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过去我国农业发展以粗放型为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致使生态环境越加恶劣,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发展生态型农业经济越加受到重视。基于此,以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农业经济相关问题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生态经济;农业经济;发展困境;发展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4-007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发展生态化农业经济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利于有效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对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农业人口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尽管在生态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有了很快的发展,但也遇到了很多阻碍。
1 生态经济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政府引导作用不明显
第一,政府行政部门缺乏干部考核制度,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制度未能合理考量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当前政府优质领导、管理能力在农业生态化的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仍然需要完善监督和考核制度,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上考核制度并不系统、完善。
第二,农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程度不高,在生态经济中起到的协调和促进作用并不明确。在经济转型改革中,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跨区域发展还没有实现,独立发展模式对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协调和联动发展造成了限制,使农产品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够强大。
第三,政府对农业旅游经济的支持还有所限制。生态旅游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拓展产业链提供了思路,但是农村旅游是以家庭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生态旅游和生态化产品等概念并没有融入进来[1]。
1.2 技术推动作用不明显
当前生态化农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生态化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较缺乏,设备资源短缺。近年来,生态农业生产扩大了规模,实现产品多样性,但是销售方式仍然很传统,加工不够精细,没能充分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附加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人才体系支撑缺乏完善性,人才和技术上的创新在相关产品加工中占有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需要对人才体系加以完善。一方面,农业经济和农产品在加工技术创新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是有限的,优势人才和技术制度向着农业经济方面的倾斜仍然需要强化;另一方面,人才成长环境不完善,体系内部在人才和技术创新上的支持认可有限。
2 在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 将政府引导作用发挥出来
建立干部考核体系,关注生态环境承载力。伴随生态发展理念越加深入,虽然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承载力仍然很弱。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使经济和资源发展更加协调,将生态环境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提升环境保护成效。结合政府生态功能区域,对经济发展作出规划协调,建立都市经济发达区域、生态经济区及经济走廊,结合资源丰裕度和环境承载力统筹农业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建立都市内经济发达区是指促进示范区、产业开发区形成,推广生态化和观光型农业发展,农业功能由单项功能过渡到多项功能[2]。加快建设示范区,培养优质品牌,加强在生产技术上的发展创新。建设经济走廊是指借助生产条件,发展优质果蔬和肉类及粮油等,促进农副产品基地建成,形成区域化的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经济区是指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发展特色绿色食品加工业,推进生态化农业产区建设。加强建设生态功能区,加强农业问题研究,注重农业发展品质,促进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要调整生产结构,加大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力度。加强研究生产规模和市场环境等,在资金、政策上支持生态功能区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制定财政政策,促使农业发展走出困境。
对乡村环境、乡村旅游二者的合理发展作出科学的布局,市场调查研究要充分,对市场需求、旅游产品功能的定位进行准确了解,合理评估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使生态环境、旅游之间的发展互动更良好。立足于当地环境状况,发挥资源优势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环保体系,指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引导扶持乡村旅游,建立健全相关审批以及环境评估等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在生态化旅游经济上加强宣传,加强教育,大力推行和创新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在资金上保障好排污设施建设,促进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经营者应重视绿色环保经营理念,促进其提升环保知识及意识,立足于发展规划,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资源,为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创建绿色乡村旅游模式[3]。积极引导监督游客行為,为其环保意识的自觉形成提供帮助,在入口和设施上张贴标语,对游客的行为起到提醒作用。
2.2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农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提供支撑,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一体化产业形成,同时也要促进相关科技体系的形成。在深加工、品种培育及安全生产上运用科技成果,践行生态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吸引生产加工企业来农村建厂、投入运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引进外资,将外资规模扩大。积极谋求境外企业发展,在特色产业和加工产业上加大投资,拓宽招商引资途径,加大融资力度。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从目前来看,经营发展方面的人才数量较少,而且知识储备不足。对此,要加快实施农业人才培养策略,深化对于人才培养战略的认知,明确产业主体,发挥主体在农业转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视人才和优势资源同等重要,明确产业发展思路,重视人才建设,将人才视为规划与建设基地的条件。优化环境,提升薪资待遇,加强引进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培养和引进优质企业家[4]。
3 结束语
对生态化农业经济而言,关键是要立足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发挥好优势农业资源,精准布局规划。政府充分发挥对生态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实施相关财政优惠政策,加大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促进生态化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莉.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有效发挥思考[J].价值工程,2019,38(36):127-128.
[2]王元钊.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视角探索农业经济的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9,38(12):33.
[3]尹国丽.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9(22):128-129.
[4]刘涛.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界,2014(27):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9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