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王维诗歌的典雅之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焦健

  摘要:王维诗中的“典雅”之美,包括“场面庄严”“情致高尚”“用典自如”三个方面。“场面庄严”多体现于应制诗中,它跟诗人“雅正”的创作观念分不开;“情致高尚”体现在作者超越功利的处世态度和表达上的节制;“用典自如”是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在王维的七言歌行及各体裁诗歌中都有体现。
  关键词:典雅之美;庄严;高尚;用典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 7836(2019)10 0101 03
  王维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其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细品之下,王维的大部分的诗作中都透出一种独特的“典雅”之美。《说文》释“典”为“五帝之书”,后引申出“法则”的含义。“雅”从字形上来说本代表令人惊叹的艳丽鸟羽,后引申出“典正”的内涵。《毛诗序》云:“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玉篇》亦同此解。“典雅”二字合称,较早见于王充 《论衡·自纪》:“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此处,“典雅”可解释为“言辞有据”。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此处“典雅”当解释为“取法经典”。而以“典雅”论旧体诗,内涵更丰富。从内容上说,由“经典”“正”的本义,可引申出“庄严”“高尚”等意义;从技巧上说,由“典籍”“经典”的本义,又可引申出“用典”的意义来。所以,具体到王维之诗,笔者拟从“场面庄严”“情致高尚”“用典自如”三个方面来阐释其诗中的“典雅之美”。
  一、场面庄严
  王维的一些诗作,尤其是应制诗,在场面描写上追求庄严。如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一诗中,作者写道: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清人吴烶《唐诗选胜直解》中对此诗评价很高:“应制诗庄重典雅,斯为绝唱。”点出了此诗由“庄严”所引发的“典雅之美”。此诗欲写早朝场景,却先从早朝之前来写。“鸡人”指宫中专门监管更漏之人,“尚衣”则是掌管天子所用冠冕、袍服之官。詩人以“鸡人报晓”“尚衣进裘”两件事渲染天子起身的排场,十分庄重,这两句诗先做第一层铺垫。至三、四句,诗人以“九天阊阖”和“万国衣冠”来形容皇宫正门和来自各地的朝臣,同时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方法,既显得场面隆重又衬托出天子的威仪。至此,作者又做了第二层铺垫。在进行了两层铺垫之后,诗人的笔墨才写到了天子——诗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格,将天子身旁蔽日遮风的障扇比作“仙掌”,又采用借代的修辞格,以龙袍上的衮龙图案指代天子本人。既显婉曲,又将天子的形象崇高化了。末二句再以天子分发的五色诏书、群臣身上的玉佩,以及代表中书省的“凤池”写散朝之后的场景,再一次从侧面烘托出早朝场面的庄严。整首诗用词工稳,场面宏大,故明代郝敬《批选唐诗》评此诗曰:“意象俱足,庄严稳称。”
  王维吟咏别业的应制诗也体现出场面的庄严。如《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一诗写道: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这首诗中的“典雅之美”很早便被后人发现,明代学者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说:“摩洁七言律,如‘汉主离宫’,华藻秀雅者也。”明人桂天祥在其著《批点唐诗正声》中也指出此诗:“诗思宏丽,开阖变化,尤深典雅。”此诗开篇即以“汉主”指代唐皇,庄重古雅。后几句中陆续出现的“秦川”“青山”“碧涧”为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玉殿”“朱旗”“猎骑”为端庄雄壮的人文景观。它们共同构筑出庄严富丽的整体环境。另如《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一诗,诗中写道: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此诗头两句以杨雄代称别业主人杨氏,以淮南王刘安指代岐王,在交代事件的同时,含而不露地点出了别业主人的身份,并突显了岐王的地位。一起笔便透露出庄严雅正的风范。后几句中的“银烛”“玉珂”“拥笙歌”更是通过渲染仪仗的华丽、随从的众多,进一步描摹出庄严富丽的场面。王达津先生曾评价此诗道:“典雅绮丽,有六朝初唐遗风。”[1]正是看到了这其中的“典雅之美”。另外,王维还有相当数量的应制诗与以上两例类似,葛晓音先生曾以《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其二、其四为例,指出:“王维也认真地揣摩过谢灵运的诗艺。在一些吟咏别业山水的应酬诗中,他往往有意识地效仿大谢,以追求典雅端庄的风格。”[2]更是说出了这种“典雅之美”的来源。
  实际上,这种对“庄严”的渲染在王维诗中比比皆是,包括《少年行》这样游侠题材的作品,甚至《扶南曲歌词》这样闺怨题材的作品,亦与其他诗人同题材的作品不同,诗中多采用庄严富丽的场景,这当然跟诗人“雅正”的创作观念分不开。
