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握江苏“新乡土时代”的主要特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沈贵银

  摘要:从江苏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乡村形态与分化趋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等方面刻画了江苏“新乡土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从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落实“五位一体”要求等方面阐述乡村振兴的主要内涵,最后提出了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新乡土时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特征;内涵;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5-0001-04
  收稿日期:2019-04-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尝试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战略的实施,相关學者从农村发展、产业兴旺和人力资本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产业兴旺,农村劳动力断代危机,人力资本改造问题[2-4]和户籍收入差距的问题[5];则分析如何通过乡村治理、内源式建设、新乡贤参与等实现乡村振兴[6-9];还有部分研究聚焦于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问题[10]、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问题[11]等。现有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或者微观层面对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进行分析,对省级层面乡村振兴的研究较少。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应以高度的责任自觉和使命担当,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科学把握江苏“新乡土时代”的主要特征,全面认识江苏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和水平,主动对标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与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把握江苏“新乡土时代”的主要特征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充分考虑当代江苏乡村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乡村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地域文化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围绕新时代、新矛盾、新目标、新问题等方面深刻认识江苏“新乡土时代”中“新”的含义,把握江苏“新乡土时代”的主要特征。
  1.1 立足于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准确把握江苏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与农村内部发展中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均GDP已经跨过10万元大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具备在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雄厚基础与有利条件。江苏在全国较早探索农村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地区之一。2017年江苏城镇化率达到 67.7%,比全国城镇化率高9.2百分点。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606元,2012—2016年年均增长 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 152元,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1百分点。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28 ∶ 1(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1 ∶ 1)。从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看,江苏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落入联合国划定的富足标准(20%~30%),从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对比看,农村居民家庭为29.5%,只比城镇居民家庭28.3%落后1.2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就全域而言,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十分突出。
  1.1.1 城乡发展不平衡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横向看,江苏城乡收入差距仍远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差距1.6 ∶ 1水平。纵向看,2012—2017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43、2.34、2.30、2.29、2.28、2.27,虽然呈不断缩小趋势,但减少的趋势越来越小,说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中苏北农村发展相对于城市而言发展更加不充分、不平衡。(2)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方面。全省仍有7%农村居民没有用上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41.6%农村居民没有水冲式卫生厕所,其中苏北地区这一比例达到64.6%;26.5%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以柴草为主。(3)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全省只有36.5%的村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仍有11.1%的村没有卫生室,20.7%的村没有执业医师。
  1.1.2 区域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形成明显的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发展梯度,相对于全省而言,苏北是发展“短板”,南北区域发展差异较大。2016年苏南5市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与韩国2 000年人均GDP相当。而苏北5市人均GDP平均还不到1万美元,差距仍非常显著。2016年苏南、苏中与苏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63 ∶ 1.21 ∶ 1(以苏北为1),2017年苏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9 977元,几乎是宿迁15 273元、连云港15 268元的2倍。就城镇化水平而言,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要显著高于苏中与苏北地区,最大差距超过20%以上。
  1.1.3 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主要是农村低收入农户脱贫问题。目前,江苏省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是突出“短板”。据2016年统计显示,江苏农村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 610元,远高于低收入户的5 804元和中低收入户的11 404元。至2017年底,全省低收入人口还有1 250 344人未脱贫,34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未达标。根据省统计局对苏北5市低收入农户重点调查资料,低收入户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占从业人员的71.7%,比全省农村居民高35.7%,收入来源少且不稳定。低收入农户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文盲率为21.9%,高于全省农村居民13.4百分点,非文盲人口中,初中及小学文化水平人数占到常住人口总数的70.6%。从业人员九成以上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6岁以上的非在校人员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只占16.1%,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7.5%。限制了低收入农户的择业领域和就业能力,制约了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   1.2 立足于江苏省农村实际,准确把握新时代江苏乡村形态分化与发展的态势
  江苏乡村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江南水乡、江淮流域,还是黄河古道、丘陵山区以及里下河水网地区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深厚的乡村文明与传统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与特色村落。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当代江苏乡村形态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而呈现出高度非同质性。
