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微课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优化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一直以来的追求。伴随着微时代的来临,人们都乐于接受简单、有趣、高效的生活及学习方式。文章作者对数学课堂融入微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微时代;微课;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122-01
  一、微课功能:是“解惑”而非“授业”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授业、解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乐于成为学生授业、解惑的主导。在微课来临之后,有的教师索性将微课搬进了课堂,将授业、解惑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微课。笔者认为,微课是帮助教师完成解惑的手段,而不是直接进行授业,微课是教师的助手,但是无法取代教师的教学地位。
  以培养学生数感为例,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所以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感来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课标实验稿首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数感,但未对数感内涵做解释,而是采用外延描述的方式,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作为核心概念之一,要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数感有个清晰、深刻的认知。
  二、微课内容:要“精”也要“细”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也是如此。当代教师,必须去教学生“打渔”,笔者理解的“打渔”就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渗透。比如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教学之根本。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在微课中的运用,教师要学会精挑细选。
  比如,在教学“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出题:“教室里原来有15个小朋友,走了8个,又回来了5个,教室里还剩几个小朋友?”刚开始接触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如果单纯抽象理解该题,可能要思考一段时间,笔者专门制作了微课课件,通过动画,对题目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可以形象地看到:教室里原来有15个小朋友,走了8个,又回来了5个,教室里还剩12个小朋友。在演示动画的过程中,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列出算式:15-8+5=?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方式,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并用“数的加减混合知识”解决问题。
  三、时间要活:要“灵活”而不“随意”
  微课在课堂中的运用,时间上是灵活的。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安排微课的时间,让数学课堂教学游刃有余。
  很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探究。作为教师,要积极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微课,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去探究解题的办法,并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加以启发和点拨。有时候我将微课放在校园学习的网站上,学生家长可以下载,供学生课外练习、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出题:“小兰有6个梨,小明有9个梨,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让小明的梨是小兰梨的2倍呢?”学生课外看了微课很快有了思路:6×2=12,12-9=3,从而得出,只要给小明增加3个梨,就可以实现小明的梨是小兰梨的2倍。在微课的互动交流中,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算法,同时提出:“同学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思考,很快有学生得出其他不同的解法。类似题目,教师适当地引导和点拨,充分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微课评价:要“全面”且“合理”
  评价改革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改革内容,微课融入数学课堂以后,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于微课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能反应学习效果的学案评判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课堂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王辉.新课程背景下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5(22).
  [2]何强军.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3).
  作者简介:王春美(1980—),女,福建永春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