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不难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比重在逐步增加,提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也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初中语文中考热门考点以及答题技巧、题材分类等做出一个简单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中考 现代文阅读 答题技巧
  一、阅读目标以及评价建议
  (一)文章上下文和段落关系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文章上下文与段落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点。这是学生对于文章把握是否准确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对于文章结构划分做出具体训练,只有进行大量的文章阅读才能够形成这一种意识和能力。现代文阅读对于学生文章结构梳理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可以说是仅次于“情感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考核,其比分正常也相对较高。
  (二)分析重点词语或者重点段落的意义和作用
  在记叙文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关键词的作用和句子的作用,如果句子是在开头绝大部分可能是设置悬念和引出下文,中间段有可能是承上启下,结尾就是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如果词语的话就可以从语言情感、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如在词语的判断中可以先判断词语的属性,再根据词语所在段落意义进行分析,可以是强调,可以是反映语言的准确性等。
  (三)分析写作特点
  在散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在说明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说明方法的特点”;在小说阅读中,最大的特点往往是人物分析,事件分析,个性、心理以及思想品质分析;在议论文阅读中,文章的论证方法是其写作的特点。这些问题都有其根本的组成元素和组成特点,学生需要牢记“公式”进行套用,那么必然能够对于各个题材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准确的分析。
  二、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答题技巧
  (一)掌握基本要领
  无论何种题材的文章阅读,学生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一目十行地进行通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和了解,划分出大致的段落层次。在浏览全文之后,学生需要再次讲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一个细致的阅读。同时,学生要能够在做题的时候意识到答案是来源于文章中的,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从文章中找到。学生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原文中的语句以及作者的思想进行表达。
  根据我观察,主观题一般答案都是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的,其比例大约是两分一个关键点,只要学生能够将关键词和关键思想点出来就可以得到分数。因此,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不要贪图“量”更多的是图“质”,判断出题目的分值比例,进行关键词或者中心思想的表达。
  (二)答题步骤
  学生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步骤,在面对一篇现代文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通读全文,第二步在精读。那么在读完成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答题,首先做到审清题意,回顾原文,仔细分析这一道题目的根本目标,正常这一步需要学生认识到命题者的命题意义和作者的思想表达,将题目带入到原文中,仔细揣摩题干信息与文章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对于技巧题目,通过公式进行解读,对于主观题目,学生就需要站在命题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不要答非所问。同时,在最后答题誊稿的同时,要注重层次感,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层次分明。
  (三)具体题型具体分析
  1.词语方面的问题解讀。对于词语解析这一方面的问题,我们要能够根据题型来进行解读,在回答指示代词的“这”“那”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到文章中找到答案,一般这种答案都在同一个段落中,并且在指示代词之前。对于一些词语调换位置或者是更换词语的题目,一般答案都是“不能更换”或者是“不能调换”。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能与不能,然后在从语境、词语差异、表达意向等各个方面来解答为什么不能够更换。
  2.思想感情方面的解读。思想感情的分析一直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人物的评价和鉴赏往往都是不同的。在一篇文章中,有一些情感的表达会很明显,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在一些文章中却十分含蓄,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是这种问题的回答往往都有一个公式套用:文章通过对于XX的描写,运用了XX的表达手法,表达了作者XXX的思想感情,揭露了XX的道理。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就有这么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的重点就是不宁静,通过不宁静可以点出很多东西,更是指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却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这种爱国情怀和爱国品质,表达了朱自清超然的爱国强怀,面对强烈的政治形式,敢于抵抗。由此也可推断出,朱自清去荷花池也并非为了赏月,更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这其中有一些知识点或者是作者常识是需要学生们的课后积累。否则,这一类题型很难得到分数。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以及阅读要求是按照课程标准和目标要求进行设定的,所以说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于大纲有一个了解和掌握,再进行题型的细化演练,加强日常的积累,我相信这样学生在中考中一定能够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滕江玲.浅谈初中现代文阅读技巧和答题模式[J].广西教育,2012,(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8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