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不可或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好的化学应该引领学生和现实深度对接,与生活深情拥抱,创造性地与化学对话、与生活对话、与现实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提升、经验的积累、眼界的延伸、情感的滋养,以及呈现出的难得的探索之光、创新之光和实践之光,无疑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活化 《水的净化》
  初中化学,并非是一门待在“象牙塔”中的学科,而是与丰富多彩的现实深度对接,与沸腾火热的生活深情拥抱。但时下的一些化学课堂在落实生活化方面不容乐观:学生表象活动多,实质联系生活少;纯化学化的东西多,生活化内容少;学生被动参与多,主动融入生活少。那么,如何引领学生主动把所学与生活深度融合、印证、对接?如何引领学生深入到生活的百花园中发现化学的更多神奇与奥秘呢?
  一、引入:让印证变得意蕴十足
  九十多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就谆谆告诫我们:“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对陶老的话我满含敬意。就初中化学而言,所谓“不迷路”实际上从另一个层面告知我们学习化学如果紧密联系生活,就是一条正确的、高效的路子;若离开了生活,化学学习就是无源之水。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运用所学解释生活、印证理论、学用结合,这一切变得意蕴十足。
  比如,在《水的净化》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出示纯净水和被污染的水,然后引领孩子们思考:被污染的水能否直接饮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乱喝水而导致生病甚至引发事故的?学生回答:“因为污染水中有杂质,有细菌,有不卫生的东西,饮用这样的水会引发疾病。”有的学生说:“我的邻居因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生病了。”由此可见,“水的净化”方面的知识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印证在引领学生打开生活之门的同时,也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珍惜水资源的种子。如果老师把这样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之工程做精做细,必将受惠于学生、受惠于课堂。
  二、活用:让交流变得有滋有味
  仅仅和现实生活进行印证是不够的。好的化学还应该引领学生活用生活,创造性地与化学对话、与生活对话、与现实对话。相对于仅仅印证生活而言,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激发、思维灵活性的锻炼、视域的洞开,等等,才是当前核心素养视角下我们所更加需要的目标。为此,活用生活,给学生一个“磁力场”,应该成为初中化学与生活深度接轨的一个重要的视点。
  再以《水的净化》为例,学生以“生活有哪些因为净化不好或者净化不够而出现的现象”为主题进行交流汇报:(1)我家的茶壶底部就有很多污垢,这可能是净化不好的原因。(2)我家用暖气瓶内部也有很多杂质,也是净化不好的原因。(3)有一次我洗衣服的时候,发现用了很多洗衣粉,但却没有任何泡泡,我想这可能跟水的净化有关……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我们的讨论是基于生活、基于现实而展开的。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理清了有关“水之净化”的一些知识,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生活之门,有力地验证了“化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之观点,融技能课堂、人文课堂和情感课堂于一体。
  三、拓展:让探究变得余音袅袅
  好的课堂不会拘囿于现有教材,而引领学生进入到更为广阔、开放、立体的探究场中去发现更多,才是生活化初中化学的应有之义。生活化意义上的化学资源、活动场域和探究方式等都不是狭窄的,不是故步自封的,而是在更广的层面上去见证化学的神奇、奥秘,在更大的化学世界进行广泛意义上的对话。
  待《水的净化》教学结束时,可以进行以下拓展:(1)越純的水用起来就越好吗?上网查查资料,并从养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角度阐述一下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2)想想:为什么井水比河水干净?让学生亲自到井边上观察一下,明白原来井水旁边的砂石起到了过滤和净化的作用;(3)硬水的危害性仅仅是茶壶底部和家用暖气瓶内部的污垢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存在着这样的危害?(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使用“助产术”启发学生:“人体肠胃功能不好,是不是与长期饮用硬水有关系?”)
  由此可以发现,从“水能不能引用”到“养生水健康水”,从河水到井水,从茶壶底部的污垢到人体肠胃中的“污垢”,关于“水”的话题愈来愈多元,关于“水”世界的边界愈来愈开阔。对于初中生而言,这样的边界愈开阔、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愈能受到多方面的淬炼、滋养和提升。
  好的化学课堂,应该向个体生命敞开智慧之门,这扇“门”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原生态的现实中。老师应该引领学生通向真实鲜活的生活场、通向引力巨大的磁力场、通向余音袅袅的探究场。沉浸在这样的“场域”中,学生思维的提升、经验的积累、眼界的延伸、情感的滋养,以及呈现出的难得的探索之光、创新之光和实践之光,无疑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林高明.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2017,(02):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