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网络亚文化结构缕析与价值审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去中心化”“去门槛化”等网络传播与表达特征使文化的传播由单一主体发展为多元主体,网络亚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于个性化特征,青年网络亚文化形成了动因型亚文化圈、响应型亚文化圈和孤立型亚文化圈,并在各自的圈层内产生了以显性事件、话语体系等为表征的积极、消极亚文化子系统。研究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内涵、掌握网路亚文化影响下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化趋势、引导网络亚文化社群发展方向,对于提升网络空间的意识型态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青年;网络亚文化;结构;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3-0098-04
一、网络亚文化的内涵、特征与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网络亚文化的内涵
今天,人们正在被各种传播媒介所包围,源源不断的信息连同各种形式的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各类形式的广告、随处可闻的流行音乐、种类丰富的影视剧、Hip-Hop说唱的街头文化……所有这些独立于个体之外的质的存在,都可以被称之为大众文化。从古至今,大众文化的传播一直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亚文化是大众文化在小众群体中的具体体现,二者相互借用、催生。亚文化也称为次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之外的小众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去中心化”“去门槛化”等网络传播与表达特征使得文化的传播由单一主体发展为多元主体,“线下”的亚文化借助网络媒介获得更为便利的传播途径和滋养载体,同时,互联网自身的发展也孕育了原生网络亚文化。亚文化的网络化与互联网原生的网络亚文化皆属于网络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网络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1]。
(二)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网络亚文化虽然属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但因其缘起、传播、受众、发展等方面的异质性,使网络亚文化形成了个性化的特征,总结起来包括两方面的特征,即存在型特征与发展型特征。网络亚文化在起源、存在状态方面较之于主流文化的特殊性即存在型特征;网络亚文化在谋求自身发展、挑战主流文化地位方面的特殊性即发展型特征。存在型特征是网络亚文化的原始状态,发展型特征是网络亚文化的传播状态。
1存在型特征
(1)局部性。大多数亚文化都发生在主流社会中的一小部分集体中,并且流行于小部分人中,与主流文化即社会绝大多数人参与的文化相对,但亚文化也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影响。
(2)小众性。亚文化只存在于少数人中,而社会大多数人并不能接受,或不感兴趣,甚至根本不懂。
(3)广泛性。亚文化是伴随着主流文化而产生的另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是广泛存在的,任何社会主流文化背景下都存在着丰富的亚文化[2]。在国家、宗教、阶级、肤色、性别、性向、教育、职业和年龄等不同性质的层面中都会产生不同的亚文化。
2发展型特征
(1)社群性。亚文化利用同一地理圈层,同一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等连接因子将一部分人聚集成一个社群,并影响社群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进而强化对社群成员的影响与控制。
(2)瞬变性。一个亚文化可能在一夜之间产生,也可能很快地过气、消失,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且任何时候亚文化都是不断地在产生和消失的。
(3)转换性。社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流文化,也有不同的亚文化,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可能在一个时代的亚文化会取代主流文化,变为新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也可以衰弱,成为亚文化[3]。
(三)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
亚文化通常是指非主流、非普适、非大众的文化,体现为某些特定年龄、特定人群、特定职业、特定身份、特定生活圈子和生活状态的特定文化形式、内容和价值观。许多亚文化群体常被认为是边缘群体,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亚文化则是青少年亚文化[4]。进入21世纪,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虚拟因素大量渗入,青年亚文化被赋予的原始意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化、剥离和消解,而新的生成意义则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变得更加难以区分和建构。在新兴亚文化“场景”(微博、抖音、知乎、微信等)中“游走”的青年,以其混杂多变的再现方式成为“网络亚文化”的“部落群”。具体来讲,青年网络亚文化一般指“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那些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兴网络社群或新潮网络及线下生活方式”[5—6]。
