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需有“三分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需要三分生,要求课堂不能程式化,教学目标设置要精准,教学内容要深挖教材,教学流程要灵活多变,要结合学情,课堂上才能产生更多思考,获得更多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流程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026-02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每个老师都非常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课堂程式化,教学目标设置固化,课堂流程千篇一律,讲课内容仅限于教参,不针对学情,课堂教学看似熟练,但是存在很多弊端,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课堂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置固化
  教学目标的设置有定向、激励、中介、测度的功能,教学目标就如同一篇文章的线索,贯穿一节课的始终。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根据各类不同的文章设置重难点,如果不根据实际的课堂灵活地设置目标,只是机械地硬套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似熟练把握教学目标设置,但具体的课堂操作就会固化,出现问题。
  (二)教学流程千篇一律
  很多课堂的教学流程设置基本分为几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巩固。教师在操作时也非常熟练,但是这种熟练就会忽略不同的教学内容。
  比如高中的语文教学,有必修和选修的教学,每个板块每个专题有固定的主题,有固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每节课的教学流程应该是灵活的,老师应该根據不同类型主题文章的需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应该因人因材灵活多变,不能坚守一种模式,不知变通的话,就会让教学失去活力,教无常态,千篇一律的教学流程会让多彩多姿的课堂教学失去活力。
  (三)教学内容照本宣科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这样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看似熟练,不出错,但是这样的老师属于无创造的懒老师,只是根据教参上课,教参只是参考,想要深入解读内容,还需要自己的思考;教参有什么就教什么,长此以往,内容是越来越熟练了,但是自身得不到发展,学生也得不到提高。
  (四)教学模式陈旧
  有很多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就是老师设置好问题,一个一个抛出问题,按照自己设定的答案灌输给学生,没有讨论,没有质疑。不考虑学生的学情,牵着学生走,但是一节好的课不应该是老师的灌输,而应该是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真正的教学过程不是一味地灌输,也不是事先预设好的,一节课即使上过很多次,应该也会有很多生疏的环节,会遇到突发的问题。一节好的课要让学生积极主动讨论交流,“脸发红,眼放光,手直举,嘴常开”,而不是老师的熟练操作。
  二、有效课堂的途径
  京剧大师荀慧生曾说演戏要带“三分生”,“熟”容易出许许多多毛病,就是说上台演戏如果只按熟的套路唱下来,容易按部就班,容易没精打采,容易稀松平常、疲疲沓沓。其实,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熟”,同样需要“三分生”。
  汤普金斯在《俎丧者教育学》中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困扰应该是没能帮助学生获得他们想要和需要的东西,但是他恰恰是向学生显示备课多么的认真,知识多么的渊博,教学多么有技巧。这是非常熟练的教学流程,但这种流程像排练很多次的演出,不是真正帮助学生学习。
  课堂要有三分生,就要在课堂设置时关注实际,深入分析,不浮于表面。具体要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课堂的三分生不是对教学目标的设置随意,而是更具体更实际的设计目标
  教学目标设置要规范,要有目的性,比如高中语文课文《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目标设置:一、整体感知文章,描述小说的情节发展;二、反复阅读重点段落,列出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三、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这样的目标设置中,就是呈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也通过明确、便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呈现,这样就具体容易操作。
  (二)课堂的“三分生”不是对教学流程生疏,而是更灵活地把控教学流程
  如果教学中过分关注自己熟悉的教学流程,那么就会按照自己的套路,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忽略学生的想法,热衷于自己的见解,课就会按照自己的编排熟练,变成独角戏,学生就只能扮观众。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要呈现出的就是教给学生怎样去“学”。 课堂不是演讲,老师的任务也不是按讲稿进行。我们的古人把学校称作“学堂”,直接揭示了学校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地方。
  学生的努力、主动性是课堂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实际,只是按照自己的准备熟练完成一节课,这就会让学生无法参与进来,无法成为课堂的主角。
  所以说课堂的“三分生”,是切忌教学过程流于习惯,而是要灵活把控教学过程,多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体验,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课堂的“三分生”也不是对教材的生,而是深入挖掘教材
  教材是国家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使用的样本,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深入挖掘,因为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都是不一样,如果每年都按教材上一样的课的话,教师教学是非常熟练的,但是这样的课是没有乐趣的,老师也没有乐趣和激情。教师在上课当中要以学生的思维与基础作为上课的起点,以学生的理解力作为课堂设计的目标来进行。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内容,所以要深入挖掘教材,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来理解教材,设计教学内容。美国教育梅格斯奖获得者安德鲁说:“平庸的教师熟练地传达知识,一般的教师按部就班地解释知识,好的教师灵活地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教师在任何时候处理教材时,都要能呈现知识的思维过程,呈现知识产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补充教材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习惯,体现用文字说出来的动态的结构,让这种动态的结构形成知识的网络和有机的系统,这样就要做到不照本宣科。这样,我们的课堂就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课堂的“三分生”更不是对学生的“生”,相反,要对学生了如指掌,对学生有新的认知,要对进行学生适时的引导
  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有准确的掌握,才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如果不了解学生,不熟悉学生,就无法根据学情设计教学。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就决定课堂不能照本宣科,不能一成不变的,它不可能熟练如流水,它应如流水经过高山、低谷一样,时不时激起波澜。
  现在的学生求知欲强,获取知识的渠道多, 层次也不一样,因此教师不能讲得太多,而是要时时洞察学生的变化,熟悉学生,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了解學生的学习习惯、思维的敏捷性、兴趣的广泛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还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和能力,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引导学生去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兴趣等多丰收的目的 。
  要让课堂有“三分生”,就要对教学有更多思考、疑问,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自身的素质水平。不断思考也是锻炼学生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课堂有“三分生”的意义
  “生”可以生兴致,只有兴致勃勃,课堂才能生机勃勃,兴致是衡量教师教学魅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身处兴致的课堂,学生的激情才能调动、激发起来,才能更集中注意力,才会获得更多体验。 教师越有兴致,学生才更有激情。
  “生”可以生思考,每次对课有陌生的感觉,就会发现有许多细小的地方需要琢磨,这些细小的地方就是教师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会让教师更上一层楼。
  由生入熟易,只需练。由熟入生难,需要思。所以这“生”,不是对教学过程的生,而是灵活把控教学过程,这“生”也不是对教材的生,而是深入挖掘教材,更不是对学生的生,是对学生适时的引导。这“生”应该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廖谢芳.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高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8).
  [2]张朝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四个维度[J].贺州学院学报,2017,(3).
  [3]张浩.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
  [4]田现召.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J].学周刊,2012,(22).
  [5]杨明利.“互联网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8,(24).
  [6]葛道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8,(16).
  [7]李传忠.创设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环境的实施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2019,(2).
  [8]周顾红.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J]. 经贸实践,2017,(17).
  [9]谢伟,王丹.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六个关键[J].中学数学研究,2012,(11).
  [10]王鹏飞.浅析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7,(13).
  [11]陈凡静.构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
  [12]赵振威.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评《高中语文教学指导》[J].中国教育学刊,20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3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