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杂字透视清代鲁中乡村的疾病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杂字是中国传统社会底层百姓使用的乡土识字教材,真实记录了当时乡村的日常生活、民俗。有些杂字还对当时的疾病进行了记录。通过分析清代康熙年间山东淄川人蒲松龄的《日用俗字》“疾病章第十九”和清代同治年间山东博山人宋信忠的《山头杂字》“疾病第十五”中的疾病类型、病因、治疗方法,可以发现儒家重视生命、重视疾病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山东杂字;疾病观;儒家;价值取向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4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杂字是“三百千”等正统教材之外的非正规童蒙识字教材,多用方言俗语记述当地乡村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实用性。
   在现存的清代山东杂字书籍中,康熙年间淄川人蒲松龄的《日用俗字》和同治年间博山人宋信忠的《山头杂字》都对疾病专列一节进行了记录,尤其值得注意。生老病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的诊疗和保健知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存在,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在文化层面上,疾病从来都负载着价值判断”[1]。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和疾病斗争的历史”。日本早期医史专家富士川游曾将各个时代“国民常见病”的研究作为医史研究的三大任务之一(3个任务包括医学知识的历史、医学家在社会中的地位、疾病的历史,尤其是国民常见病的历史)[2]。所以,了解清代鲁中地区的主要疾病种类,对研究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日用俗字》和《山头杂字》两书都是由淄博当地人撰写的乡土识字教材,其对当地日常民俗、生活反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毋庸置疑。但要判断其中记载的疾病究竟对应现代的何种疾病也并非易事。经过初步统计,《日用俗字》记录了78种疾病,《山头杂字》记录了41种,共同记录的有20种。
   依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疾病分类,《日用俗字》所记疾病可以归类为耳鼻喉科病、外科病、内科病、眼科病、妇科病、儿科病、其他病(其他病是指根据名称无法判断其在现代是何种疾病的)7类。
   耳鼻喉科病:耳聋、耳底、鼻渊、齄鼻、瘜肉、鼻衄、重舌、木舌、牙宣、齿衄、呛食、湊食、咽疼和侯欠  。
   外科病:癜风、黑干、皵、痣、痦、白秃、癤子、热疙瘩、瘾疹、瘘痀、癞疯、疥、癣、瘊疣、磨眼、脱肛、痔漏、瘰疬、臁疮、悬痈、发背、对口疮、疔疮和疝气。
   内科病:酒疸、醋心、嘈杂、噎鬲、吐红、劳瘵、咳嗽、怔忡、心疼、疟疾、伤寒、霍乱、感冒、乌纱瘴、白浊、遗精、寸白虫、吊腺、消渴、鹤膝风、盗汗、脚气和瘿瘤。
   眼科病:雀瞽、青睁和眼瞖。
   妇科病:吹乳、崩带和带下病。
   儿科病:痄腮。
   其他病:癖、坚癥、偏瘫、倒食、食黄、腰闪、天行、痘疹、燥疳和骨眼。
   《山头杂字》中记录的基本可以归为耳鼻喉科病、外科病、内科病、眼科病、其他病5类。
   耳鼻喉科病:鼻渊、牙疼、牙疳。
   外科病:痘、疹、癍、疥、癣、秃、癞、痔漏、痈疽、疔疮、臁疮、痘疮、便毒、疝气、蝎子蛰、金疮。
   内科病:中风、痰厥、水泻、噎症、痰痨、癫狂痫、怔忡、健忘、惊悸、不寐、伤寒、痢疾、霍乱、疟疾、白浊、遗精、盗汗、疙瘩肉瘤。
   眼科病:风眼。
   其他病:中迷、梅毒、闪腰。
   根据蒲松龄在书中的《自序》可知,《日用俗字》写于康熙四十三年,即1704年。《山头杂字》作者宋信忠生卒年不详,但依据清同治四年(1865)年山头宋氏族谱考证,应是同治年间人。两书间隔150年余,作者都是今山东淄博地区人,书中记录的语言、内容均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所以书中出现的疾病当时在鲁中地区是确实存在的。
  2  《日用俗字》和《山头杂字》对致病因的描述
   对疾病致病因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山头杂字》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致病因。
  2.1  不良生活习惯——酒、色、财、气
   “疾病皆是自己找,多有不识此机关。贪恋酒色过了度,临食气怒在心间。此事皆是中病主,少迷用力往里钻。酒色财气少贪恋,若知保身是神仙。遇着争差恕一步,逢有忿怒放心宽。君子能以如此干,强似求药服仙丹”。作者认为酒、色、财、气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是致病因。这种认知是符合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理论的。“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精气、调节饮食、活动形体、调适寒暑等多种方法或手段,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3]”。
   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吕氏春秋·本生》中有“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可见,嗜酒纵欲会导致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的经验早已为秦汉时人所认识[4]。
   “气”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这种观念在中医理论中也是深入人心的。清末美国来华传教士明恩溥有这样的论述:“一个人在非常愤怒的时候就会产生‘气’,中国人相信,在这个爆发出来的‘怒气’和人的整个机体之間存在着某种深刻的关联,因此,动怒一直被视为一个会导致诸如失明、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5]。”所以,《山头杂字》中有“遇着争差恕一步,逢有忿怒放心宽”之语。
  2.2  季节因素——暑天温度过高
   “水泻痢疾紧霍乱,皆因夏日遭热天。”水泻即腹泻,北宋医书《圣济总录》卷七十四中记载,“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痢疾也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明代张介宾的《景岳全书·痢疾》中记载,“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中医所谓霍乱是指以突发性的呕吐、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发病急骤、突然,曰“霍”,升降失序、吐泻交作,为“乱”[6]。这3种病都是在夏秋之际多发,所以《山头杂字》中将这3种病的致病因归结为“夏日遭热天”。   2.3  阴阳五行六气不平衡
