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传承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灵活的教育活动,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空间。随着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丰富,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且主体相同,但社区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存在政策支持不力、教育形式单一和参与积极性低等困境。基于此,应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利用社区教育的多样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调动社区成员的積极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接班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教育;传承路径
  基金项目:2018年宁波市社区教育重点项目“院馆互动打造社区文化教育品牌的实验”(项目编号:NBSJ-Z201801);宁波市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社区教育视野下重塑乡村民俗文化生态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126)
  作者简介:李建攀,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比较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7-0023-05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根据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止于古迹和藏品,它还包括历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如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活动、生产工艺及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等。在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元素,这一遗产为社区成员提供一种社区认同感,并不断地激发其对文化遗产及生活环境的再造。[1]我国于 2004 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 级保护体系,同时,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管理模式、保护内容等也展开了持续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可持续性研究来看,社区教育以其扎根社区、灵活多样的特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亦或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思想观念、艺术表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并为社区和群体带来身份认同感和历史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以下五类: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2]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基础上,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3]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具有多重含义,既包括文化精神层面的“非物质”人类文化,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物质及文化景观等,并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再造中焕发不竭的生命力。
  (二)社区与社区教育
  “社区”一词是个舶来品,经历了由德文 Gemeinschaft到英文 community再到中文的转译过程,在我国的出现可追溯到 20世纪 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的早期使用,使“社区”一词被理解为具有一定地理边界的地域社会[4],包括居民、居民所居住的地域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或文化三个要素, 其中,文化是社区的核心,了解社区文化,也就了解了整个社区。[5]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区研究的需要 ,“社区”的概念也在持续更新,内涵不断丰富。[6] 从某一地理上聚居的文化社会逐渐演变成了以文化为核心、具有地域内涵的“地域性社会”,并且在新的社会实践形式下泛化出多样化的形态, 社区认同因素、文化因素、地域因素等则作为社区的构成要素,成为社区研究者的重要主题。
  随着“社区”研究的成熟,基于“社区”的“社区教育”实践遍地开花,国内外学者对“社区教育”内涵的理解亦仁者见仁。丹麦、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民众教育,社区教育的宗旨是“为民众启蒙,为民众教育”。日本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就是社会教育,日本颁布的 《社会教育法》将社会教育视为除了《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活动之外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是面对全部的社会成员的。美国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非正规的社区教育服务,将社区教育纳入到为社区服务的教育领域中,旨在主动为社会生活服务。[7]英国的社区教育是作为正规教育的有益补充而出现的,接受社区教育的人多是无法正常接受正规教育的人,以及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我国学者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也有多种看法。有的学者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将“社区教育”的重心放在“教育”上,将社区教育看作是一种教育活动、教育体制,重点关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作用等; 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社区教育的研究应关注社区发展、社会组织形式等。我们认为,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这一特定区域内,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对社区全体成员的身心发展施加积极影响,旨在提高社区成员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并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优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
  1.两者都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和社会环境下,经过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磨合而不断酝酿形成,经历时代变更并最终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瑰宝,它集中反映了某一社区和整体社区成员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等,因此具有一定的“社区性”特点。而社区教育是对某一特定社区范围内的群体成员进行的非正规教育,立足于该社区的文化传统和社区成员的价值观念、发展需求等,因此也具有鲜明的“社区性”特点。此外,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成员,是扎根当地社区的具有民族所属和区域所属的居民,势必带有一定的民族性和社区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教育皆带有“社区性”的特点。
  2.两者的主体要素相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在社区的不断发展中历久弥新。我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一样,都经历了自下而上的“草根”创造过程。社区成员是社区文化创造与再创造最活跃的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势必离不开该社区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参与。[8]因此,社区成员就成为文化的历史创造者和继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领袖。同时,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成员,教育内容立足于社区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旨在满足社区成员的发展要求,通过吸引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促进社区和社区成员的发展,社区成员构成了社区教育的主体和重要元素。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社区教育的热烈开展都离不开社区成员,社区成员是保证这两项社会活动有效开展的基本要素。
  (二)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要
  1.家庭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认识片面。中国历来注重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迁、学校社会化的演变,家庭教育发挥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功能不断弱化。一方面,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的出现使学校教师成为学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父母教育子女的机会不断减少,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培养在家庭中逐渐淡漠,家庭教育难以承担学生文化教养的功能,易出现文化断层的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化的传承侧重于技艺和器具层面,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价值理想和民族精神,家庭教育热衷于追求文化遗产的外在功能和工具价值,因此,对社区成员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理想信念等产生的熏陶难以内化于心。
  2.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力不从心。社区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区成员,社区教育立足于社区文化传统,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吸引社区成员参与,对社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而学校教育以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为教育内容,学生学习的多半是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应试教育的盛行使传统文化课程一再压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通识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有限,因而难以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意识。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尤其是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方面明显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学校教育内容缺失,教育机制有待健全,致使一些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困境。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其在实施前两者无力涉及的教育内容时的作用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3.社区教育在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独具优势。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提升社区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全民创造的灵活方式,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特点。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区域性的优秀文化载体,有利于推动社区的文化建设,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并代代相传。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蕴含的生命智慧和理想信念通过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成员生活与学习的日常,提升了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地域性和传承共享性决定了其独有的身份认同、文化教化功能,契合了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功能,即满足社区居民对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精神需求,从根本上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需求层次,增强社区的整体凝聚力和认同感。另一方面,社区教育的灵活性、社区性和全民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社区教育通过“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教学模式,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社区、进课堂讲解演示、开办公益讲堂等,不仅促进社区居民践行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整个社会教育范围之内,弥补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社区教育灵活的教育形式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途径,数字馆藏、人文游学、民俗活动等形式使社区教育独具优势。