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文化自信背景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超 张时英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精神基因。大学语文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通识课程载体,大学语文教材不容乐观。大学语文教材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在大学定位、专业特色、区域文化特色等层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教材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No.695)“聚焦文化自信,探索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湘南学院2018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新时代文化自信语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湘南学院校发〔2018〕32号)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39-01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大学语文作为大学通识课程,不限于只是对其文学思想狭隘的研究阐释工作,更要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要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和价值,探索出突显文化特色的教材体系,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地构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一、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阐释力虚化。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自信的基础课,是了解其它人文社会学科的钥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无意识中有较好认同和传承,展现出朦胧状态下的文化自觉。这里的文化自觉只是在生活中无意义认同中,被潜移默化的执行,从根本上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生活化的解读。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以文本解读文本,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阐释力不强,大多数教材涉及文学思想内涵、讲思想、讲境界,大而无当的东西太多,强附新意变得不真实,造成大学语文教材过分的虚化。大学生只是作为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执行者,却没有从文化的内涵、缘由进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智慧无法进行合理地科学阐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文化自觉处在边缘,文化自信无法再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得到肯定和延伸,无法上升到真正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在阐释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没有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二)框架模式同质化。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编排存在过于简化、泛泛而谈。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无非是从语言文字探究、文学影视鉴赏、应用文写作三大方面进行教学,可以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学的缩小版,整体上看,大部分以史为纲,对文学、语言学、写作学、美学等学科的综合,过分的偏重于文学文本和语言的赏析,几乎涵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知识的衔接性不强。其中一部分篇章已经在高中的课本中重点学习了,在大学阶段又“炒现饭”再学一遍,没有正视大学语文自身内容体系,忽视高中课程教学内容的考量,造成高中和大学语文知识没有衔接,造成高中和大学语文的衔接没有系统化,出现了重叠现象。如:高中就有诗经《蒹葭》,大学还将此篇纳入。
  (三)文本解析方法偏向“西化”。大学语文的内容分析时,大多数都是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不是分析人物形象,就是在分析故事情节的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多照本宣科多。在教材中大多数反映的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而体现新时代文化价值和人文现象不够,尤其是近100年来革命先烈、科研精英、民族脊梁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涌现的杰出贡献人物的事迹没有近距离的呈现,忽视身边凝聚着具有新时代特色丰富的文化典型。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核心价值认同,没有一个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执行力。
  (四)区域文化理念隐形消失。大学教学特色既有专业本身内部属性,也兼有地域性文化特色。扎根于中国大地,学习和传承地域性文化更是现代大学传承地方文化的义务和使命。大部分的大学语文教材没有甄选当地优秀地域文化资源进入教材,区域地方文化没有得到普及和弘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学生对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缺乏认识和了解,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感、文化理解力和优秀文化的归属感,在对文化的兼容并包和扩宽视野方面没有得到更好地培养,间接地对母校地域文化特色缺乏根本性的认同。
  二、大学语文教材突显文化特色对策
  大学语文教材体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立足于区域文化、立足于大学的定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世界各类文明,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勇于发出声音,彰显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一)正确认识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为传承中国文化最基本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担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全面普及和文化内涵深层解读。“大学语文课程来完善传统文化的‘点’和‘肌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机鲜活的生命体,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导引和塑形的作用。”[1]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进行科普,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内在的精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探索新时代大学语文教材体系。做好积极主要构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地方区域文化常识、风俗文化常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在编排上注重故事性的融入问题,丰富教学内容。要选取直观性、有特色、典型性的案例,能够代表和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民族和区域文化,让大学语文成为通识课程的前置课程,
  (三)大学教材的编写要融入大学的专业特色。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普及和阐释,结合各专业的差异性,适当的偏向专业性方向编写,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和特色,紧扣新时代的脉搏,要找准故事、用对故事、讲好故事。如,针对建筑学院的学生,要结合中国古代建筑特色,阐释建筑文化突显出来的民族文化及特色。针对服装学院的学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主讲服饰审美文化。
  (四)注重地方区域文化挖掘和融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立足于大学所在区域文化特色,探索饮食、服饰、建筑、诗词歌谣、方言、传统节日等方面包含的文化要义,形成专章专讲,从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多角度开拓视野,促进地方文化和共识文化的融合统一,有利于包容性和开放性结合,更好地辩证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结论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要基于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梳理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精髓,推动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滋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作者简介:
  宋超(1984年-),男,山东泰安人,助教,硕士。
  张时英(1977年-),中教一级职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