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全中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重要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关系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水平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去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50-02
   一、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应当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只有两手都要抓、都要硬,才能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水平。然而事与愿违,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严重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计划大多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与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不相一致,没有凸显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入研究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所应用的教材不难发现,无论是何种教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过于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往高等院校國际贸易实务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非常单一且传统,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灵活、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以案例教学法为例,虽然现阶段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已采用了该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仍然存在案例过于简单,与课本内容契合度不高等问题。
   (三)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
   与其他课程不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较强的实用性,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凸显课程的实用性特点,学生就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活动中,则会因为具体操作技能不熟练的原因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四)师资水平较为低下,缺乏“双师型”教师
   高等院校国际商务贸易课程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一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操作的能力,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商务贸易实务课程的知识。然而,事与愿违,现阶段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都在大学毕业后迅速地进入高等院校做老师,缺乏相关实践经历,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达成。
   (五)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脱节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就职时,大多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自己具有从业资格的证明。因此,对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生来说,拥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则没有实现教学活动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部分职业院校也没有规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作为获取毕业证的条件,导致学生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力度不够。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制定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难发现,原有的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相契合,为此,应当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在选择教材时着重选择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材,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例如,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当尽可能选择拥有丰富案例,并能将详细的外贸单据样本列入书本附录中的教材,这种做法可以帮助高等院校的学生更好地接触国际贸易实务业务,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点。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做到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业务素质的目的,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活动中,广泛地应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物与个人生活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直观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以达到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2)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研究案例,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广大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3)应用小组讨论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树立团队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加强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实现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训环节的加强有利于帮助我们提高高等院校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实习活动,实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习,另一部分为校外实习,这两部分实习内容缺一不可。校内实习应当在模拟实验室内完成,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模拟实验室内完成业务函电的草拟和商品价格核算等与国际商务贸易实务相关联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详细的交易基本程序并在国际商务贸易课程需要掌握的具体的操作技能,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校外实习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完成。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需求,也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流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使学生能親身去体验社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等院校的相关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并搭建校企合作模式,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四)狠抓教师培训,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
   高等院校应当积极鼓励教师在闲暇时间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不仅如此,还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进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满足新时期、新背景下,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对教师的需求,高等院校还应当将相关教师安排在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训练,使教师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时提升,并将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五)推行“双证”教育制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所谓“双证”教育制度,即大学生通过二年或三年的学习,一方面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大学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力。作为国际商务人才掌握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要与外国客户进行流利的磋商,同时也要缮制相关的英文合同和英文单据,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应使用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涉及的国际惯例,应该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单据的缮制能力,使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是非常不利的,为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为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牢固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林.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4):191-192.
   [2]金朵.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9,3(2):58-60.
   [3]周洁,王莉娜.多学科嵌套下“教学练一体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4):118-119.
   [4]许彦斌.高等院校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9,5(7):216,220.
   [5]张莹.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2):96-97.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