当下青年亚文化作为社会部分青年人群的精神抚慰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一些新兴传媒平台和逐利资本会利用其“夸张性”进一步加以商业包装,从而吸引眼球、带入流量、获得回报,使得亚文化的“虚饰性”“表演性”变本加厉,更加忸怩作态,从根本上背离亚文化本身的“合理性”[7]。而“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人类的主流文化如同大江大河,总是在融汇各种涓涓细流之后,才有大江东去的生命力。坚守主流价值底线,同时开放包容、积极疏导,方能化解互联网时代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在主流文化引导下多元文化互动共生,使得主流文化更加具有兼容性和共享性。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呈现出的诸多特质,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充满流动性的、碎片化的、符号化的、部落化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充分解读,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
二、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分类
在互联网时代,社群交互、娱乐消费、生活保障、情趣寄托,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青年社会活动与个体活动已经逐步从“线下”向“线上”过渡。可以预见,“线上”与“线下”交融互动的青年行为模式必将成为青年社会行为表现的主体模式。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之下,青年网络活动行为构成了主流网络文化,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青年兴趣爱好、教育背景、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的不同,一部分青年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以独特的互联网参与特征产生与主流互联网文化之外的网络亚文化。 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当今青年思想活跃、兴趣多样,网络亚文化层出不穷,耽美文化、御宅文化、鬼畜文化、“丧”文化、“佛系”文化、“表情包”文化、流行语文化、“污”文化、涂鸦文化、粉丝文化、恶搞文化、弹幕文化等等,由于青年网络原住民的属性,这些网络亚文化对网络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青年群体网络参与的性格特征,青年网络亚文化可分类描述为动因型亚文化圈、响应型亚文化圈和孤立型亚文化圈。
(一)动因型亚文化圈
以非主流思想诉求、兴趣爱好为牵引,参与互联网社会活动,并在网络社群与交互平台上扮演意见领袖、话题发起人、形象设计者、话语创始人和潮流引领者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到网络活动之中,并善于引领物联网群体热情,带动互联网思想潮流,成为网络亚文化形成的主导性力量之一,包括键盘侠文化、饭圈文化、帝吧文化、鬼畜文化、流行语文化、恶搞文化和弹幕文化等。
(二)响应型亚文化圈
同样以非主流思想诉求、兴趣爱好为牵引,当他们在参与互联网社会活动时,或在网络社群与交互平台活动时,很少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跟风而动,很少进行理性的思辨,往往成为网络谣言与事件的“水军”推手。被动跟随,是这一类青年群体的网络行为主要特征之一,主要包括“水军”文化、粉丝文化、养生文化、转帖文化等。
(三)孤立型亚文化圈
参与互联網社会活动,并在网络社群与交互平台活动时很少表现出个人兴趣与喜好对其的影响,他们在网络上的活动多以游离于其他群体之外的“无意识”行为为特征。他们对任何事件、人物、环境和变化都表现出事不关己的网络“超脱”,只以自我为中心在网络空间中游荡,主要包括御宅文化、“丧”文化、“佛系”文化和“污”文化等。
三、青年网络亚文化缕析
(一)动因型亚文化分析
动因型亚文化圈内的青年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互联网社会的活动中,并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表达想法的同时更具有引领话题甚至改变舆论导向的意愿。他们的行动往往会引发“互联网群体性事件”即网络舆情,同时通过他们的行为,“互联网群体性事件”最后也常会发展成为“互联网集体性行动”。这类青年在有自主想法的同时,每个个体都至少具有一种“专长”,如具有强大的视频剪辑能力,能够熟练地制作电子图片或依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修改真实的照片,具有娴熟的音频处理能力,具有极强的文字敏感性与文章撰写能力。
1积极动因型亚文化分析
积极动因型亚文化对互联网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得到了主流媒体的认可,2019年8月18日的新闻联播中指出:“这些天,从饭圈女孩到帝吧网友再到广大海外留学生,所有爱国爱港的力量正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呵护香港、力挺香港!”[8]人民日报以《饭圈出征!帝吧出征!是什么让年轻人一夜长大?》为题对两个出征行动进行评述[9]。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动因型亚文化圈,往往会带动社会中广大的年轻群体进行正相关的积极价值观的输出,同时能够实现对传统媒体不能够覆盖到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引导,甚至能够对特定的年轻群体施加积极影响。
2消极动因型亚文化分析
