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分析了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可行性,阐述了实施开发相关展览活动的要求,介绍了近期中国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案例,并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对科学家精神在科技馆的科普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更深入探索,使科学家精神自然地融入常态化展览活动中。
  [关键词]科技馆 科学家精神 展览活动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10054-06
  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阐明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①。未来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更多是创新能力的较量,在这一背景下,科学家精神备受关注。为此,肩负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职责的科技馆,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任。
  一、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可行性
  (一)弘扬科学家精神是科技馆的职责所在
  科学家精神不是经典科学哲学研究的问题,属于广义的科学哲学研究的范围[1]。近年来,国内外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研究发现,它们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科学技术对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构成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其他社会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构成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现今社会,公众对于科学家乃至科学技术常有误解,一方面,他们认为科学家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专家”;另一方面,他们从功利、实用角度看待科学,以“技”代“科”,把科學想成科技,认为科学的意义在于孕育新的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为此,如何破除公众的误解,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精神注入民族文化,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将成为当前承担中国科学普及教育职责的科技馆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科技馆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场所
  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科普基地,其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包括提高全民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等四个方面,开展科普工作是科技馆的重要使命,弘扬科学家精神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科技馆的展览教育资源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形象的特点,在科技馆开展展览活动,向公众进行形象直观的科学家精神宣传,容易被公众认可和接受。因此,科技馆是进行科学家精神传播教育的重要场所。
  (三)科技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以科技馆作为平台,不仅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宣传科学家精神,还可以以多种形式来解读科学家精神。以中国科技馆为例,其以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以及数字科技馆“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实体馆、流动馆、科普大篷车的展览活动结合数字馆的网络资源,可以说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展览教育形式。展览展品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科学现象,“诉说”科学家精神,科技辅导员开展的科普活动,能够帮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科技、科学家背后的故事。所以科技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施要求
  由于科学家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一样容易普及,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自然融入,如果仅是将归纳整理出来的科学家精神简单、生硬地罗列在展览活动中,往往效果不甚理想。下面从展示内容、组织形式和宣传重点三个方面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施要求做简要阐述。
  (一)展示内容
  科学家本身具备基本的思维和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思想的熏陶,以及在科研实践中的沉淀,形成了科学家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品质。“科学的”“人文的”两种因素成就了科学家精神。以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为例,他作为一名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是他的科学精神,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和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是他的人文精神,“求真、创新、爱国、奉献”是钱学森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因此,在展览和活动中展现科学家精神,应从科学家的科学和生活实践过程着手,了解其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及体现精神的若干侧面,总结其科学成就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促进科学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的沟通交融、推动科学深入人类生活方面起到的深刻作用,从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展示内容开发。
  (二)组织形式
  1.科学精神的展示。科技馆根据展览规模和展示周期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常设展览、临时展览(即短期展览)。常设展览规模较大,展示周期长。临时展览规模较小,展出周期短。其中,常设展览由于制作周期长,成本较高,适用于需要长期广泛地向公众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展览;临时展览的开发周期明显短于常设展览的制作周期,且成本较低,因此在需要结合科技动态、社会热点展现科学家精神时应优先考虑采用。
  在展示形式上,展览大都是以互动展品、静态展品、图文版、多媒体演示为最常用的形式。通过这些展示形式可以“情景式”再现科学家的实验场景、以“故事线”展现科学家背后的故事等形式来传播科学家精神。
  2.科学家精神教育普及活动。广泛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普活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打基础。
  (1)展厅教育活动
  开发显著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教育活动,即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参考科技史、挖掘展品背后能体现中外科学家精神的实验、故事,把这些实验、故事分别在展品辅导、学习单、科学实验、动手做这四种常见的展厅教育活动中呈现出来,开发出能有效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多种类型的教育活动。   (2)其他教育活动
  作为科学家与公众的“纽带”,邀请科学家或科普工作者走进科技馆,走向社区,与观众面对面讲授和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不但可以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还可以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
  (三)宣传重点
  宣传工作应与展览活动策划阶段同步进行。可借助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实体渠道宣传,也可通过科技馆的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媒体结合展览聚焦的科学家精神开展宣传工作。宣传时应着重结合社会影响力大的科技事件和社会话题,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其中,社会影响力可以通过公众、媒体关注度来体现,比如“国家最高科技奖”和“诺贝尔奖”的评选活动等,其热度高、影响力大。只有采取以上多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
  依照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开发实施要求,中国科技馆从常设展项、短期展览、即时展览、宣讲活动及传播教育等五个方面所实施的案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常设展项
  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发都会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为了挖掘“科学家精神”内涵,中国科学技术馆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联合策展开发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常设展项,为公众展现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学术思想、社会贡献和科学家精神。在制定展项方案过程中,开发团队梳理了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生平事迹、影像资料。考虑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都评选,获奖人名单逐年累积,将展项内容的可更新性作为重要制作原则,以显示屏、多媒体配以图文为主要展示形式。展项整体设计为庄严的肖像画风格,并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展现,通过扫码引导公众深入了解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背后的科学故事。展项设在中国科技馆一层的公共区域,可以長期广泛地向公众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重大活动举办期间,例如科技工作者日、科普日、中科馆大讲堂等,该展项会配合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
  (二)“律动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短期展览
