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倩

  【摘要】本文主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为依据,首先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建设价值,其次从延伸职业教育教学空间,增强学生职业发展意识、优化职业教育交流制度,创设职业教育共同体、基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升学生职业教育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的建设措施,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职业教育  责无旁贷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248-01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今后发展的全新思想,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趋势,职业教育的国际形势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国际性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活动过程和人才教育目标等角度上都关乎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建效果。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要时刻以全球思想为基础,强化职业教育国际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健全现有的职业教育合作制度,更好的作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以下为笔者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建设价值
  1.1满足全球思想观念的需求。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化存在的界定以及理解,不管是政策文本还是学界分析,现阶段缺少统一化的描述,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在促使职业教育彰显出国际影响力。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放眼世界的倾向,要求积极进行国际职业教育沟通,站在全球化发展的视角上计划职业教育的扩展方向,所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强化全球化发展的意识。
  1.2适应文明互动发展进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背景下,世界上在号召文明开放交往的格局,众所周知,国际职业教育的合作与沟通往往成为文明交际的媒介,而职业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上的一个分支结构,国际化实践教育活动也称之为国际交际的一种形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积累诸多宝贵经验,扩展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路径。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的建设措施
  2.1延伸职业教育教学空间,增强学生职业发展意识。职业教育体系中涉及诸多政策的内容,包括全球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涉及每一个国家之间职业教育合作沟通的内容,所以职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国际化组织中,吸取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与此同时,教师要设置专项方案,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律,培养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实效性的进行项目执行工作。除此之外,立足于双边教育的机制,打造中外以及外方联盟体系的创建局面,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国际文化学习活动,潜移默化的树立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完成职业教育教学空间的延伸目标。
  2.2优化职业教育交流制度,创设职业教育共同体。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地借助存在优势的职业机构,参与到职业教育交流论坛中,有效地完成国际双方交流目标,找到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或者职业教育以赛促教和挑战赛等平台,加快文化之间的融合成效,保证民心相通。此外,强化国际职业教育行业之间的企业互动,给予产教国际的发展提供平台,涉及技术研究和相增值类型服务体系的创设,积极地给予企业寻找服务条件,给予学生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加快校企合作机制的设置,保证产教深度发展。最后,建设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职业教师要尽力给学生设置技能大赛平台,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专业技能,借助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设计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校园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教育学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3基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升学生职业教育。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和国际标准进行接轨,突破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专业以及课程标准类型,基于国际化人才的发展,按照国际通用技术的培养,構建课程体系以及相关教育内容,通过教材和实训等方面,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比如汽车专业的教育教学,教师要全方位的向学生渗透专业知识,包括汽车的维修和汽车的检验等内容,组织学生针对性的了解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培养社会上优秀的人才。除此之外,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吸取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经验,以优质化的职业教育资源创新职业院校的发展机制,不断培养职业院校中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前进发展的进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标志着国家的发展要与职业教育进行融合,积极扩展职业教育体系的空间与范围,挖掘职业教育的内在元素和内涵,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进程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责无旁贷[J].职业教育研究, 2017(4).
  作者简介:
  李倩(1988-),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5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