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成“六心”,助力琴童一路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六心”:“静心”——坐一坐“冷板凳”,“乐心”——成一名“爱乐者”,“细心”——练一双“犀利眼”,“恭心”——做一个“知礼人”,“恒心”——当一回“苦行僧”,“玩心”——扮一扮“游戏童”,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努力、刻苦专注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等优秀的学习品质,从而帮助孩子在艺术成长之路上一路驰骋,一路成长。
  【关键词】器乐教学;“六心”;品质;助力;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器乐学习属于艺术学习领域,同文化课等其他学习领域一样,孩子学琴的过程,是其良好学习品质的逐渐发展、成长、形成过程:乐观积极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努力、刻苦专注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等,而优秀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后,又會“回馈”或是“反哺”后续的琴路学习,成为孩子琴路成长的“电源”和动力。
  学琴过程,培养孩子“六心”:“静心”“乐心”“细心”“恭心”“恒心”“玩心”,将会助力孩子琴路学习,从而帮助孩子在艺术成长之路上一路驰骋,一路成长。
  一、“静心”——坐一坐“冷板凳”
  弹琴切忌浮躁,需要“定力”,需要“静心”:能够长期坐得住“冷板凳”,专注的态度,沉得下气的身姿、心态,才能奏响美妙的旋律。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天资禀赋的一些差异,其实并不能成为练琴成就的标准。两个学生:小丁和小宇,前者无论是手指条件还是乐感、理解等能力,都稍胜后者一筹,然而弹奏练习却有“多动症”的毛病:控制不了自己,练习时间稍长,就坐不住板凳:打岔、耍宝、说话。而后者较之前者,在上课和日练中,则多了诸多的沉稳与“静心”。因此,虽然前期小丁练习效果领先于小宇,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时间一长,久而久之,慢慢地被小宇赶上超越,最终小丁的学琴进度和练琴效果落后一大截,不在一个层面。
  静下心来,耐住性子,“坐实”琴凳,不为外界干扰和诱惑,才能步入习琴之路、踏上正轨。
  二、“乐心”——成一名“爱乐者”
  琴路生涯漫长而曲折,既然选择了它,就要热爱它,抱一颗“爱乐之心”,怀一颗“快乐之心”,让“乐心”一路陪伴,快乐相随。
  兴趣有天生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习琴生涯,不管何时何地,都要注重后天的不断“滋养”。例如,以钢琴学习为例,在孩子学琴之初,可以给孩子说一说“乐器之王”的故事和常识等,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孩子与这个“大家伙”的感情;在孩子练习乐曲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乐曲的背景、创作由来,顺便讲讲作曲家的创作经历、舞台演出等趣闻轶事;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时不时带孩子学习观摩名家、大师的音乐会,或者是聆听同伴、学友的演奏,同伴互助、“同曲异奏”、相互学习,从而不断地给自己鞭策、鼓励,汲取各方的音乐“给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爱乐之心”,习琴也就有了“快乐之心”,从而让自己在音乐的海洋中无拘无束,畅游“乐海”。
  三、“细心”——练一双“犀利眼”
  较之于文化课的学习,乐器学习在某些方面,更需要孩子的专注“细心”:练就一双“慧眼,练就一双“犀利眼”,对于器乐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识读谱,相对于简谱和六线谱(如吉他谱),五线谱的识别更需要“慧眼”独具:细细的间和线,密密麻麻的“蝌蚪文”,上下“翻飞”的音符,七升七降内的调号识别等,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需要细分缕析,明察秋毫,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又如读术语,各种音乐处理的小标记,如力度、速度、连线、表情、踏板、反复等各种记号,事无巨细,错一不可,否则乐曲完整性和艺术性将会走样,轻则“打折扣”,重则“面目全非”甚至“南辕北辙”;再如“气韵感”,有名家曾说练琴如同习武、书法或绘画,讲究身姿、样式、气场等感觉。的确,习琴的过程,不管是演奏还是练习都要“有范有样”,讲究“一招一式”,注重“举手投足”,切忌鲁莽冲撞,而应气定神闲、泰然处之。