  1.2.1 乡村经济社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乡镇企业率先起步并迅速发展,推动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苏南为代表的一批乡镇与村级经济迅速壮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经过数次调整,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区域特色与农耕文化特点等发展壮大了农业休闲观光产业,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多功能化。在支撑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中分化问题,即出现一批主導产业明确、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程度高、治理能力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雄厚、农民生活富裕的乡村,如徐州马庄、苏州永联村等有实力、有特色的乡村。与此同时,也有大批乡村出现产业与人口空心化、生产生活环境较差、乡风文明衰落、治理能力缺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等问题。
  1.2.2 乡村人口的空间格局与分布已经剧变 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乡村人口的流动,推进了乡村人口空间格局与分布的变化。(1)乡村总人口下降趋势明显,2006—2016年全省乡村人口占比由48.78%下降到32.28%,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人员比例下降,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外流现象不容忽视。在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龄35岁及以下的127.1万人,年龄在36~54岁之间的524.9万人,年龄55岁及以上的618.87万人。(2)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呈趋势性变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2年的15.02%上升到2016年的17.62%,江苏农村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不仅总抚养和老年抚养负担有加重态势,还对农村社会管理带来新的问题。(3)外来人口进入乡村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带来的大量外来暂住人口进入就业并定居,另一方面,苏南以及其他经济较发达城市郊区的乡村还出现逆城镇化趋势,即在一些成熟的农村社区已经出现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混居的情况。农村人口构成的复杂化,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1.2.3 乡村形态向着不同方向演变 一些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变化与扩张程度相对较低,较好地延续和保存了传统村庄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内部空间则通过更新与改造实现保护与发展。其中部分村庄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发展成为特色田园乡村,还有部分村庄出现传统与现代村落形态并存现象。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还有部分村庄出现逐步衰落萎缩的趋势。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地区一般演变成城镇的郊区,成为城中村。边缘地区的村庄由于缺少内生动力,劳动力长期持续外流以及村庄新居外迁等,则出现空心化与闲置化。大规模的农村社区建设也是江苏村庄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随着农村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村收入大幅度提升与村庄人居环境改善,有力推动了新村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程度高的大型农村社区落成,成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示范,如江阴华西村、张家港的永联村等。
  1.3 立足于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准确把握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
  江苏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业生态特征多样,辖内有环太湖、宁镇扬丘陵、沿江、沿海、里下河、徐淮等六大农业生态区,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米袋子”“菜篮子”产品极大丰富,已经从量的不足转向质的追求;现代化物质装备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18.7%,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现代农业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但也面临如下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产业链竞争力不足;生产支撑能力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主导产业大而不强,农民经营性收入难以快速增长等。
  1.3.1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江苏省人多地少、人均耕田面积比全国平均低0.03 hm2,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3倍。按照国际公认的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对比,绝大部分地区单位耕地负载的氮素水平超过500 kg/hm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已经出现资源环境透支。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1.3.2 全产业链竞争力不足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生产效益下降、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2011—2016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增长率由10%下降至5%,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也由32.30%下降至30.00%,农业生产总体效益呈现效益逐年下降趋势。与此同时,2011—2016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中来自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也呈持续下降态势,农民分享产后环节增值偏少依然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由此也显现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3.3 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江苏省已经实现第三次跨越,总体上进入了“高收入阶段”,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消费已经进入结构转型和提档升级阶段。同时,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毗邻上海等大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需求多样,对农产品质量、品质及口感等要求更高,中高档农产品与食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农业观光旅游休闲服务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江苏省农产品有良好的生产基础,具备创响品牌的条件,但总体来看品牌多而不强、知名度有而不响。迫切需要创新农产品供给方式,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仅要满足数量上的要求,更要在结构、品种、品质、质量等方面适应消费需求出现的新变化,使供给更加契合消费需求。   2 明确江苏“新乡土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系统战略工程,要把握其实质内涵。要从江苏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城乡要素流动已由过去的单向流动转为双向互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新型城乡关系正逐步形成等实际情况出发;从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紧扣“六个发展高质量”,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出发;要从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发,明确“新乡土时代”江苏乡村振兴的主要内涵。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走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与组织振兴等方面把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开创江苏“新乡土时代”。
  2.1 探索江苏“新乡土时代”乡村振兴的一般发展规律
