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体感游戏特点对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的借鉴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体感游戏与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之间的联系。从学校、家庭、社区3个场景维度出发,分析得出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诸如项目内容局限、开展形式死板、手段方法固化、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并基于此,探索如何利用体感游戏的诸多特性,致力于提升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兴趣养成,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体感游戏  体育兴趣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239-02
  青少年体育兴趣的养成,对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电子体感游戏,突破传统游戏操作方式,以其新颖互动的特性,成为人们体育休闲娱乐新方向。本文探讨体感游戏的功能特点对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的影响,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主体参与动机,提升整体素质提供理论基础。
  1  体感游戏的概述
  1.1 体感游戏的概念
  体感游戏区别于一般的电脑游戏,其不再以键盘鼠标等硬件设备为操作手段,而是基于身体运动姿势的变化在屏幕上进行游戏反馈。相较而言,更讲求人肢体的整体参与。车力军(2011)将其定义为一种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变化来操作和感受的新型电子游戏[1]。刘昉(2013)认为体感游戏突破了单纯手柄按键输入的操作方式,要以身体动作为媒介,是通过肢体动作变化进行的新型电子游戏[2]。袁川(2016)将体感游戏表述为:区别于原有的键盘和鼠标输入为主,通過肢体动作的变化进行操作的电子游戏[3]。综合所述观点,体感游戏的属概念都是电子游戏,而种差表述是其限定的核心,即肢体动作的变化、区别于传统键鼠手柄操控的。
  1.2 体感游戏的基本概况
  体感游戏经过50余年的发展,技术形态已基本趋于成熟。从最初的光枪到现如今VR、AR智能设备的辅助,体感游戏在硬件智能设备的助推下,形态不断丰富发展。现如今,体感游戏技术大致分为3种类型:惯性感测、光学感测、VR/AR辅助。2006年11月19日,任天堂推出Nintendo Wii机型,第一次将体感引入电视游戏主机,彻底改变了体感游戏的历史,也助推了各厂商体感游戏开发进程。随着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成熟,体感游戏也借助新技术迈上新的台阶。
  1.3 体感游戏的特点
  体感游戏依靠高科技的视频动作捕捉技术,令身体动作能及时反映到游戏系统中,通过感应人体运动推动游戏进行[2]。其与一般体育活动一样,依赖于肢体动作参与。因此具有一般体育项目对于个体的强身健体、健康心理、休闲娱乐的基本功能。
  相较于一般的电子游戏,体感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玩家的肢体参与性。游戏中,借助相应的设备,通过一定的算法,可将玩家动作展现的力量、速度与准确性及时精准投射至屏幕,并以游戏规则进行评定。
  除了肢体参与性,体感游戏还有着与普通游戏一样的属性,即动漫IP结合性、普遍适用性、评价多样性等特点。
  2  体育兴趣的概述
  2.1 体育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由个体的需要引起的对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个体的主观和环境特征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心理状态,是推动和维系持续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保障[4]。体育兴趣作为兴趣的一种,是学生主观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马启伟(2000)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定义体育兴趣为人们力求积极主动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5]。郑东平(2010)亦认为,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学生上好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力[6]。简而言之,体育兴趣即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维系体育活动的一种心理动力或倾向。
  2.2 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兴趣养成因素众多,分类也不尽相同。从学校、家庭、社区不同的开展场所出发,对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项目内容局限、开展形式死板、手段方法固化与评价体系指标单一等,探讨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的影响因素。
  2.2.1 项目内容局限
  就学校而言,除了少数运动特色学校外,大多数学校教学活动内容限制于三大球或者运动负荷较小的项目中,这样就约束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个性化追求,抑制了体育兴趣的产生。
  对于家庭来说,体育活动基本属于父母亲爱好的延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爱好习惯对孩子行为生活有直接影响。然而就是这样充满温情的联系,局限了孩子项目内容的选择,同时亦会对孩子兴趣养成造成不利影响。
  至于社区,由于受限于场地设施,拘泥于当地的风土人情,青少年社区体育的项目内容往往较为单一。此外,由于青少年属于弱势群体,加之体育资源使用上处于劣势,亦会对青少年兴趣养成产生影响。
  2.2.2 开展形式死板
