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渗漏问题分析及有效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渗漏问题主要发生在给排水装置的施工和安装过程中,因此建筑给排水装置安装是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分析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装置漏水问题,积极加强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研究,才能有力减少建筑给排水施工发生渗漏问题的概率,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渗漏问题;有效防治
在建筑施工中涉及到的给排水装置,具体包括管道之间的連接、管道及阀门的连接、卫生器具与管道的连接及墙体、屋面板、楼板位置的给排水管道装置,以上位置在施工中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给排水装置如果出现了渗漏问题既会给室内建筑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也会给建筑的使用安全带来隐患,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当前建筑给排水管道存在的问题
1.1部分施工工人技术水平不高降低施工质量
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拥有越高水平施工技术的工人越能完成较高质量的工程建设任务,但是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缺不容乐观,甚至很多工人分不清给排水管道管径。原因在于施工工人的紧缺,很多工地雇佣外来务工的临时人员,这些人员的的理论、技术水平缺乏,生理缺陷,粗心大意,容易违纪违章等,最终使得给排水装置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
1.2给排水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
当前由于受到经济竞争压力的影响,很多施工单位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为了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选择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这种以次充好的现象十分常见。很多承包商没有认识到建筑给排水产品及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性,认为所选的产品只要能用即可,因此承包商选择给排水产品及原材料关注价格多于质量,选择了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后,不仅会发生漏水等问题,还会因为劣质管线材料的化学性物质,给居民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和隐患。
1.3缺少科学的施工管理
给排水施工看似简单,很多施工单位认为只要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施工即可。但是给排水的实际施工过程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便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因此给排水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施工方对给排水施工缺少科学的管理,很多给排水管道施工发生了渗漏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返理,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2加强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渗漏问题的有效防治措施
2.1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不断提高给排水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有效防治给排水管道渗漏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措施有两种,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单位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力度,并且在日常施工中同时做好安装技术等全面技术培训;其次,是人的素质。施工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当前我国的基础建设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正在不断地取得进步,施工工人只有不断的加强技术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2.2科学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科学选择建筑施工材料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措施有四种,第一、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第二、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第三、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第四、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2.3关于防治室内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具体措施
一般情况下室内给排水管道渗漏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具体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第一,做好试安装工作是防治室内建筑给排水渗漏问题的首要防治措施,通过试安装提前发现施工问题并及时修正,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第二,高度注意季节变化给室内管道施工带来的影响,施工管道大多的构成成分为塑料,因此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对于不能完全预埋进建筑内部的管道做好预留空间,并且在较冷的冬季施工中为了防止管道冻裂,要做好管道的保温工作。
2.4室内卫生洁具防治渗漏措施
室内卫生洁具安装也是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重点施工环节,因此在室内给排水施工中卫生洁具渗漏防治工作也十分重要。以坐便器的安装为例,第一要循序渐进的完成钻眼工作,防止发生钻眼过深或过浅的情况。钻研过深破坏楼层地面防水结构造成漏水,钻眼过浅则无法有效排水造成污水漫溢带来不便。一般情况下坐便器排水管管口以高出地面五公分最为合适,并且安装坐便器时还要注意连接处的填塞,防止污水外漏。
2.5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高效、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有助于增强各环节施工工人的协同合作,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给排水渗漏问题防治工作,并且在日常的施工管理中要加强各施工阶段的检查和验收,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返修,坚决避免给建筑后期的使用带来隐患和不便。
3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中的给排水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施工单位科学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才能保证建筑用户的安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7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