  二、情致高尚
  如果说“典雅之美”中“雅正”的一面多体现于场面的庄严,那么其中“高雅”的一面则更多体现在高尚的情致上。关于唐诗风格论的重要典籍《二十四诗品》,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给了“典雅”这么一段描述:“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虽然这段文字并没有将“典雅”进行美学上的抽象和归纳,但从其所选择的意象、描绘的场景可以看出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情致高尚。
  首先,情致的高尚体现在超越功利的处世态度。
  从内容看,“功利性”元素在王维诗中绝少见到。如《杂诗》写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俞陛云先生在其著《诗境浅说》中评此诗道:“故乡久别,处处皆萦怀抱,而独忆窗外梅花,论襟期固雅逸绝尘。”[3]的确,“故乡事”涵盖的内容很广,祖屋是否修葺,亲友是否安好,田产是否流失……碌碌尘世之间需挂怀之事简直无穷无尽。而诗人在面对故乡之人时,却只问窗前梅花是否开放,足见其超越功利的内心世界。正是因为诗人具有高尚的情致,才能对世俗之事心无挂念。与之相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以及《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端居不作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这两首诗在清人黄培芳的《唐贤三昧集笺注》中同被评为“冲雅”,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第一,作为观察的客体,诗中的山川、云雾、落日、孤舟、飞鸟、秋原等景物都可算是世外之景,不染红尘;第二,作为观察的主体,诗人自身亦超然物外,强调的是一个“闲”字,呈现出一片“闲”情。总的来说,此类诗中超越功利的高尚情致,是“典雅之美”的直接来源。大部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都可作如是观。
  其次,情致的高尚还体现在表达上的节制。
  从笔法看,王维作诗善于拿捏笔力分寸,既不过强,亦不过弱。试看《汉江临泛》一诗: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对于此诗,方回的《灜奎律髓汇评》中收录了一句“无名氏”的评语:“壮句仍冲雅,见右丞本色。”这句话精辟地点出了笔力节制与典雅之美的联系。写江水浩瀚澎湃的名句很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等,但能收敛豪放之气,在诗中加入温厚平和者,唯摩诘此诗。此诗固然有“江流天地外”“波澜动远空”等壮逸之句,但“山色有无中”转写山间雾气的模糊流动,意趣十分高雅,而“留醉与山翁”又暗用《世说新语》中山简醉酒的典故,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的游兴。在这首诗中,刚与柔、显与隐得到了中和,呈现出均衡的态势。从中可见诗人对笔力的节制。再看《渭川田家》一诗: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清人张文荪在《唐贤清雅集》中认为此诗:“真实似靖节,风骨个别,以终带文士气。”指出王维在所写景物的真实性上与陶渊明无二,但更有文人之雅意。的确,读罢全诗不难发现,虽然此诗跟陶诗一样采用了白描技巧,但诗中在情感表現上十分节制。陶诗中“久在樊笼里”(《归园田居》其一)、“相见无杂言”(《归园田居》其二)的愤世嫉俗,“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归园田居》其四)的苦痛哀伤在这首田园诗中都看不到。此诗一二句写出牛羊之忠诚,三四句写出老人之关爱,五六句写出丰收之喜悦,七八句写出农人之友谊——处处写情却又处处节制。最后两句,诗人希望归隐却不能实现,也只是“怅然”而已。总的来说,这首诗可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笔法上的节制造就了张文荪所说的“文士气”,即王维诗中的“典雅之美”。
  三、用典自如
  从写作技巧这方面来考虑,“典”字其实就已经强调了用典和典雅之间的联系。而在用典贴切自然这方面,唐诗大家中少有能与王维匹敌者的。
  王维早期诗作中,典故的运用就比较密集。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其十八岁时所作的《洛阳女儿行》。邓安生指出:“全诗几乎句句用典……从中可见王维少年时期诗作的特点。”[4]此言不虚,此诗依托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而作。“才可颜容十五余”用萧纲《怨歌行》“十五颇有余”语典,“侍女金盘脍鲤鱼”用《陌上桑》“金盘脍鲤鱼”语典,“七香车”用萧纲 《鸟栖曲》“青牛丹毂七香车”语典,“意气骄奢剧季伦”“不惜珊瑚持与人”用石崇事典,“碧玉”用“碧玉小家女”(《碧玉歌》)语典,“九微火”用张华 《博物志》中“九微灯”事典,“赵李家”用汉哀帝时赵季和李款之事典,末句“越女浣纱”用西施事典。总的看来,这首二十句的乐府诗,用典竟达到了九处,不可谓不密。但密集用典的同时,诗人能够同时令诗意畅达通顺,并未因用典造成文字晦涩的负面效果,这是难能可贵的。另如他的《老将行》《燕支行》等七言歌行都有这个特点,故胡应麟之《诗薮》在讨论七言歌行时特别提到了王维的“雅”:“七言歌行,盛唐高适之浑,岑参之丽,王维之雅,李顽之俊,皆铁中铮铮者。”
