比增长11.2%。中西部地区接待过夜旅客增加较快,西部地区接待过夜旅客人次有385.93万,同比增长21.8%,比东部地区高出12.5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高出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的旅游需求快速增长,中西部的旅游产品供给则严重不足:首先,海南省全省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54个,中西部仅12个,景点景区较少,4A级以上景区仅3个,旅游景区供给不足;其次,现有旅游景区开发的力度不够,多数景区属于较浅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最后,旅游景区很多是一次性开发,可持续的生态旅游供给不足。
  2.旅游产品质量低下,优质产品供给不足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海南省中西部旅游产品质量低下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方面。第一,海南省中西部景区的交通情况不容乐观,如儋州市的3A级景区石花水洞,溶洞内风景独特,罕见景观文石花在全国也仅有两处,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是从儋州市到达石花水洞的旅途却十分崎岖,到达石花水洞的大巴也并未设在儋州市的客运总站。第二,旅游饭店设施数量少且星级酒店屈指可数。据《海南统计年鉴2018》显示,全省共有饭店总数946间,海南省中西部12个市县仅263间,占全省总数的27.80%。全省共有星级以上酒店126间,海南省中西部仅11间,占全省星级酒店总数的8.73%,海南省中西部没有一间5星级或4星级酒店。定安、屯昌、保亭、白沙、澄迈、乐东、昌江等7个市县没有星级酒店。第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管理和保护较差,如儋州洋浦的千年古盐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却十分脏乱杂,显得十分荒芜。
  其次,旅游区域的服务质量总体不高,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对待旅客的态度较差、产业品质和效率低下;旅游呈现出散客化的趋势,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相关配设施不全面。服务质量总体不高还体现为旅游市场秩序的不规范:部分旅游地区宰客、黑客行为屡禁不止,旅游企业间相互打价格战、恶性竞争长期存在。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
  3.旅游产品供给单一,旅游区同质性高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人均可支出收入的增加,民众的旅游倾向逐渐表现了一种多层次、有特色和人性化的趋势,但旅游产品却依然单一、同质、大众化。第一,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集中在纯粹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海南省中西部A级以上旅游景区仅12个,其中只有甘什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有生态、度假性质,其他的都以观光型为主。第二,旅游线路单一、分散,旅游景点景区基本上是“单兵作战”,甚至景区之间恶性竞争,景区没有相互协作也没有很好地跟东部旅游市场对接。第三,景区景点没有充分开发和使用所在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形成与区域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相衬的旅游产业。
  三、对海南省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1.提高供给总量,补齐供给短板
  (1)政府大力扶持,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应该进一步重视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投入得当的启动资金,充分开发利用中西部生态旅游资源,支持景点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首先应该改善中西部旅游景区的交通情况,通达的交通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其次,饭店、酒店的数量和质量要跟上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经济型的酒店,也要有A级以上的酒店;最后,可以开发民俗产品,建设与景区相关的娱乐设施,满足游客购物和娱乐的需求。   (2)打造龙头产品,突出区域特色。海南省中西部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一两个特色突出的龙头景区,就可由“点”到“面”,带动整个中西部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中西部可以重点开发两个重点产品,一是黎苗民俗游,海南省的黎族、苗族主要聚居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深层次开发民俗游,让游客不仅能看到民俗风情,更能参与体验黎苗生活,感受黎苗文化;二是开发亲近自然,环保持续的森林旅游,海南省中西部覆盖丰富的热带森林资源,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拓展野外探险、森林体验、野外生存等项目。
  2.优化产品服务,提升供给质量
  (1)完善相关体制,形成制度支撑。配套的体制机制是生态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完善相关的体制制度,首先要完善“带薪休假”制度,使小长假的旅游需求过剩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次,建立市场预测机制,对于市场需求进行定期合理的预测,以在设施、技术和服务等方面做好应对之策;再次,健全评价机制,使游客可以诉说有门,使景区可以改善有道;最后,完善监督机制,对景区进行有效监督,依法惩处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2)加强素质培养,提高服务意识。旅游服务的品质及质量甚至是游客的整个旅游感受和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素养直接相关。为了提高中西部旅游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回头客,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历史,当然还需优质的服务助力。在提升旅游区的服务方面,一是相关企业和单位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测评管理制度,给服务水平的优良中差建立一个确切的标准,对于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不达标者给予惩罚;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大数据,根据数据显示的市场情况对现有服务进行及时的补救和调整。
  3.全面系统开发,供给结构优化
  (1)加强横向联合。为了促进中西部旅游产业的整体化和快速发展,必须打破地方本位主义。一方面,让市场通过经济杠杆调节旅游要素的供给,使景区的发展更为市场化;另一方面,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旅游区的主管部门进行统一协调规划,减少矛盾冲突,最终实现中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2)進行线路规划,对接东部景区。海南省中西部要科学的、系统的、高水平的开发规划中西部的旅游线路,既能突出中西部各市县的资源特色,又能将整个中西部的旅游特色融为一体,打造中西部整体的生态旅游品牌。另外,海南省中西部要和海南省东部有效对接,实现中西部和东部旅游的联动发展,以东部发展较好的旅游市场带动西部生态旅游的发展,形成以海南省东部为主的滨海旅游、中西部为主的森林旅游和黎苗民俗旅游,实现整个海南省旅游产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钟泓.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9.
  2.谢新暎,郑立文,吕超群.基于节庆开发的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升级研究――以福建省环三都澳区域为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3.李华丽.海南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态势分析及策略.旅游经济,2012(3).
  4.罗艳菊.海南省中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探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