消极动因型亚文化往往伴随着暴力、破坏等因素,“键盘侠”就是典型代表。“键盘侠”是一群伴随着网络暴力而孪生的特殊群体,这类网民往往乐于站在自己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人,时时刻刻对某个事件的当事人或其他网友进行着“道德绑架”,一旦有任何一点不符合自己的个人价值观,“键盘侠”就会对当事人或其他网友进行无情的无休止的抨击,随时随地抒发“无上的正义感”。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任何参与者几乎不用承担言论责任去发表观点,使得“键盘侠”文化群体在网络上常常片面地分析问题,冲动地表达自己非理性的观点,他们的语言往往具有很强的煽动性。
(二)响应型亚文化分析
响应型亚文化圈内的青年群体与动因型亚文化圈相同,都以非主流思想诉求、兴趣爱好为牵引,但不同点在于他们在参与各类网络活动时,不能够自主地表现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表达看法时,他们更趋向于跟风、带节奏,“跟帖”“转发”“水军”是他们身上的标签,这类青年群体脑中通常没有理性的思维,容易被各种网络谣言所误导,是很多网络舆论后推波助澜的关键力量,也是群体极化的催化剂。
1积极响应型亚文化分析
盲目跟风、胡乱发表观点往往是响应型亚文化青年群体身上为人诟病的标签,但在家国意识方面,他们没有跟错了风,带错了节奏,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迟疑、不轻信、不盲从,是非分明、进退有度。2019年8月,面对香港乱局,广大中国青年网友公开向发表“港独”言论的人和群体“开战”,“守护最好的阿中哥哥”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国外相关社交网站一度被刷成红色,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接连发文表示对参与青年的赞赏。响应型亚文化圈的青年群体对一件事的发展可以起到明显的推波助澜作用,会随着动因型亚文化圈的群体价值观的引导做出改变,进而对整个社会群体产生影响。
2消极响应型亚文化分析
“红黄蓝幼儿园舆论发酵事件”是消极响应型亚文化的一个缩影。百度搜索相关报道近500万条,新浪微博搜索关键词指数多达7亿条,舆论的发酵使同名服装店也受到牵连,红黄蓝教育集团股价暴跌近40%,市值缩水近20亿元[10]。在此次事件中,响应型亚文化圈群体作为本次事件的催化剂,没有客观理性分析,听信谣言,传播谣言,盲目加入讨伐阵营,加快“虐童案”传播,致使舆论焦点呈炸裂式扩散,进一步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公民恐慌等一系列问题。响应型亚文化圈因群体数量庞大,且极易被他人想法和观点左右,从而会触发事件极化,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从而成为舆论焦点。
(三)孤立型亚文化分析
“佛系”“吃瓜群众”“葛优躺”“油腻”“蓝瘦香菇”等亚文化热词频频出现,“吃瓜群众”更是入选了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从中可以窥见以“卖丧信佛”为代表的孤立型亚文化正悄然流行起来。孤立型亚文化游离于其他群体之外,很少与外界产生交集,但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表现出一种不争不抢的心理状态。这类文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释放负面情绪和压力的作用,但其本质上还是对主流文化的抵触。虽然表面上通过戏谑、自嘲等方式弱化了对主流社会的反抗,但长时间保持这种心态容易出现犬儒主义倾向,影响青年群体的奋斗意志。 1温和孤立型亚文化分析
当前,青年人在学校、工作岗位上不断奋斗,为梦想打拼,以自嘲、调侃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无可厚非,但是将其作为人生态度或生存哲学那就是惰性思维战胜了奋斗思维,心理调适能力差、抗压能力弱不应成为惰性思维的根源 ,更不能将自己的不作为推脱到“国家”“社会”“环境”上。例如,“吃瓜群众”代表的是另一类孤立型亚文化——“佛系文化”,现实中他们可能并非社会底层,但一般也不是精英阶层,这类人通过这种自嘲的方式来吸引关注,隐含表达的是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抵抗,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2影响极端的孤立型亚文化显性产物分析
2018年,“三和大神”在网络上成为一个流行词汇,这一群体绝大多是都是“农二代”“留守儿童”,大都家境贫寒、学历低,且有网瘾。他们将“丧文化”的低欲望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甚至不能把它跟一般的“丧文化”归为一类,可以说是“丧文化”中的亚文化。相较于“葛优躺”“吃瓜群众”两种尚有些许释放压力之意的亚文化,“三和大神”表现出了更为极端的消极思想。
四、青年网络亚文化的价值审视
(一)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补充与优化价值
在前互联网时代,受传播媒介、传播空间、传播速度的限制,亚文化的影响力极其微弱,且经常被统治阶层所主导的主流文化宣传媒介所淹没 。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亚文化利用网络空间“去中心化”“去门槛化”等特征,掌握了传播的“麦克风”,迅速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获得了有史以来最肥沃的“土壤”。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亚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的地位已经发生改变,可能成为主流文化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柱,也可能成为主流文化主导地位的有力挑战者。因此,打破固有的优势思维,正视网络亚文化的存在价值,探讨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间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多面性,积极、消极因子并存,积极的网络亚文化流可以作为主流文化传播的补充力量,消极亚文化流则会挑战主流文化的地位,扰乱青年的价值取向。