  王维其他体裁的诗作,也常在诗中加入一二处典故。如《积雨辋川庄作》中“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两句暗用《列子·黄帝》典故——“海上之有人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此处作者在描写田园风光之余借典故表现自己恬淡寡欲,一片冰心,故村民和朝臣都不需猜疑自己。另如《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两句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语典。《招隐士》本谓山中险怖,不可久留。此处却说即使春天的草木消歇,秋色也并不差,王孙(自己)当可留居山中。全诗在吟咏山水之时还以典故表现出自己的随性自在,既自然又典雅。又如《韦给事山居》“即事辞轩冕,谁云病未能”反用《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之语典,《论语》中原句的意思是君子要为自己的无能感到忧患,作者在此强调的却是自己将即刻辞官,不会为自己的无能忧心,写出了自己不为世俗羁绊的决心。再如《早秋山中作》中的“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中的“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冬日游览》中的“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等都活用了前人事迹,使诗意有了“典雅之美”。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维的《田园乐》组诗,其中几首用典多且自然,如第三首: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后两句暗用《庄子·渔父》和《桃花源记》典故,写活了田园风光中朴实的人物形象。第五首: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后两句暗用《论语》中颜回和陶渊明这两个人的事典,巧妙衬托出了隐士高尚的品格。第二首: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前两句用到了范雎的事典,后两句分别用到《论语》中长沮、桀溺以及王羲之典故。值得称道的是,几首诗中的用典,都是建立在“形象贴切”基础上的:一方面,诗人选取形象的词语——“杏树”“渔父”“桃花”“人家”“一瓢”“五柳”“耦耕”“高卧”——使全诗获得了很强的画面感。另一方面,诗人所选之词也很贴切,无斧凿痕迹。即使不考虑典故意蕴,“耦耕”“高卧”之行为,“桃花”“五柳”之景色,“东窗”“一瓢”之器物,放在诗人所处的田园环境之内都不显突兀。这一点,笔者在拙作《论王维六言诗的艺术成就》[5]中谈过。   四、結束语
  元人范梈在《木天禁语》中说:“王维典丽靓深,学者不察,失于容冶。”至明代,诗人吕夔在《重刊唐王右丞诗集序》中提出:“蓝田王右丞维……庄重闲雅,浑然天成。”清代学者赵殿成在《王右承集笺注序》中亦评价王诗:“浑厚大雅,怨尤不露。”显然,前人看到了王维诗中的典雅之美。而本文关注的,正是王诗“典雅之美”的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王达津.王孟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2.
  [2]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228.
  [3]俞陛云.诗境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0:106.
  [4]邓安生.王维诗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90.
  [5]焦健.论王维六言诗的艺术成就[J].广西教育,2016(12).
  On the Beauty of Elegance in the Poems of Wang Wei
  JIAO Jian
  (Guilin Normal College, Guilin 541001, China)
  Abstract:The “elegance” beauty in Wang Wei s poems is reflecte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olemn scene”, “noble emotion” and “flexible usage of literary quotation”. “Solemn scene” is mostly shown in the imperially assigned poem,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legant” creation concept; “Noble emo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exceeding util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abstinence; “Flexible usage of literary quotation” is the feature in his writing technique, which is demonstrated in his works of seven character lines and various genres.
  Key words:beauty of elegance; solemn; noble; usage of literary quot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