  从国外看,发达国家通常在经历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階段后,逐步转变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由单纯保障和刺激农业生产转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走农村经济多元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有效激发出乡村活力,提升文化魅力和生态优势,成功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从江苏省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非农就业多样化,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改变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与村容村貌;近年来,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立足于农业农村资源条件与区域发展优势,以特色农业为基、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乡村为形,围绕沿江、沿海、沿运河、沿黄河古道及湖泊丘陵资源,打造不同类型的乡村田园,涌现出一大批如徐州马庄、苏州永联村等有实力、有特色的乡村,开创了“新乡土时代”。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对丰富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探索具有江苏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乡村振兴的江苏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2.2 应将乡村振兴战略置于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架构中推进
  既要系统谋划城乡配套改革和农村内部改革的顶层设计,更须要考虑区域乡村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苏南、苏中与苏北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谋求从更高层次、更加完善上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振兴。二要发挥江苏农村集体经济优势。江苏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起步早、发展快、基础好。要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的权益,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共享农村改革的发展成果。三要通过实施“1+3”功能区战略,重构江苏经济地理版图。实现区域之间由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的转变,从同质竞争向协同发展的转变,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思路,以新布局重塑江苏发展新优势。扬子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高,通过城乡融合,重点发展精品农业、高端农业、都市农业,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高地。江淮生态经济区土地开发强度小,生态基础好,资源禀赋丰富,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成生态优质农产品的标杆产地。沿海经济带处于“一带一路”交汇区,重点打造成开放型农业生产基地。徐州淮海经济区交通中心地位优势明显,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打造成区域绿色农产品交易集聚区。
  2.3 按照“五位一体”要求,整体推进江苏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五位一体”缺一不可。(1)围绕产业兴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思路上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发展方式上从粗放型、资源消耗型转向集约型、规模化、绿色化;产业内涵上从只局限于农业产业本身,转向一二三产融合、功能多样的农业新业态与新模式等;经营主体上突出多类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多元化专业化农业服务发展;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2)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尊重传统乡土文化,立足乡村自身特点,促进根植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断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与发展的“乡风文明”建设,形成江苏特色的现代乡村文明体系。(3)生态振兴。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不是仅仅针对乡村百姓宜居的生态环境,而且也应该是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宜居环境。是要根据江苏生态特点与资源条件,按照山水田林湖草为统一生命体的理念,整体考虑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使乡村形态融入生态系统,田园景观得到有效挖掘和充分彰显,江河湖泊、湿地得到充分保护,形成自我循环的乡村自然生态系统,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4)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5)产业富民。新时代农民增收的途径,关键是要推动现代农业新产业集聚融合发展。要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及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扩大农民就业创业的渠道与路径,使创业富民效应进一步凸显,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3 江苏“新乡土时代”乡村振兴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发展,既涵盖全域,又突出重点
  (1)按照主攻苏北、提升苏中、优化苏南的总体定位,探索不同区域的乡村振兴路径,加快推进全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2)产业发展突出地域特色。每一个地方区域都有其特色产业资源,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经济,须因地制宜,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深度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如产业发展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生态保护模式、文化传承模式、乡村旅游模式等。(3)生态宜居要有梯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普遍性问题,是生态宜居的重点内容。无论是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苏中苏北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苏北不发达地区可以先着力于农村生活垃圾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再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造。苏南地区可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要合理安排任务和时序,防止生搬硬套。(4)生活富裕要攻重点。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全省农民共同富裕重中之重是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重点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特色优势产业,把产业扶贫与资产收益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低收入农户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通过精准识别,构建综合保障、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帮扶机制等,着力促进重点低收入群体如期精准脱贫;要通过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础支撑,落实帮扶举措等拓展强村富民空间,打好重点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战。   3.2 坚持以城市化引领,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之路,既要强化城市化的引领作用,又要培育乡经济村内生动力,强化城市化的引领作用。(1)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聚所具有的产业扩张与就业增长效应,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扩大农业单位生产经营规模水平,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2)城市产业引领。依靠新型城镇化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城乡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大中小城市和乡村产业资源要素的流动、交换和融合,推动城镇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协同共进。(3)城市人才引领。通过城市人才下乡带动理念下乡、资本下乡与技术等下乡,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让城里想为振兴乡村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事业,让那些想为家乡做贡献的各界人士能够找到参与乡村建设的渠道和平台,在振兴乡村中大展身手。