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速度、精准、应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重复训练法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技能水平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是否能够适应当前技能大赛所提出来的“速度、精准、应变”三方面的要求?通过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在重复训练中速度和完成质量上变化的数据,深入分析引起这种变化和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重复训练法的优势和意义,并结合学生数据分析和技能大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重复训练法的改进措施,让技能大赛训练更加科学有效。
  [关    键   词]  技能大赛;重复训练法;软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218-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出要加快建设先进的制造业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近年来,政府、行业主办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促进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有力举措之一。每年参与竞赛以及训练的学生人数已基本覆盖3000万名职业院校学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只有深入研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科学合理应用技能训练方法,才能从更高质量上培养技能型人才,才能在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上脱颖而出。
   重复训练法可以定义为:以完成同一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多次反复练习的技能训练方法。在平时的技能训练中,指导教师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完成,一遍不满意,再做一遍,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改进,直到满意为止。事实上,重复训练法是一种常用的技能训练方法,应用这种训练方法究竟能否达到技能大赛的要求,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一个值得分析和探索的问题。
   一、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的要求
   作为选拔性的技能竞赛活动,层次越高竞争越激烈。技能大赛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完成质量上要求十分严格。在历次的现代制造类技能大赛中发现,能够全部完成任务的队不超过70%,大多数情况下仅有30%左右的队能够较好地全部完成任务。因此,要有好的比赛成绩,速度训练尤为关键。
   另外,由于竞赛是按照评分标准,根据选手完成任务的质量情况严格评分,因此除了速度训练之外还需要提高完成的质量。在制造类的竞赛项目中,“精准”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即“精密、准确”。
   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竞赛项目来看,一种是有“样题”的竞赛,还有一种是“盲题”的竞赛。如果是同样综合性的题目,“盲题”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有“样题”的比赛。完全按照“样题”的竞赛,对选手应变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盲题”的竞赛就要求选手具有极高的应变能力。目前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比赛的题目往往是在“样题”的基础上改变20%~30%的内容作为正式赛题或采用抽取几套样题中的一份作为正式赛题。因此要求选手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总之,要有效地进行技能大赛的训练,就需要紧紧围绕技能大赛的要求,达到高层次的“速度”“精准”和“应变”。
   二、重复训练的数据分析
   (一)学生样本的选择
   本次在集训队中选取3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甲学生进入集训队时间较短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乙学生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课余训练,参加过一次市级比赛;丙学生与乙学生总体训练时间相当,参加过两次市级比赛。
   重复训练任务内容为3位学生均未接触过,需要经过教师一定的指导,但基本操作方法不变。
   (二)重复训练中完成速度的变化与形成原因分析
   现象1:学生通过多次重复训练之后,完成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多次重复训练能够较好地提高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提高任务完成速度。
   现象2:新的选手通过多次重复训练之后与能够与老选手在完成时间上逐步接近,体现该学生在技能学习上具有较大的潜力。
   现象3:第一次完成时间和差距较大。第一次完成一项不熟悉的新任务的时间长短主要体现了该学生的学习能力、原有技能的积累。时间越短,综合技能水平越高,丙学生为最高。虽然乙学生和甲学生首次完成的时间相差不大,但除去技能操作的熟練程度,甲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要强于乙学生。
   现象4:首次与第二次完成时间差各不相同。对操作技能不熟练的新生来说时间差越大进步越明显;对操作技能熟练的老生来说时间差越大应变能力、技能学习能力越弱。
   现象5:新选手的重复训练之后时间上逐级缩短,速度提高明显。老选手的第二次与之后几次完成时间上变化较小,原因在于任务综合性不强,后期重复训练主要提高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对操作技能比较熟练的学生,速度上提高幅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三)重复训练中任务完成质量的变化与形成原因分析
   三位学生在同一零件的重复加工训练中,加工任务设统一评分标准,设定满分为100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甲学生属于稳步上升型,完成质量稳步提高,最终能够接近于训练有素的学生的水平。
   乙学生属于质量波动型的,主要体现在总体的完成质量提高较慢,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仍然会时不时地犯一些常规性的错误。
   丙学生属于训练有素型的,主要体现在总体的完成质量高,失误较少,分析改进以后质量稳定。
   原因分析:通过重复训练和教师的指导,首先我们能够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完成质量上均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和最终所能达到的高水平,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总体来说要达到高水平,长时间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同样训练量的学生仍然现存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技能上的一些综合心理素质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技能学习能力、严谨的态度、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专注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软技能”,所以技能的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技术的提高,同时还要关注“软技能”的提升。    (四)速度、质量数据分析的意义
   1.首先对学生遴选的意义
   通过重复训练不但能够发现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更能发现学生技能学习上的潜力。通过分析比较推荐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参赛。对初学的新生,除了技术层面遴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发现有潜力的學生。
   2.为学生训练把脉
   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找到存在差异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改进训练方法。
   三、重复训练法的优势
   重复训练法对技能训练的效能提升方面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1.熟练程度的提高需要多次的重复训练,多次的重复训练可以让技能从生疏到熟练。
   2.反复对同一工作任务的训练可以较准确地测量出技能熟练程度,就是通过完成时间的变化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到学生技能水平以及熟练程度的变化过程。相反如果每次变化工作任务,熟练程度较难准确比较。
   3.重复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过程,在训练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工艺方法,直到完美无缺,这个过程需要多次重复训练才能实现。所以重复训练是一种提高任务完成质量较好的训练手段。
   四、重复训练的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速度的措施
   1.通过不同技能基础学生完成速度的数据能够发现,相同的任务对不同技能基础学生训练的效果不同,而最佳的训练效果是每次重复训练速度上能有较明显的提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技能实际水平布置不同难度和综合性的训练任务。
   2.在训练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每次重复训练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逐步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速度,避免机械性重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工具的整理摆放、团队竞赛项目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均能大幅提高任务完成的速度。
   (二)提高精准的措施
   1.在重复训练项目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实用性或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
   2.发挥同伴的激励作用。在训练中教师要把学生组织起来,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创造条件与实力较强的选手一起训练比赛,训练的效果会大幅提高。
   3.重视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
   4.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重视“硬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软技能”的培养。
   (三)重视提高应变能力的训练
   1.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我探究相结合,特别是综合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以提高竞赛的应变能力。
   2.改变训练的场地、设备,改变训练任务的形式、内容、要求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足够宽泛的技术储备,保证能够适应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认为重复训练法对提高竞赛的速度和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针对有“样题”的竞赛,要充分利用“样题”公布与正式比赛的时间差,尽可能多次重复训练,提高任务熟悉程度,提高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赛前训练阶段,教师除了应用好重复训练法,不断提高学生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之外,同时还需要通过足够量的训练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技能储备,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学生训练成效的内在因素,建立在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工匠精神”等所谓的“软技能”之上;建立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重复训练法,扬长避短,重视“软技能”培养,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符合技能大赛提出来的“速度、精准、应变”要求。
   参考文献:
   [1]高靓,焦以璇,陈欣然.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8.
   [2]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