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虽然我国的玉米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在种植中仍需不断改进玉米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提升玉米产量。基于此,针对东北地区的地区特点总结玉米高产种植的相关经验以及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关键词 高产玉米;玉米种植技术;病虫防治;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3;S43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5.009
我国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每年的降水量为300~1 000 mm,土地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区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可以有效地延长雪融化时间,森林的储雪功能有助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和林业发展。
1 高产玉米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
1)天气干旱。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但受到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春季的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遇到干旱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玉米的前期生长,很容易出现产量下降的情况。
2)个别地块养分不足。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增高,土壤的肥力则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同时,由于多年的耕种,部分地区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在降低。此外,耕种问题导致土壤中玉米生长必需的氮元素大量流失,这也是导致玉米无法高产的一个原因。所以,要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有针对性地施加微量元素肥料,切忌盲目跟风。
3)在玉米授粉的过程中受到天气影响,如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将影响玉米的结实率。
2 高产玉米的主要种植技术
2.1 做好玉米的选种工作
无论是玉米还是其他农作物,如果想要得到较高的产量,就必须选择优质的种子。玉米品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选择。在选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3点。1)种子发芽率。如果发现种子发芽率较低,单位面积土地所需的种子数量就要增加,种植成本上就会增加。所以,必须选择出芽率较高的玉米品种。2)提高玉米抗病虫害能力。作为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病虫害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玉米产量,要尽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3)玉米在生长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而为了保证玉米高产,需要分析适合本地生长的玉米品种。所以,在选择玉米品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玉米的发芽率、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合本地生长的玉米品种。
2.2 科学合理地选择播种期
玉米播种期的选择对于玉米高产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玉米种植经验,玉米种子的发芽、生长对温度及湿度有一定要求,不同温湿度种植玉米出苗率也不相同。在确定玉米播种时间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不同地区气温条件和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科学地选择这一地区的播种时间。2)年份上的区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和温度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在选择播种期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年份对出苗率的影响。
2.3 采用科学种植技术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密度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在整个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玉米种植的密度过高,玉米的通风条件会很差,玉米遇到大风天气时极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如果玉米种植的密度过低,不仅会由于土地利用率偏低造成嚴重的资源浪费,还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所以,在保证既高产又不浪费土地的前提下,必须进行科学合理进行种植密度的确定。可选择深松、宽窄行种植方式,营造边行优势,适当增加密度。
2.4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东北地区高产玉米田间管理工作主要针对玉米各个时期制定管理措施:1)出苗期主要保证出全苗,苗期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为玉米高产栽培打好基础;2)穗期为从拔节到抽雄阶段,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目标;3)花粒期为从抽雄到成熟阶段,田间管理的任务是防止叶片早衰,争取粒多、粒重,以达到高产。
2.5 保证水肥供应合理
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而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有所不同。1)出苗期需水很少即可顺利出苗,幼苗期需水量不多,可以为玉米蹲苗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促进根系发育、茎秆增粗、防止倒伏和提高产量起一定作用。2)拔节孕穗期。玉米开始旺盛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气温不断升高,叶面蒸腾作用强烈,对水分需求较多。3)抽雄开花期。对水分要求达到最高峰,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时受旱2 d左右减产20%,受旱5~6 d减产50%,此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13.8%。4)灌浆成熟期。玉米进入灌浆和蜡熟期仍需水相当多,占总需水量的31.5%~19.2%,有利于灌浆,子粒饱满,提高籽粒质量。
玉米还是需肥较多的作物,玉米高产必须满足其需肥量。试验证明,在诸多因素中,肥料的作用要占29%,施肥不当,往往会造成减产。因此,必须通过合理施肥来降低成本,获取高产。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磷、钾肥早施,追肥分期施的原则。施肥量根据需肥规律、产量指标、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和密度等因素全局考虑。底肥采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不断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一些少量的氮肥、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倒伏的能力,提高产量。在拔节期前后追肥,拔节以后营养生长加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逐渐增加,要及时追拔节肥,用量可根据底肥和苗情决定。穗肥在抽雄前10~15 d大喇叭口期前后追肥,这个阶段需肥需水最多,是决定果穗大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时肥水齐攻,穗肥用量可多些,占氮肥总量的60%左右再掺少量长效的硫酸钾复合肥,增加粒质量,促进高产。
3 高产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3.1 玉米病害防治
3.1.1 大斑病防治
在东北地区,影响玉米的病害有很多种,大斑病是其中的一种。大斑病的主要发病区域为玉米的叶片,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蔓延到玉米苞叶与叶梢。其主要的发病症状为初期在玉米叶片上出现很多灰色小点,灰色小点会沿玉米叶脉逐渐增多,同时不断扩大,叶片中间也会逐渐变成黄褐色。如果遇到气温适宜时,其发病表现就会越发明显,在叶片上形成大片的病斑,严重时会在玉米叶片上产生霉状物,最终导致玉米苞叶、果穗感染大斑病。
大斑病主要采用以下5种方式进行防治。1)在选种时选择抗病效果好的玉米品种。2)在种植中选择作物轮种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彻底翻耕,以此减少土壤中大斑病病菌的数量,这种方式最为有效。3)在发现玉米出现大斑病症状时,尽快清理玉米病叶。4)在玉米播种期采用更加合理的灌溉和施肥等措施。5)在玉米田间喷施50%多菌灵防治大斑病。
3.1.2 病毒病防治
矮花叶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病,玉米在7叶以前很容易被感染矮花叶病。玉米感染此类病毒后,叶子上会出现多个绿色线条与点,随着玉米的生长,这些点和线将扩展到整个叶片,玉米叶子也会变成黄色。与发育正常的玉米进行对比,感染矮花叶病后玉米的生长减慢,同时要比同期播种的玉米矮很多。为了避免这种病毒出现,需采取喷新高脂膜及杀虫剂和杀菌剂结合防治,如10%吡虫啉、25%扑虱灵。同时,为了更好地避免玉米出现这种严重的病毒病害,需要提前做好玉米的种植工作,有效提升玉米前期抗病害的能力。
3.2 玉米虫害防治
3.2.1 玉米螟防治
玉米螟在东北是十分常见的虫害之一,其幼虫以玉米的雌蕊花丝、嫩苞叶为食,同时还会啃食刚刚生长出来的玉米籽粒,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玉米螟啃食玉米的过程中,还会对玉米的茎部韧性产生严重影响,在遇到大风天气时玉米很容易被大风折断,出现大面积的倒伏现象,这对玉米的高产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治玉米螟的出现,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式。1)玉米螟是一种可以越冬存活的虫害,可以在冬季进行相关的防治工作。2)为了防止玉米螟啃食玉米籽粒,需要在玉米抽穗前喷氯虫苯甲酰胺悬浮液将其灭杀。3)选择更为环保的方式,利用玉米螟的天敌进行防治工作,同时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
3.2.2 玉米黏虫防治
玉米出现黏蟲后对会玉米生长产生很大影响,为了保证玉米的正常产量,应尽早对其开展防治工作。1)采用人工防治的方式,将发光诱捕器放置在玉米田中进行黏虫的灭虫工作。2)使用杨柳枝或谷草诱捕玉米黏虫等方式进行灭虫,这种方式灭虫更加环保。3)用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悬浮液等农药防治玉米黏虫。
4 结语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农作物,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需要加强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玉米选种工作,保证播种期适宜,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本增效。同时,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加大力度,以此保证玉米高产和玉米的品质,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8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