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效缓解孩子负面情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幼儿园老师是孩子除了父母亲人以外接触最多的人,加之幼儿园教师比大部分家长掌握更多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应对和缓解幼儿的负面情绪方面,也通常会起到比较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绘本故事的引入,帮助孩子识别负面情绪;再现情景的表演,教会孩子表达负面情绪;再讨论好的办法、心情区域的创设,引导孩子应对和缓解负面情绪。这将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帮助孩子识别负面情绪
  幼儿园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已经有了悲伤、愤怒、紧张、嫉妒等负面情绪。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来讲,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生活中积极的情绪可以引发好的行为,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带来坏的行为。作为成人,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识别什么是负面情绪。学者孟昭兰认为:孩子从种族进化过程中,由遗传获得大约8种到10种基本情绪,而负面情绪就有嫉妒、愤怒、悲伤等,但孩子其实对这些负面情绪并不能区分清楚,在交流中孩子对于不好的情绪体验,通常只会笼统地用“我生气了”来表示。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区分“愤怒、悲伤、紧张、嫉妒”这几种情绪,教师会用一些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识别和区分。如用绘本《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妈妈,我真的很生气》,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生气,都有愤怒这种情绪;用绘本《我不愿悲伤》《伤心》,让孩子知道悲伤和生气是不一样的;用绘本《杰克的担心》《有一点点紧张》,让孩子知道紧张时身体会出现哪些奇怪的反应;用绘本《我为什么讨厌吃奶》《我好嫉妒》,让孩子知道原来有一种不好的情绪叫作嫉妒。这些绘本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和孩子的年龄相仿,他们经历的事情也都很贴合孩子的生活实际,因此,孩子们能够很快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觉得他们就是自己,有和自己一样的情绪情感。
  通过这些绘本故事的阅读和学习,孩子们终于能比较清晰地区分愤怒、悲伤、紧张和嫉妒这几种负面情绪。特别是对于紧张和嫉妒这两种情绪的识别,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比如“你什么时候会紧张”这个话题,孩子们会说:“今天有好多别的班的老师来听课,我有点儿紧张”“我第一次当护旗手的时候,心里特别紧张,都不敢看其他小朋友,只敢看老师”。对于“紧张时你的身体会出现哪些奇怪的反应”这个话题,孩子们说的更是有趣:“我一紧张,就肚子难受,想上厕所”“我紧张的时候,手会出汗,老想在裤子上擦一擦”“我一紧张,就忘了想说的话了”。最让人吃惊的是孩子们对嫉妒这种情绪的认知:“我嫉妒张某某,因为老师今天表扬了她三次,一次都没有表扬我”“弟弟每天晚上都和妈妈睡,我只能和奶奶睡,我很嫉妒弟弟”“我觉得妹妹嫉妒我画的公主比她好,因为她在我的画上乱画,把我的公主衣服涂脏了,所以我也很愤怒”。
  孩子们能识别这些负面情绪,就能更好地表达,这有助于教师找到影响孩子情绪的根本原因,才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应对和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教会孩子表达负面情绪
  情绪的表达多种多样。成人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情绪情感的表达,特别是负面情绪的表达通常比较含蓄、委婉,不会不顾时间、场合而胡乱发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弱,所以情绪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多变、易变,而且孩子会直接通过自己的行为将内在的情绪变化表现出来。在幼儿园里,常见到孩子更习惯于通过明显的表情变化、哭泣、大喊大叫、激烈的肢体动作(推搡、踢打、咬人、摔玩具)等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很少用语言来表达。
  对于负面情绪的表达,笔者也曾带领孩子开展了讨论,首先设置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和朋友游戏比赛的时候,总是输”“好朋友今天和别人一起玩没有理我”“妹妹总是抢我的玩具,可妈妈还叫我要让着妹妹”“今天不小心碰洒了小朋友的水杯,自己已经道歉了,可他坚持告诉老师”等,这些情景都源自孩子的日常生活,都是老师平日里观察和积累到的,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很多孩子在表演的时候能够加入自己的经验,仿佛“我是演员”的现场,真情流露,不用老师精心排练,就能把这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