   “淋疼本是膀胱火,二便闲结医甚难”“失血多因虚火盛,痼冷之症是真寒”“耳聋眼花因虚火,牙疼久了齿不坚”“闪腰忿气气虚致,贴上膏药必见全”。在《山头杂字》中将上述出现的疾病的致病因都归结于阴阳五行六气不调,这也是中医对大部分疾病产生原因的认识。“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
   《山头杂字》在对致病因的描述中多次出现“火”“虚火”,“虚火”在中医中被称为“阴虚火旺”,是指阴被消耗过多,导致阴阳不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可见,阴阳失调,生虚生实,生热生寒,是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7]。
  3  疾病治疗方法
   通过对《日用俗字》和《山头杂字》疾病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当时人们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单方自治、延医医治。
  3.1  单方自治
   与城市中有便利医疗条件的人们相比,乡村中的人们限于经济和医疗条件,对于疾病的痛苦感受更为深刻。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法对乡村居民来说尤为重要。
   在《日用俗字》中有很多对病症判断和治疗方法的描述,如“咽疼消渴为伤热,头疼肚热谓伤寒”“咳嗽吐红为大病”。都是对病症的简单判断。关于部分疾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也有叙述,如“鹤膝风先求杜仲,寸白虫须用雷丸”“腰闪只吹一笑散,天行必用五瘟丹”“挤出脓来疖子好,热疙瘩须烫几番”。
   《山头杂字》中关于疾病判断和治疗的记载更多,如“头身齐痛口味苦,定是伤寒无移迁”“眩晕麻木心腹痛,中风中迷癫狂痫”“怔忡健忘与惊悸,痰厥不寐痘疹癍”“外肾偏坠是疝气,鼻流浊涕为鼻渊”“闪腰忿气气虚致,贴上膏药必见全”等。
   通过这些对疾病病症的判断和用药单方的普及,可以使乡村的人们根据病症进行判断和治疗。
  3.2  延医医治
   延医治疗的“医”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意义上的职业医生,一种是巫医。这两种医者在清代鲁中乡村的医疗体系中都有其位置和作用。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自治,很多疾病都是要靠职业医生进行治疗。就像乡村中人们常见的腿疼、脚蜷曲不能伸展类的疾病,遇到高明的医生,治疗前行走不便而经治疗后回来时就健步自如。但这样的“神手”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庸医的存在使得人们产生了“信巫不信医”的心理。“对于崇信鬼神而又穷困潦倒无钱延请职业医生的民众来说,散布在民间的巫医治疗简便易行,花费又少,所以成为他们的优先选择[8]”。这种现在认为是封建迷信的治疗方法,在清代是很有市场的,在《山头杂字》中有“家有病人心憔悴,不由去把巫医搬”。在清代,“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民众多是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就反映了这种求医心态”。
  4  杂字疾病书写的儒家价值判断
   人体疾病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病理、生理现象,作为社会的复合表征,更隐喻着人们对于疾病的不同文化理解及其疗病的文化实践。因此,患病不仅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体验。在分析文本的两种清代杂字书中,关于“疾病”的描述也体现出儒家重视生命、重视疾病的价值观念。
   对生命的重视和关怀一直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从《礼记》的“人者,天地之心也;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到《孝经》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到《孟子》中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都体现出了儒家敬畏生命、重视生命的观念。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在齐鲁的传播是深入人心的。
   《日用俗字》作者蒲松龄是典型的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读书人,其观念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毋庸置疑。《山头杂字》作者宋信忠生平不详。从杂字开始部分的写作用意可以推断也是读书人,如“今序一本明账记,敬心编出诲蒙童。莫笑粗俗少文句,不过就正器物名。虽然各行不全备,寻常用者尽可凭。商贾肯读记心腹,写帐不用求人情”。
   作为民间普及性识字读物的两本杂字,文献中都专列一节来论述疾病,恰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从儿童入学开始识字就接触到这些常见疾病名称、病症、致病原、治疗药物,对他们以后生活产生的影响巨大。两种杂字文献都列举了当时鲁中乡村较为常见的疾病,作者对部分疾病阐明了病因、症状、治疗药物等信息,表明面对疾病,人们的反应不是消极应对,而是积极去寻医问诊,改善症状,保证生命的延续。
   杂字因其通俗性和地域性特点,其中关于疾病的记录是最为贴近当时乡村民众生活的记录,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疾病,其对疾病的认知、判断、治疗都是我们探知当时人们的疾病观念的载体,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希明.试论古代市井题材小说的疾病观[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5-159.
  [2]于赓哲.《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試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种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2-70,109.
  [3]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8.
  [4]孙文祝,姜英辉.《淮南子》中所见秦汉时人的疾病观[J].新学术,2008(6):218-220.
  [5](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刘文飞,刘晓旸,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6]王晶磊,叶蔚.浅析朱丹溪辨治霍乱之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047-1048.
  [7]王大鹏.中医疾病观的特点[J].医学与哲学,1987(8):23-26.
  [8]许三春.略论清代的乡村医者[J].兰台世界,2015(6):128-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6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