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卫霓孜

  【摘要】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除了难度的上升,还有大量的数学模型,如果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也与国家要求的新课改标准不符,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学目的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  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49-01
  1.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常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授课时会单一的为学生讲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这与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是不符的,以教师为主从表面上看学生只需要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短期内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缺乏思考,会产生疲态,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失去学习的兴趣,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会降低教学质量。而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首先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1.2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新课改要求不只是培养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教材范围内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但有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推广使用,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先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再由教师引导,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都有益处。
  2.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
  前文已经提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实践信息技术,将进行分析与探讨。
  2.1直观展示数学模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会利用统一的教学模具为学生展示。尤其在高中数学几何方面,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几何模具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但教学模具也有不便之处,只能大概的表现几何体的形象,对于几何体内部结构并不能体现,而且立体感不强,不能让全体学生都直观的感受到。但是教学模具无法實现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展示。例如教师在展示一些立体几何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动态的为学生展示尤其是旋转体的形成过程,通过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的形成过程熟知,有利于学生在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自发探索数学方面的原理,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
  2.2利用信息技术设定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定合适的教学情境,由于高中数学较为抽象,有些部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对于这类问题需要进行思考,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使课堂氛围活跃,生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学习·1高中三角函数的时候,学生刚开始接触三角函数,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函数的变换上就会难以理解,这时教师采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形象的展示函数变换的前后,利用几何画板等函数画图软件,为学生展示振幅的变换,相位的变换和周期的变换,通过多媒体技术绘制函数图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可以促进学生自发的学习,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2.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由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中的主体,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是一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良好机会,在教学中一向更为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点和一些公式定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忽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化,通过一些数学测评检验数学某一具体阶段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师对后面教学内容的开展,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以及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生动形象的优势,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蓝善贵.浅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才智,2013(15):62-63.
  [2]袁英.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在高中数学教学整合浅谈[J].速读(上旬),2014(7):2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