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桂腾茸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改革快速推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和竞争不断加大,然而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就业指导师资不够专业等,使得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做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毕业;就业质量;途径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事关学生、家庭幸福,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出现了就业观念新旧不一、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意识、基层就业服务意识薄弱等情况,同时很多高校也不注重推进就业指导服务的系统化,就业指导服务意识差,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弱等问题。因此,要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就务必抓住这些薄弱环节,努力推进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系统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加强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服务意识,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一、推进就业指导服务系统化,提高服务意识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想要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就须尽早的明确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规划。在进入职场之前,大学是为就业进行系统学习、充足的准备阶段,由此,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将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同时也要将就业指导、服务融入到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服务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教师、管理部门都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工作机制,使得就业指导服务系统化。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能够更深刻的进行自我认知,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合理的进行职业定位,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效的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二、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团队,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就业指导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能否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还能帮助学生在毕业前明确就业目标,找到职业定位,尽早的实现个人价值。但由于就业指导系列课程的特殊性,很多大学都是由教师兼职上课,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因此这些指导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授课方式单一,课本内容局限,造成对学生的引导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具备良好业务素质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就业指导培训体系,增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出现了就业观念新旧不一、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意识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在相对滞后,缺乏责任感,选择职位时趋向于工资高、待遇好、吃苦少的工作。同时就业观中缺乏长远规划,不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力的发挥等。大学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育优秀的人才,这不仅使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了优质就业率。
  四、着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大学是一种具备独特育人功能的文化机构,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要具备完整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修养学生的品行、锻炼学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能力。但很多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对专业学习不够重视,有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有的是交际能力差,总之学生具备的能力较单一,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境地。因此,学校因足够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加强学校的教风、学风等使得大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开创专业与实操相结合的相关竞技赛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与此来减少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
  五、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实施分类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各不相同,有的大学生想考取公职、事业单位、有的想创业、有的想在国企等,但是这部分同学中大多数都是信念不坚定,都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确不曾想到由于信念不坚定,行动不落实,遇到点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什么都没考上,同时也错失了理想企业的就业机会。对于学校而言,因针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不同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分类培训,开展校企合作,联合相关培训机构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应试技巧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应试的信心。同时通过培训、比赛等系列活动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找到自己的适合的工作,尽早的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提升了就业质量。
  六、增强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意识
  新时代、新形势下,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服务意识、责任感意识是现代人才选拔和培養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顾及他人感受,在团队协作中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薄弱,不善与人交际,最终导致了人际关系不和谐。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学会吃苦耐劳、服务他人,学会与团队合作,与他人有效交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他人的意识,不因缺乏这方面能力而与理想岗位擦身而过,使得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淑英.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及对策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2]黄宝丽.试论就业指导在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3(07).
  [3]徐磊.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J].法制与经济,2012(06).
  [4]宋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5]徐斌,钟欣.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困境分析与路径创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
  作者简介:桂腾茸(1989-),女,回族,云南曲靖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9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