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孩子的护花使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永年

  【摘要】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父亲,我站在家长的角度通过自己的案例来阐述一个教育的话题,换个视角会让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挫折;尊重;交流;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205-02
  人人都知道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父母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对孩子给出自己的教育,我们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我认为孩子就像不同的花,每一种花都有不同的花期。我们不能处处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差异。不管孩子多大,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们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听听他们真实的想法,我们要理解孩子,我们要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从亲子关系找答案,不要“动手动脚”,动不动扮“狼爸虎妈”,这一点我是吃过一堑,长了一智的。
  1.案例背景
  我是一个初中的老师,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初为人父的我就给孩子买了一堆的益智玩具,自己也恶补育儿知识,自己觉得孩子没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上学了对孩子的要求自然很严格,我总是习惯了给孩子定一个目标,定个分数线,达到目标分数线以上孩子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书或玩具,分数线以下那就会各种做题。
  2.案例描述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一天她们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到学校去,怎么了?是和同学打架了吗?还是下课磕了碰了?到了学校才知道是孩子作业做得太差了,试题做得一塌糊涂,字也写得很潦草,一看就是赶急图快应付了事的。那一个个红红的大错号似一道道皮鞭抽在我的脸上。怎么会这样?老师的指责,让我恼羞成怒。把女儿领出学校,孩子望着我小嘴张了张想说什么,可盛怒之下的我根本不给她辩解的机会,我越想越气,气愤之下,我挥手打了女儿两耳光,她的小脸吓得惨白。她不敢说话,也不敢哭,满头虚汗,可怜巴巴的跟我回家了,回家后孩子就病了好几天。
  3.案例分析
  深深的自责之后,内疚的我对孩子进行了认真分析,自己孩子为啥不如别人孩子?好几个夜晚我夜不能寐,总想不明白,在不断的反思中我恍然明白,孩子自入学以来,我总认为孩子的智力没问题,小学的知识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我看她的作业,我只顾自己看电视、看书。孩子年龄小,作业做不上就看看答案,也不敢打扰“忙碌”的我,时间一长孩子就掉队了,作业越发做不上,就被老师批评,老师越批评孩子越不敢问老师,成了恶性循环。我呢?又不管不问,孩子就成了班级学困生了。
  4.案例反思
  自从被我打了以后,孩子变得越发沉默了,放学回家就悄悄的回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去了,对我更是望而生畏,基本上不和我说话,我检查作业时,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学习的信心没有了,学习成了孩子的噩梦。该怎么做呢?我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反思。我没有问题吗?我做得对吗?我的做法伤害了孩子,打击了孩子的自信,使得孩子对我充满了恐惧,从内心开始排斥我。怎样才能唤回孩子的自信呢?我想到一句教育的名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于是我每天不看电视就陪孩子写作业,他写作业时我也坐在孩子的房间给孩子当同桌,有时候我假装写不上个字,问问她,开始我问字时她都默默的写在纸上推过来给我看,我总不忘夸她两句,慢慢的孩子也不懂就问我了,我也不告诉她答案,也不居高临下给她讲,我也总是假装小学生和她一起解决问题,她自己会思考了,做得比我快了,孩子的脸舒张了,孩子又笑了。渐渐地女儿受伤的心愈合起来了,她又像一只小燕子在我身边说笑,在饭桌上给爸爸妈妈讲班里的“新闻”,给我讲邓老师又表扬她题做得最快了、刘老师表扬她字也写得好看了……。
  5.案例效果
  现在女儿初中了,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是老师的好助手,是同学们的“知心大姐”,看着女儿快乐的身影,我想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刻舟求剑,更不能叶公好龙,独断专行。教育孩子时,我们要学会等一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想法,我们就会理解孩子的做法。我们要学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痛定思痛,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给孩子平等、自由的交流的机会,让孩子敢于也乐于和我们交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理解孩子。我们能更好的从思想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待人上理解孩子,从做事上规范孩子。让孩子在我们的陪伴下健康成长,我们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护花使者,希望我们的家庭教育處处绽放和谐之花。
  参考文献:
  [1]周利群.中学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周德祥.家校合作: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家庭教育,2013(1):2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6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