  在学校中,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往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划分。由于学生体质的差异、身体条件的不同,此类开展方式,虽便于管理,但无法因人而异,欠缺一定的合理性。
  针对家庭而言,由于当代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家庭活动往往是父母携子女进行展开,此类活动行为虽能增强亲子感情,提升家庭凝聚力,但始终局限于家庭内部,无法拓展推广,形成相应的体育兴趣。   在社区中,其活动展开形式主要依赖于社区成员。由于社区活动具有相对稳定性,且成年人参与比重较大,青少年无法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展开,从而抑制了体育兴趣的养成。
  2.2.3 手段方法固化
  在学校体育活动的手段方法上,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体质、技能层次与年龄差异,僵化、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极大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不利于技能掌握和兴趣培养。
  近些年,上海市教委体育课程改革提出“小学体育兴趣化”,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体育活动内容融入所创设的游戏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趣味性、多样性和活动性[7]。此类改革理念提出,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体育自主参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在于家庭与社区活动中,体育活动的手段方式也相对固化,主要依托固定的家庭或社区成员进行开展[8]。然而千篇一律的开展手段方法,未能做到因人而异,挫伤了参与者的热情,给体育兴趣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
  2.2.4 评价指标单一
  在体育活动的目的与指标上,由于学校体育地位的弱化,导致了学校体育活动成为一种门面及摆设。学校以“达标”目的开展体育工作,其体育评价指标也相对单一,缺乏弹性,无法真正定性差异化的个体体育行为,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而在家庭与社区中,由于其参与的娱乐性目的。其评价指标多以成员参与的情绪为主,缺乏科学性。因此如何设置其评价标准,也是社区及家庭体育兴趣养成问题中棘手问题。
  3  体感游戏特点对体育兴趣养成问题的借鉴作用
  体感游戏的肢体参与性,是其区分一般电子游戏的核心,也是搭建与体育兴趣培养的桥梁。通过硬件的介入,可有效提升游戏中肢体的参与度,增强运动项目的趣味性与可玩性。尤其对首次参与该运动的学生,借由挥、击等动作,可增强学生体育参与的自信心,促使其产生良好的运动项目印象,为后续兴趣养成做好铺垫。
  体感游戏的IP结合性,可结合时下热门IP,通过不同剧情、不同项目内容,配合线下单机、线下聚会与线上联机等开启游戏。这样的游戏方式可改善体育兴趣养成中项目局限的问题,增强游戏的可玩性。例如,任天堂将其顶级IP角色马里奥兄弟建构于网球、赛车等项目中,通过不同情节,搭配聚会、PK等多重模式,使得游戏内容得以丰富多彩。
  体感游戏的普遍适用性,可有效解决体育活动形式死板的问题。其突破了以班级、家庭、社区群众的参与局限,不同人群可通过同一终端进行参与,增强了游戏的互动性。与此同时,其不依赖场地设施,针对不同的游戏参与者,设置不同的星级、难度,使其参与手段方式不再固化,体感更具针对性。
  體感游戏的评价多样性,可有效缓解体育兴趣养成中体育评价体系单一的问题。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可通过分值、胜负、星级等评价指标进行自我判断,基于不同的模式,给予多样化的游戏评价,提升游戏的体验效果。例如:Just Dance 2019中,可以经由PK决出胜负,也可通过舞者动作准确度积分进行星级评定,通过一定数量的星星进行服装兑换,提升了整体的趣味性。
  4  结语
  体感游戏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通过结合游戏动漫IP丰富拓展了项目内容。硬件游戏的普适性突破了游戏方式的局限和手段方法的固化,多重评价体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游戏心理。但是,体感游戏亦存在自身的矛盾,即无法将运动与游戏分开。如何区分兴趣提升是基于游戏还是运动,仍需我们在后续的文章中厘清。不过“科技兴体”漫漫长路上,兼收并蓄的体感游戏,定会不断完善发展。立根破岩下的科技体育兴起,必然会长风破浪以济沧海。
  参考文献
  [1] 车力军,孙峰.3G时代体感游戏的发展思考[J].电信技术,2011(11):55-58.
  [2] 刘昉,史国生.体感游戏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促进作用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4):294-295.
  [3] 袁川.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新方式——体感游戏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9):784-787.
  [4] 田业茹.学习兴趣的发生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郑东平.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调查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1):158-161,171.
  [7] 郭可雷.“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104-112.
  [8] 吴大成,戴筱煊,王瑾.学校、家庭、社区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联动机制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9(2):1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2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