但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对于主流文化系统的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更新方面,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传播态势已经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主体的多极化、受众的多极化逐渐削弱传统精英人群的话语权、侵蚀主流文化的生存空间,网络亚文化的“反向激励”可有效激发主流文化传播思想的更新;在效果提升方面,网络亚文化“自下而上”地强化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帝吧出征”“守护阿中哥哥”等网络亚文化群体活动充分展示了民间的爱国情怀;在发展策略方面,网络亚文化的话语系统、发展路径、传播手段等更为符合当代青年的接受方式,主流文化可以借鉴其中的有效因素,优化主流文化的建构思路。
(二)對于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研究价值
“阶层—结构”亚文化研究模式将青年置于更为宽阔的社会政治语境之中,从阶级、种族、性别等社会结构性的矛盾中去看待青年亚文化的潮起潮落[11]。互联网时代,网络青年亚文化已经处于青年亚文化结构中的核心位置,青少年亚文化的生成机制、传播途径、表现形式虽然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阶层—结构”研究模型依然有效,忽略社会阶层与亚文化间的有机联系将使青年网络亚文化的研究流于表层。
亚文化的产生一定伴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微变,随着亚文化的发展、影响力增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也会随之增强。例如,动因型亚文化圈中的“键盘侠”反映了一部分青年人因政治参与、政治表达不畅或缺乏政治参与、政治表达勇气而衍生的一种亚文化类型,通过网络匿名的舆论引导与助攻来实现自身的表达诉求,这种诉求往往成为“正义外衣”掩盖下的网络暴力。再如,孤立型亚文化圈中的“葛优躺”网络流行话语则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年因缺乏心理调适能力与抗挫折及压力能力,在调侃和自嘲中逐渐消磨奋斗意志,将主观不作为的根源“甩锅”给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社会竞争。除此之外,“佛系文化”“丧文化”“鬼畜文化”等亚文化都反映了当前青年群体的思想变化,以及青年群体的阶层分化。因此,针对青年网络亚文化的研究可以从文化层面深入剖析青年阶层的结构变化,对于全面掌握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三)对于青年网络亚文化社群的解构与引导价值
“当数量足够的人抱持充足的情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公共讨论,就能够形成基于网络空间的人际关系。”[12]能够让网络社群黏合在一起的就是网络文化,也可以说,任何成熟的网络社群都有特定的网络文化作为连接纽带,网络文化的“黏度”直接影响社群成员的忠诚度。由网络亚文化黏合在一起的网络社群即是网络亚文化社群,当某种网络亚文化通过长期的发展成为某个青年社群的价值观导向,并形成了特有的话语符号体系、凝聚了共同的发展目标,该种网络青年亚文化便具备了“实体”影响力,可以延伸至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通过网络亚文化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沿着“文化线”寻找网络社群,全面掌握网络空间中的社群分布情况,及社群规模、社群熟度等情报;一方面,以网络亚文化特性为切入点,梳理网络社群的缘起、层级、结构、话语特征、价值体系,准确“把脉”网络社群内核。网络文化是网络社群的生命线,通过网络亚文化对网络社群进行解构,可以对网络社群进行详细的分类把控和精准的价值取向引导,特别是对于青年网络亚文化社群的把控与引导,可以有效抵制不良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谷学强,刘鹏飞.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影响与引导[J].当代青年研究,2017(6):41—42.
[2]吴卓.亚文化状态下高校阅读推广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99—200.
[3]张渊博.青年亚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以嘻哈文化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8.
[4]尹鸿.面对亚文化:客观看待,积极转化[N].人民日报,2018-03-28.
[5]李琳,李晓君.从表情符号的流行看“亚文化”的传播及意义[J].传媒,2017(4):81—83.
[6]孙黎.新媒介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群体新文化风貌透视——基于对网络字幕组的考察[J].新闻界,2015(16):50—55.
[7]王一川.以高峰研究促进高峰创作[N].人民日报,2018-07-10.
[8]央视快评:止暴制乱的主流民意不可违[Z/OL].央广网,2019-08-19.
[9]饭圈出征!帝吧出征!是什么让年轻人一夜长大?[N/OL].人民日报,2019-08-18.
[10]左当.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9):171—173.
[11]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报告:2015[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3.
[12]杨超凡.新型网络社群的形成、发展与演变——以高校夸夸群为例[J].东南传播,2019(8):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