  201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迎来150周岁生日,围绕这一社会热点,中国科技馆开发了“律动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短期展览。展览浓缩了化学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相关的科技知识,向观众展示了门捷列夫第一次编制出元素周期表150年来人们认识和利用化学元素改变生活的过程。在展览方案制定之初,开发团队就将提升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作为展览设计目标之一,设计开发者有意识地在设计展品时融入了科学家精神,如“元素时间走廊”展品梳理化学史上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介绍从人类最初对世界本源的猜测,到掌握认识元素的方法,再到探索元素内在规律的过程。通过互动投影仪,展示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认识的演变,以及科学家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配套开展的“居里夫人实验室”展品,搭建了19世纪的化学实验室场景,模拟早期化学实验环境,另外与历史对应,开设相应教育活动,例如拉瓦锡与质量守恒实验、制作伏打电堆、波义尔与酸碱指示剂的发现、门捷列夫的纸牌游戏等,使观众沉浸式模拟科学家工作的场景,亲身体验科学家精神。
  (三)“我和我的祖国——科学家精神资料选展”即时展览
  2019年9月中下旬,“我和我的祖国——科学家精神资料选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受到各界观众热烈欢迎。本展览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十二字科学精神为核心,以科学家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视角,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主线,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为主体,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的良好风貌。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展览规模较小、展示时间较短,开发团队为了帮助观众快速置身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走进科学家的内心世界,采用了制作周期较短的图文展版和音频资料,并通过隔断分成了4个展区。此外,开发团队还收集了大量的珍贵实物,比如吴文俊验证“吴方法”的部分手稿,周先庚70余本生活工作日记等。展览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活动,以沙画形式呈现科学家剪影,AR技术再现原子弹爆炸景观,并为观众设计了朗读亭,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家精神的感慨。
  (四) “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
  2019年5月,中国科技馆举办“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该活动由中国科技馆主办,依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联络全国科技类博物馆共同开展。活动同步组织科学家精神宣讲人员和宣讲作品征集活动。活动目的是通过组织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技辅导员、青少年进科技馆、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开展全国宣讲活动,向公众分享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科普工作以及对科学家精神的感悟。活动最终形成音频作品,通过广播剧的形式面向全社会宣传推广。该活动形式新颖,传播范围广,达到了宣传科学家精神,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的目的。
  (五)“利用科技史故事传播科学家精神”展厅系列教育活动
  围绕科学家精神,依托中国科技馆常设展品,开展了“利用科技史故事传播科学家精神”展厅系列教育活动,包括《生命里的求真》《原子结构探索》《最早的电池》《天眼是什么》《走近钱学森追逐航天梦》,通过展品辅导、学习单、科学实验、动手做等方式传授科学知识、讲述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以《生命里的求真》教育活动为例,活动联结了“孟德尔豌豆实验”“细胞工厂”“染色体结构模型”“遗传密码组装”五件展品,构成了完整的关于遗传奥秘探究的过程。设计者采用角色扮演+展品辅导这一活动类型,在每个展品处都设置了与展品相关的2~3位科学家故事,分别做成故事卡片,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人扮演不同的科学家,结合展品和互动体验与大家分享故事卡片上的科学家故事;在整个过程中,辅导老师仅起到旁白和参观引导作用。最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这些故事所体现出的科学家精神。通过故事分享,让学生深入了解遗传奥秘的研究过程,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家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求真精神。   四、对策建议
  根据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不断实践,以及开展各项展览活动的成功案例,本文就今后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
  (一)组织建设一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稳定团队,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长效展览活动
  科技馆虽然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场所,但是毋庸讳言,一些展览活动仅是打着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口号,而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科技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团队。该团队应由科技馆牵头,由科技工作者、科普辅导员、学校教育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组成,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责任和分工,以此来增强管理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该团队须紧跟时事,配合科技馆、学校、社区等共同组织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活动。馆校结合是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家精神教育的有效措施,科技馆尤其应主动和学校建立联系,做好共建,让学校“走进来”——在科技馆接受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让科技馆“走出去”——到学校为青少年举办科学家精神展览、讲座等。此外,吸收青少年、公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既能使他们通过参与展览活动,提高自己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又可以通过他们扩大科学家精神教育的宣传。
  (二)进一步开发利用科技馆展览教育资源,不断拓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内容
  展览教育资源是科技馆的灵魂,展览教育是科技馆的核心业务。科技馆在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活动时,应充分利用科技馆展览教育资源,紧跟时代步伐,将实体科技馆的展品演示、流动科技馆的巡展活动、科普大篷车的进社区进校园等科普活动与数字科技馆的网络资源相结合,以需要传达的科学家核心精神为导向,不但要在展览活动的内容上做到细致深入的调研和收集,避免科学家精神的简单罗列,还要在展览活动的形式上下功夫,将科学家精神渗透到展览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参观学习氛围,最终为公众呈现高质量、蕴涵科学家精神的展览活动,有效引导公众走进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三)从教育活动入手,拓宽展览和展品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外延
  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挖掘出展览和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家精神,从而与公众建立沟通的桥梁。通过开展公众易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家精神。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首先要在活动方案的设计和编写上下功夫,结合展览和展品特点,有意渗透科学家精神,根据公众年龄的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编写教案时应注重活动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其次,科技辅导员应首先学习、研究科学家精神,理解其内涵,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掌握科技馆展览教育资源,在讲解教育活动中适时有效地渗透科学家精神教育,从而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
  (四)打造品牌活动,争取各类媒介支持,做好宣传工作
  科技馆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科技馆应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清自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要有较强的科学家精神宣传意识,主动与各类媒介加强联系和沟通。利用科技馆展览教育资源,融合线上线下,覆盖社区、校园、农村,打造科学家与社会公众交流的枢纽平台,开发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品牌活动,争取各类媒介支持,把活动信息告知公众,提高公众参与度,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科技馆也可以通过媒介宣传和公众互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从而吸收引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公众。
  总之,如何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本文仅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望科技馆同行对科学家精神在科技馆的科普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从而丰富科技馆的展教形式,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
  注释
  ①摘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刘超然.“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納斯·李的科学家精神[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胡祥明.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及塑造[J].科协论坛,2018(12):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