  要注意的是,让孩子进行情景表演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仅仅会表演,而是通过情景再现,让孩子体会当事人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学会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表达。如“好朋友今天一直和别人玩,没有理我”这个情景,演“我”的孩子会说:“我很伤心,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不理我了,我觉得他不想和我做朋友了。”演“好朋友”的孩子就会说:“我没有不想和你做朋友,我是想有更多的朋友,而且咱们大家可以一起玩,我只是忘了叫你一声。”小观众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交新朋友,但不能忘了老朋友,要加上他一起玩”“别人忘了叫你,你就自己去和他们说一下呀”“你可以悄悄问问他,是不是不想理我了,那我也要去交新朋友了”。但是马上就有人反驳说:“不能这样说。这样,大家不就真的不能做朋友了?要好好说,别吵架。”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孩子们慢慢明白了表达自己想法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什么樣的沟通方式最好,那就是要“好好说,不能吵架”。老师帮助孩子梳理、总结出了几个表达和沟通的原则:一是有了烦恼或不开心的事,一定要说出来;二是可以直接和朋友说,也可以找老师或者家长说;三是说的时候要说清楚,好好说,不能吵架;四是要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能嘲笑别人,更不能随便生气不理别人。
  除了当面沟通和表达,也有一部分孩子会选择更含蓄的方式,如写信或画画。这样的表达方式更适合性格内向、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流畅的孩子。我们也让孩子尝试画出自己的情绪,有些孩子会用黑色、咖啡色、深蓝色等表现自己悲伤的心情,有些绘画能力强的孩子会画一个小人,在心脏的部位画一个裂开的心形,或在画好的心形上面画个“×”,还有的孩子会在代表小人的头顶上画一团火焰来代表自己生气了。另外,笔者也在班级创设“心情驿站”“悄悄话悄悄说”“秘密小屋”这样的相对隐秘的区域,方便孩子们在其中和好朋友相互倾诉、和玩偶娃娃诉说心情,画一幅心情日记等,让孩子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引導孩子缓解负面情绪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Salover)、梅耶(Mayer)首次正式提出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一概念。在他们的理论中,概括出了情绪智力的四级能力: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由此可见,完整的情绪能力主要包括对情绪的理解和对情绪的调节两大方面。对孩子来说,识别了负面情绪,表达了负面情绪,可怎样才能缓解负面情绪,不让它影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孩子们也说了很多,比如可以去看电影、吃巧克力、找朋友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看动画片、大声喊叫、去郊游等。笔者依然采取对应情景展开讨论的形式进行:设定一些孩子熟悉的情景,先让孩子通过表演、讨论,识别情景中的负面情绪,然后集体讨论缓解这个负面情绪的方法。如“妈妈今天批评我把玩具乱扔,爸爸也跟着批评了我,让我很不开心”,孩子们会说“我看一会电视,心情就好了”“我把玩具重新整理一下,妈妈会表扬我,我就开心了”“我吃好吃的零食,心情就会变好”,也有人反驳说“你吃太多零食,妈妈肯定还会批评你,要少吃一点”。每个办法都要接受孩子的反复讨论。如果有人提出这个办法不好,那大家就要再想别的办法。大家都认可的办法,老师会把它写成一句话,再让孩子们配上自己的图,展示到区域中,提醒大家有了负面情绪就可以试一试“办法墙”上的办法:“想一想开心的事情就好了”“唱一首歌,或者跟小猫咪玩一会,心情就好了”“可以偷偷生气一下,但不能长时间的生气”,都是孩子们想出的办法。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各种办法,再梳理出缓解负面情绪的几个原则:一是办法要适合自己;二是办法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能影响别人;三是有些办法不一定能缓解所有的不开心,就要试着换别的办法解决。
  结束语
  从绘本故事的引入识别负面情绪,到情景表演的再现表达负面情绪,再到好办法的讨论,心情区域的创设,应对和缓解负面情绪,这些都是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网络中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要低头,皇冠会掉;不要哭泣,敌人会笑。”这告诉我们要学会隐忍和压抑。其实,完全可以找到更合适更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负面情绪。敞开心扉,学会沟通,和孩子一起鼓起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孩子一起掌握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拥有阳光、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6]刘燕飞.基于绘本游戏幼儿负面情绪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7]卢玲,王琴.幼儿园情绪教育活动的教师支持性条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8]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2).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筑梦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6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