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文学理论视界中的后现代审美文化生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后现代审美文化生产随之而崛起,成为当下一项最为流行的审美文化现象。后现代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生产活动,在大众消费性文化语境中产生,是后现代审美文化生产的最基本标志。
  关键词:文学理论视界  后现代审美文化  商业性  媒介性
  后现代审美文化以跨媒介性话语形式及超语言文字性话语形式为标志,取代了传统的单质性语言文字,文字逐渐向平面化、视觉化及图像化方向开始转变。与此同时,审美、文化、文学均向泛化方向发展,为了能够完成对后现代审美文化现象的解读,从大众化文化理论、媒介性话语形式理论、本事迁移理论角度进行阐述,直观地了解到了后现代审美文化的特质、形态及生产的现实效应与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
  一、后现代审美文化生产的特质
  在文学理论视界中对后现代审美文化的生产制进行分析了解到,每个人均可以结合自己的表达需要,使表达更具功效及意趣。有人提出:“文化创造活动在开展期间,若作家完全处于被动,文化创作活动将会归属于别人,真正的文学创作主体便会丧失。”从传统文学角度来分析创作主体可知,无法直观地看到文学生产中审美文化生产中的技术、资本及受众的趣味,并且创作主体与消费之前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应认真梳理并反思生产论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机制。由于传统的文学创作论无法将后现代审美文化的生产规律及运作机制充分的揭示出来,需要从生产制作的视觉方向,才能完成对其的准确阐释[1]。另外,还可从生产方式层面进行考虑,后现代审美文化的生产方式,能够将审美文化直接转换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使其复制性及制作性均得到了强化,为批量化生产工作的实施及开展提供了渠道。并且,产业化的生产方式,能够将审美文化的生产者直接转变为物质财富的生产者。马克思曾经对该种文化现象进行批判,错误的将其解释为是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使审美文化展现出了消费性、商品性及商业性。马克思不认同后现代审美文化的商业性,以审美文化为代表的人类精神生产以个体性形式为主,是真正自由的劳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迅速普及,后现代审美文化以商品化及产业化为基本的生产方式,屬于一种产业化运作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2]。
  二、后现代审美文化生产的形态
  从写作主体角度分析,除了一些传统地写作家及文学家,还出现了网络写手这一新兴的写作主体,作家的年龄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这些作者在写作时,通常是在体制之外进行自由的书写及自我表达,使写作更具私密性、匿名性、大众性及民主性。由于当前电脑的普及,写作方式从原来的纸质逐渐向电子写作开始转移,由写字变成了键盘输入,促使作者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字思维逐渐向词思维方向开始转变。从文本形态角度分析,语言文字从传统的纸质文本逐渐向光盘、电子书等电子文本方向转化,改变了文本的传播及接受方式,由纸质阅读向图像视觉性阅读方向转变[3]。
  三、后现代审美文化生产的现实效应与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
  后现代审美文化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产品及感官盛宴。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鱼龙混杂及泥沙俱下情况,诸如低俗文化,对积极性的大众传媒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大众文化本文应具备良好的功能及品格,基于此,后现代文化生产的正、负两个方面均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应对其进行认真的审视及深入的研究,确保其能够尽可能地将积极的正面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防止消极性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后现代审美文化生产现实效应与媒介性话语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带动传媒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超语言文字性话语形式、音像等多种媒介话语形式、跨媒介性话语形式成为当下审美文化生产的主导性文本形态。后现代审美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正面效应包括:大众参与的民主化、文本形态的多样化、文本传播的便捷性、人文精神的构建性等。后现代审美文化的负面效应包括:主体写作的伪饰性、文本品格的浅薄化、文本形态的碎片化、文本阅读的狂欢化、社会导向的无序化。目前,后现代审美的批判与引导功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4]。
  结语
  后现代审美作为一种超语言文化,是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构成,与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随着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促使语言文字性写作的中心地位发生动摇,促进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顺应了大众消费性文化,其正面及负面效应均值得我们去反思,应在阐释、批判及解说的引导下,对其重新进行审视、反思、关注及张扬,促进以文学为基质的后现代审美文化的崛起。
  参考文献
  [1]李春青.论大众知识分子与审美——兼谈当下文学理论建构的主体依据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10):27-35.
  [2]裴萱.从审美自律到“美的释放”:1980年代“美学热”的理论建构及历史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3):152-161.
  [3]邢建昌.文学理论知识学模式的变化——从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到文化研究论[J].中国文学批评,2018,12(01):43-158.
  [4]邢建昌.反映论、审美反映论与文化研究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知识型的一个考察[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22(02):152-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