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曼

  摘 要:对“韵味”的追求是民族声乐艺术始终坚持的信念,在长久的韵味追求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声乐形式。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孕育出的民族声乐,蕴含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传承的智慧和精神。“韵味”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式中具有独特性的美学品格,具有鲜明的审美精神、审美风貌以及民族特色,它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理论探讨的一个永恒课题。
  关键词:韵味;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的国家,在56个民族协同发展下,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且形式非常丰富,其中尤以民族声乐艺术文化最具代表性。民族声乐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结晶,更是我国声乐艺术的瑰宝。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欣赏角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民族声乐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也存在差异。而“韵味美”是具有一定历史性的美学品格之一,其民族声乐新生角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从“韵味”着手,对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1 “韵味”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韵味”作为民族声乐延续至今的灵魂,对于人而言,在其外貌之下的内涵美才是在长时间接触中为众人所称赞和认可的根本,而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富含“韵味”,才能被更多的人喜爱、追求和传承,才能广为流传,不断发展、延续下去。众所周知,声乐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意境的创设,作为声乐艺术中的关键部分,意境美是所有声乐艺术追求的东西,这一点正好迎合了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的风格。本文所述声乐艺术追求的“韵味”正是这种意境美。[1]民族声乐中所含“韵味”的外在表现就是其独特的风貌,不仅具有独特的展现形式,更是一种无法用美来衡量的艺术升华。民族声乐艺术是创作者借助这种艺术来表达自己内容新生与情感的独特语言形式,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融入民族声乐艺术中。民族声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内容的升华。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且民族色彩鲜明,民族声乐中所涵盖的每一个“情”“音”“字”均是其表现出来的“韵味”。民族声乐艺术也是传达创作者内心思想情感的载体,再配合演唱方式,在表演者和听众之间搭建一个精神交流的平台。民族聲乐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浓厚的民间色彩,且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方式更贴合大众的审美水平,群众基础扎实,将声乐艺术中的“韵味”充分传达到听众耳中,这也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不具备的直观特性。
  2 透过“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全面融入每一个“情”“音”“字”中,之后再通过演唱等表现形式呈现在听众面前,“韵味”的表现也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其中,“字”直观表达作者所想,“音”对这份情感进行修饰和美化,“字”与“音”相结合产生的“情”就是创作者想要展示给听众的内容。[2]优秀作品的创作需要将这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观众能够通过声乐艺术中的各种因素接收到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而感受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
  2.1 从“字”的角度出发分析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以及审美特征
  在民族声乐中,创作者情感的宏观表现方式就是“字”,而且民族声乐的创作讲究练“字”,而字的“韵味”主要体现方式就是词句的韵律以及语句的表达,再加上汉语言文学自身的复杂性,赋予了每个文字非常多的含义,在声乐艺术创作中对“琢字”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每一个字都有其自身的含义,即使同音,但不同的意思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创作用“字”一定要准确,将民族声乐艺术中所蕴含的气势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因而,文字功底是声乐创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中华文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赋予了声乐中的“字”更多内涵,让其“韵味”可以充分体现出来。[3]
  “字”如同民族声乐艺术的“肉体”,是一种直观展现形式,在民族声乐作品表演中,有“音”而无“字”,无法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完整地传达给听众,而“字”的应用,在中华民族的文字文化和声乐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条件下,可以将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即特点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字”还可以充分显示创作者的情感,让听众在享受声乐旋律的同时,从声乐艺术文字中读取更多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听众对民族声乐的特点有更准确、更充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感知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将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更好地表现出来。
  2.2 从“音”的角度出发分析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以及审美特征
  “音”即为“音律”,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也是其感染力的一种体现。“音律”可以在“字”的基础上赋予民族声乐更强的气势和感染力。如果一首民族声乐作品音律过于单一,就会给听众一种平淡无奇之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放弃对作品的欣赏。因此,音律高低起伏的变换就是“音律”“韵味”的一种体现,时而细腻柔软,时而低吟婉转,时而急促磅礴。同时,歌唱技巧也是民族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时长的唱法将声乐艺术中的“字”表现出来,将创作者融入声乐艺术中的情感体现出来,吸引听众,调动他们对声乐作品欣赏的兴趣与激情。民族声乐“音律”的特征在于即使音乐高亢洪亮,但依旧给人美的感受。
  气息共鸣腔是展现“音律”技巧的主要方式,“音”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息的影响,古语有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由此可见,正确的气息调节是音律表现的关键。在民族声乐艺术展现中,“活”“通”“深”是调节气息的主要技巧,要想将民族声乐艺术唱动、唱活,需要对这三个唱法进行灵活运用,增加民族声乐的魅力。[4]共鸣腔技术的熟练应用,可以将民族声乐艺术旋律铿锵有力地表现出来。胸腔、口腔、头腔是共鸣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想增强声乐艺术的表现力,用浑厚深沉的声音将音律表现出来,就需要用到头腔共鸣技术。如果想用优美的声音将声乐作品中内容“字正腔圆”地表现出来,需要掌握口腔和头腔相结合的共鸣技术,使“音”和“字”的“韵味”相得益彰,将民族声乐中“音”的“韵味”着重表现出来。   2.3 从“情”的角度出发分析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以及审美特征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从根本上表达的都是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当然,民族声乐的创作也不例外,创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声乐艺术中传达给听众,因此,听众对声乐艺术作出判定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思想的投入程度。声情并茂是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要求,因此,情感投入在声乐作品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可以更加饱满地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创作者的情绪变化是通过音律的高低变化来传达给听众的。[5]演唱过程就是将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情”“音”“字”进行有效融合的过程,将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展现出来,让听众更准确地了解创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 结语
  虽然“情”“音”“字”均是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的主要体现形式,追求“韵味”就是追求“情”“音”“字”,但是在民族声乐艺术“韵味美”的创作过程中,单凭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很难到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将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充分展现出来。民族声乐创作者将自身的真情实感与深刻体会均融入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再通过民族声乐艺术形式以及演唱者的表演方式呈现在听众面前,通过建立无形但能穿越时空的纽带,与听众交流。这就是民族声乐艺术受到广大群众喜爱,激发人们探究兴趣的根本原因。生活是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源泉,而民族声乐作品又是创作者传达自身情感的载体,因此,其艺术表现形式又高于生活,赋予了民族声乐更强的感染力,将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史玉秀.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北方音乐,2016(4):23.
  [2] 鄧江.基于传统文化审美视域的声乐艺术审美探讨[J].黄河之声,2016(13):95.
  [3] 李映秋.浅谈民族声乐中韵味的把握[J].当代音乐,2016(13):38-39.
  [4] 郭晶铭.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与基本标准[J].陕西教育:高教,2017(8):6.
  [5] 吴琛.浅析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与基本标准[J].陕西教育(高教),2014(3):18.
  作者简介:张曼,女,辽宁营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0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