社区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现代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灵活选择、批判继承和全民创造,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優秀传统也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历久弥新。民众通过自下而上地自发传承和创造,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生活为素材,“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使文化遗产的传承同生产生活、民俗文化及休闲娱乐等连接起来,符合社区成员的发展需要,也有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交流和审美教育功能,提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赏能力,有效促进传统文化随时代变革不断创新发展。而且,社区教育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较之传统学校教育的教授性和封闭性,社区教育能够整合调度社区内的多种教育资源,吸收来自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个人等多方力量,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活动的实施内容、形式和手段,更大范围内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政府、学校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策上,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相关政策与报告不断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逐渐进入民众视野,然而有关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却出现了内容过于泛化、执行力度不足、权责分配不清导致成效大打折扣等问题。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并且支持政策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和个人对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有限,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低,企业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也未能为创新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服务,社区与企业合作不足导致资源难以共享,未能满足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需要。   (二)社区教育开放性低
  传统的社区教育形式过于单一,以区域为边界的社区教育开放性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丰富内涵要求社区教育不应局限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授课。当前社区学校教育的课堂局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授与传承实践脱节,“做中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相长”的师生文化不受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优秀经验难以走进课堂,重形式轻效果的短期效应导致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微乎其微。同时,传统的行政社区划分使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导致各个社区之间的地域区隔和行政划分明显,阻碍了不同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对外开放机会减少使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仅限于社区内部,教学形式僵硬单一,无法借鉴外来优秀经验和成果,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颖性和灵活性不足。
  (三)社区成员参与度有待提高
  社区成员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社区教育成为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以”唱唱跳跳”为主的娱乐性社区教育难以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需要。当前,老年人和孩子构成了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年轻人、知识分子和经济优渥的社区群体参与人数较少、参与意愿较低,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淡漠,对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参与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主体多为各级政府、学校和公共服务部门,而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和积极性,社会效应有限。
  四、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建议
  (一)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生态的延续和民族生命力的创造。社区教育作为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教育形式,扎根于本社区文化历史和居民需求,应发挥社区教育的普及性,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教育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社区教育课程,可以吸引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弥补社区历史文化的认知空白,提升社区文化共识,同时,课程开发和实施主体应吸引外部精英合作重振文化景观,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见证者,运用社区教育所学的知识技能主动加入到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工作中,实现其对社区身份与社区文化的认同。
  (二)利用社区教育的多样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化的形态,要充分推动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实现社区教育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在传统社区教育的基础上,应主动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行多样化教学和灵活化实践。例如,各社区之间建立云共享平台,交流与借鉴优秀的传承经验和教学经验,并结合线下各社区间的合作,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共享,共同探索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实践。各社区基于本社区内民众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实施特色化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本社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社区教育开展方式,便于社区居民的参与,使社区成员了解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其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可借助网络平台、朋友圈等形式分享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以数字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段,提升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
  (三)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接班人
  提升社区整体素质,实现特色化发展是促进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社区教育是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因而应考虑全体社区成员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社区教育的文化课程,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教育的学习积极性,让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文化精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识到社区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主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责任。[9]社区教育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向人们传达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知识和情感,以实现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此外,社区教育应注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精英的多元文化认知结构,通过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内容促使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激发非物质文化再创造的热情和社区文化自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焕发持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杨妍,朱启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4): 223-225,237.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2019-06-18]. https://ich.unesco.org/en/convention.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EB/OL].[2019-06-18].http://www.ihchina.cn.
  [4] 孙龙,风笑天.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科学动态,2000(11):13-16.
  [5] 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0.
  [6] 高永久,朱军.试析民族社区的内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 2010(1):5-11.
  [7] MARTIN I.Community education: towards a theoretical analysis[M]∥Allen Getal,Martin I. Community Education: An Agenda for Educational refor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1987: 9-32.   [8] 宋倩雯.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社区教育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7(11):144-146.
  [9] 赵婷.社区教育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8, 36(1):44-47.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nation. Inheri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oci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education. As a kind of flexible educational activity for all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community education provides a broad public foundation and social spac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enrich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ve some similarity in the characters and subject. The weak policy support and low participation wa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practice of 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this, We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perfect the cour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Make use of the diversity of community education to enrich the for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community members and train success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education; inheritance path
  [責任编辑    贺文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6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