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中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绿色经济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多个国际组织发表绿色经济研讨报告,呼吁全球经济实现绿色化发展。探究绿色经济的内涵,分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以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绿色经济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4-003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1  绿色经济的内涵
   绿色经济的提出,源于对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深度思考。如果人们始终遵循一种无节制、无法被有效承载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在盲目追求增长过程中引发社会分裂和环境危机。
   2011年发布的《绿色经济报告》认为,绿色经济是一种能够为人民幸福谋福祉,促进社会公平,避免环境危机,高效补充生态稀缺元素的发展性经济[1]。简而言之,绿色经济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实现低碳循环,二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增强社会包容性。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人们收入增长与就业岗位增加多来源于碳排放和其他环境污染的减少、能源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和加强生态系统建设的投资。为了保障投资方利益,国家和政府应出台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为公共建设拨出相关经费。绿色经济的核心在于保持健康发展路径,成为支撑企业和国家发展最重要、最坚实的自然资本基础。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的自然家园,对服务贫困人群具有现实意义。
  2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中遇到的问题
  2.1  资源环境承受较大压力
   目前中国正在同时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给能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承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面临的经济转型具有长期性与综合性。我国可利用资源数量和种类正在急剧下降,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需要依赖国外力量谋求发展,给国家能源安全造成了威胁;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程度明显,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修复,需要投入的资源成本较大。
  2.2  体制機制存在缺陷
   当前考核政府官员政绩以GDP增长情况为主,许多政府官员将发展地区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地方政府拥有的事权和财权并不匹配,尤其是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2]。一些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将土地财政作为重点,使地价和房价大幅度上涨,大拆大建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导致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矛盾越来越频繁和激烈。与此同时,由于权利责任分配不清,市场运作极容易出现偏差行为。
  2.3  法律法规和政策工具不足以支撑绿色经济发展
   从具体政策工具角度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能够推动多地区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二是我国绿色财政投入力度较小,没有构建出稳定的预算投入机制,投资方不能从绿色投资中获得正向、有效的激励。三是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不成熟。资源和环境类税种较多,设置上存在遗漏现象,排污收费制度不适用[3],导致企业不愿意参与污染治理和相关技术创新。四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社会融资体系不完善,无法实现长久发展。
  2.4  科技创新能力无法适应新需求
   从整体角度看,我国没有制定具有综合性质的绿色技术引进与开发计划。要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我国需要引入大量先进技术并逐步提高技术竞争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基础性投入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中小型企业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如何开发并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仍需思考。
  3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持续走发展老路并不适用于我国当前发展态势。想要从根本上转变不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突破。
  3.1  顶层设计
   从国家层面看,应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创新经济发展体制,保障绿色发展。要树立绿色价值观念,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的含义和重要性,不断推动生产和消费的转型[4]。要根除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GDP绩效考核方式,杜绝过度消费,逐步转变消费观念。
   政府应自觉调整,与企业之间建立更加稳固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牢记自身职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错位和失位现象。此外,政府行为应该得到社会民众监督,接受民众问责。此举一方面能够保障政府依法行使职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从而提升政府运作效率,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构建推动市场经济转型和激励创新的体制。鼓励企业实现绿色生产、投资与消费,尽可能降低政府和市场失灵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于产能落后的企业,应利用相关机制实现淘汰补偿。
  3.2  中间层规划部署
   从区域层面上来说,应该针对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建立有差别的发展策略,实现高质量和绿色化发展。发展战略应着重强调挖掘各地区的发展潜力。例如:在东部地区,应该从产业集群和研发创新等领域入手;在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构建出新的制造业基地;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和传统采矿业等。
   应实施集中式城市化战略。我国应打造集中式城市,并不断促进超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中央政府要规范和指导地方行为,通过设定标准和加强监督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有效控制与引导。
   对资源枯竭较为严重的城市,应专门设立转型补偿机制[5]。国家应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帮助损耗程度较大的地区重新开采和收集资源。
  3.3  基层推动
   从行业角度看,应鼓励转型和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要通过技术和管理上的突破创新,确保农作物、农产品及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转型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发展政策转型;二是生产组织转型;三是技术服务转型;四是管理体系转型。构建绿色工业体系,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发展原则,在实现绿色创新的目标引导下,追求工业生产流程的绿色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李佳.从共享单车到电动“小绿”浅谈绿色理念下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8):50-51.
  [2]董水生.浅谈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策略[C]//对接京津——解题京津冀一体化与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3次论坛[二])论文集.廊坊: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16:39-40.
  [3]王璐璐.浅谈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障碍与战略对策[J].当代经济,2016(32):4-5.
  [4]董江江.浅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8(36):44-45.
  [5]许青.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湖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5):141-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