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可视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盲目讲解与灌输,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数学教学的开展。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思维可视化概念的界定
  思维可视化是通过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例如,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导图就是较为常见的思维可视化方式,在现代教育中思维导图也常被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本文围绕思维可视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讨论,以期为学生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思维可视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简化了课堂教学程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对学生不放心,基本上都是手把手地教。很多时候,我们发现面对一道数学问题,教师会在黑板上写很多内容,而学生则跟着教师一点儿一点儿地记笔记,看似学生用功、教师辛苦,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没有得到锻炼,有时甚至还会缩小学生的思考空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简化教学过程直接将解题思路展示出来,交由学生自主完善答案,这样既能有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除此之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适当简化教学程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课堂中适当的留白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成长,还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让学生有了足够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且能与任课教师及其他学生很好地沟通交流。
  2. 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有人将数学称作“思维的体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限的课堂时间及学生语言的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往往导致学生的交流存在一定误区,他们在课堂交流中仅局限于一个答案的给出。在这种情况下,可视化能够直接展示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可视化本身就是要把抽象的、复杂的思维直接展示出来,体现出来,使其变得清晰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化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也能更为直观具体地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样,思维可视化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3.能够运用于数学概念教学中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方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时候他们不愿意记忆或者记不住数学概念,主要原因在于数学概念本身比较拗口、严谨,很多数学名词和我们常用的交流方式不一样。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概念“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记不住和不会用。要么是概念拗口记不住,要么是概念记住了但解决问题时不会用,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对概念吃不透就无法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思维导图加强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吃透概念,并使其学会使用概念。
  4.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整理与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及情况,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运用思维导图的意识,让学生与师生沟通交流时能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展开讨论。此时,教师关注的不应是学生给出的答案,而应是学生整个思考的过程,其中尽管偶尔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但也能体现学生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为清晰的、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学生运用数学、驾驭数学、自主学习数学等方面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并行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作者单位   广西玉林福绵区石和镇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02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