(4)城市消费引领。在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加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使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不断向城镇靠拢或趋同,扩大农村内需。另一方面,从满足城乡已成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出发,倒逼食品与农产品生产向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坚持立足乡村自身,培育乡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乡村自身,挖掘乡村资源、产业、文化、乡土人才等多方面的潜力,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的活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1)要挖掘乡村资源价值。要深化农村集体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通过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土地整理,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闲置存量建设土地积极吸引工资资本,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好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康养产业、传统工艺等。(2)要挖掘农业产业发展潜力。江苏农业生态多样,农林牧渔业品种资源丰富,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粮改经、粮改特、粮改饲,提高高效作物比重;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养虾、养蟹、养鱼、养鸭等共作模式以及稻菜轮作;积极发展林下养殖、间套复种等立体种养,培植一批产值超10亿元县域特色产业。大力开发农业多功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主食加工业体系与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促进农村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文化价值,振兴传统工艺。(3)挖掘农村乡土人才潜力。乡土人才是在农村土生土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是种植高手、养殖能人,是各种能工巧匠以及农民企业家,他们对本地环境资源、生产经验、风土人情非常熟悉,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成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带动能力强,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加大乡土人才的培养、使用,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与辐射作用,能带动一方群众致富。
  4 坚持依靠科技,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产品从品种、产品到品牌的系列创新。主要口粮作物育种方向调整到优质食味、高抗新品种培育;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小众化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溯源体系建设与技术研发,开发优质、安全农产品等;推进分级与精深加工,开发营养健康、药食同源的功能性产品等;培育苏字头农产品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品种品牌。(2)坚持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核心,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从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入手,推进包括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农艺与农机结合、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代农作物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节本增效技术、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业信息化与智慧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休闲观光技术体系等的农业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3)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本,推进农村产业的业态创新与融合创新。培育壮大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定制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等农产品加工业,农资配送、耕地修复治理、病虫害防治、农田托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农村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科技型、文化型、功能型、生态型、服务型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农业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创业就业与增收渠道。(4)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创新。针对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等实际情况,加强农业生态系统氮磷、有毒有害化学品与生物、重金属、农林有机废弃物等污染机制基础理论及防治修复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提升技术、产品和装备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围绕太湖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制定重点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有效遏制农业面源问题;加强肥药减施、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农田系统生态修复等技术创新,构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万 忠,方师乐.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广东省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9(2):117-124.
  [2]高 帆.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提出逻辑与政策选择[J]. 南京社会科学,2019(2):9-18.
  [3]蒋和平,王克军,杨东群. 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农村劳动力断代危机与解决的出路[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8-34.
  [4]温 涛,何 茜.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农村人力资本改造研究[J]. 农村经济,2018(12):100-107.
  [5]陈忠斌,陈兆洲. 鄉村振兴背景下户籍收入差距的再探讨——基于职业隔离的视角[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1):84-94.
  [6]杨慧莲,韩旭东,李 艳,等. “小、散、乱”的农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基于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案例[J]. 中国软科学,2018(11):148-162.
  [7]李松有.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分化的发展困境与突破——基于权力-资源关系的分析视角[J]. 求实,2019(1):96-108.
  [8]渠鹏飞,左 停. 乡村振兴的内源式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村社例行的视角[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55-61.
  [9]刘丽华,林明水,王莉莉.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角色感知与参与意向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181-189.
  [10]王 睿,周应恒.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扶持研究[J]. 经济问题,2019(3):95-103.
  [11]杜运伟,景 杰.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绿色生产态度与行为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绿色生产态度与行为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95-103.郁 琦,李 山,高 峻.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和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热点与趋势比较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5-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