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辉

  【摘要】微课的提出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从基础教学出发,实现课堂教学多元化使得微课教学颇具时代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微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128-01
  一、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为:(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课堂教学均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一笔带过,加上课堂结束后在其他时间与地点上没有相关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无法实现知识内化,提高学习能力。而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建立,教师提前做好课件,通过动态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良好气氛中学习,一旦学生遇到学习阻碍,可反复演练、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仔细揣摩数学知识点,从而加深印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2)实现因材施教。初中数学对部分学生而言应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如同拦路虎,这些均是学生学习能力不一、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引起,加上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满堂灌、一对多,教师无法照顾到全部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受挫。而微课的智慧课堂构建,将知识点、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的解题思路制作成视频,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视频进行训练,然后选择难度适宜的题型加以巩固。另外,因初中学生自己的特性,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而视频的制作虽然只有10分钟,但是内容丰富、生动,包含了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方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
  1.做好课件制作
  对于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师应把握时间,根据微课教学流程,将教学课件的时间缩短至10分钟。在实际制作时,应按照筛选教学的重难点,详细排列出来,然后通过数学讲座与有关的教学视频来讲解,并利用课后作业的方式加以巩固,实现知识内化。以“勾股定理”为例,教师先利用微课为学生列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与勾股定理公式:a2+b2=c2,然后利用微课视频解答: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是a和b,斜边长是c,才能满足勾股定理公式:a2+b2=c2。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与应用勾股逆定理公式来挖掘学生的智慧,并讲解勾股逆定理的概念:若三角形三边满足,表明是直角三角形。当讲解黄金分割时,可利用课件列出1.618:1的宏伟建筑,引导学生借助黄金分割比对各种典型习题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与实践能力。可见通过这种微课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来教学,有利于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创设教学情境
  微课教学的显著性特点是灵活性,能够演示数学中的各种符号和图形,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因此在构建智慧课堂时,教师应发挥微课的优势,适当提出疑问,以引导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设问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数轴”为例,教师可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数轴?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记忆,为进一步教学打下基础。然后通过微课创设情境:请同学利用坐标的方式制作自己从家里到学校的动态路线图。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欲望,了解到9到原点的距離和-9到原点的距离均是9,9和-9的绝对值是9,然后提出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怎么样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含义。最后布置作业:-2的绝对值代表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多少格单元?符号表示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对绝对值的了解。
  3.适当给予引导
  教师在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学习指引道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应和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深层次掌握知识点。以“平行线”为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水平调整教学资源,先引导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然后通过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a和b平行,记作a//b,并演示平行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变化情形,引出平行公理推导:若两条直线平行于第三条线,那么两条直线也会相互平行,即b//a,c//a,所以b//c。通过适当引导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提高学生互相讨论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启发思维,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构建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外,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微课与智慧课堂结合起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极具生动、有趣和科学的智慧型课堂,通过智慧课堂的优势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气氛中学习数学,迅速掌握、巩固知识点,并实现知识内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