  弹琴的过程,就得用心专注,心细如丝,面面俱到,如此,才能不出差错,运筹帷幄,奏响华章。
  四、“恭心”——做一个“知礼人”
  古代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和“乐” 首当其冲,乐器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不仅要使孩子“知乐”,更要“达礼”,因此,要有颗“恭心”。
  以笔者的孩子学琴为例,几年的陪练时光,弹奏的几个环节是儿子雷打不动,必须要做到的:弹琴之前,儿子要洗干净自己的小手、小脸,“净颜面”后才能上琴凳弹琴——让他知道钢琴演奏是高雅的艺术,不能玷污;轻移轻放琴凳和琴盖,爱护钢琴——让他知道钢琴也是有生命的,不能粗暴对它,而应该以礼相待;陪练结束后要说:爸爸辛苦了,谢谢!并鞠躬敬礼——让孩子学会感恩……过程虽然有点繁琐,但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从儿子的言谈举止间就隐约可以感受到“小绅士”的风度,孩子的礼仪规范就这样逐渐地建立起来。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确实,让孩子做一名“知礼达人”,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润养”,如此,才能让孩子有颗“恭心”和“仁心”,逐渐成长为“仁者”和“谦谦君子”。
  五、“恒心”——当一回“苦行僧”
  习琴成功之路,绝非一年半载就能到达,虽说没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磨难和漫长,但也要孩子有犹如“苦行僧”般的执着和恒心。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直面各种麻烦,面临各种困惑,如疲劳、厌恶、反感、排斥等心理起伏;还会面临不同的“习琴关”“练习坎”,如琴路的“麻木期”“高原期”“低谷期”;经常会遇到和练琴冲突、矛盾的状况,如文化课与琴课的冲突,玩耍和“坐板凳”苦练的矛盾纠结等;学琴过程中,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比赛失误,展示不佳,考级没过等现象……当出现以上的一幕时,很多的孩子乃至家长,此时忧心忡忡,充斥着失望、旁观、失落等情绪,甚至很长的时间都无法从灰暗的阴影中走出来,以至于学习半途而废,戛然而止,很是可惜。须知,不管是哪类学习,成功之路永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遍布了荆棘和障碍,只有昂首挺胸,坦然面对,才能度过灰暗、笑看风雨。
  习琴之路,需要做到“苦行僧”般的执着、踏实与坚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轻言放弃,不轻易低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六、“玩心”——扮一扮“游戏童”
  演奏是美妙的享受,而练习则是一件枯燥烦闷的“苦差事”,有时,要带着一颗“游戏”的“玩心”和方式来学习,才能“以苦作乐”,“苦中有甜”。
  可以“奇思妙练”,如引导孩子从乐器特性、乐曲特点出发,从音乐要素着手,适度改编乐曲的节奏节拍、音域音区、调式调性、旋律风格等,让孩子在“奇思妙练”中改变花样“玩音乐”,使其成为乐器练习的“调味剂”;可以“游戏琴键”,如笔者在孩子学琴的最初,为了训练其“盲弹”和听音能力,来引导孩子做“盖被子”和“找音符”等游戏,孩子也是乐此不疲;可以用“你弹我和”“音乐串烧”等形式,不拘一格和孩子一起来表演和“乱弹”——“乱弹”其实是“有格不拘格”的创编“启蒙”;可以择时让孩子和琴友“四手联弹”部分乐曲,体验感受不同的演奏形式和方式,培养孩子的协作、配合能力……。
  让孩子带着“玩心”,以“游戏”的方式、方法来习琴,习琴之路将会多一份兴致和乐趣,从而爱上音乐和演奏。
  作者简介:洪仙,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一级教师,丹阳市学科带头人;眭辉军,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丹阳市学科带头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