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园共育把方向,幼儿共情有捷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学前教育阶段,依照中班幼儿的阶段性心智发展规律,及时跟进心里辅导教育至关重要。由于当今独生子女的和二胎幼儿增多,學前中班幼儿在共情意识层面通常情况下存在着不足的情况,造成了幼儿园中伙伴之间的冲突事件频发,有些缺乏共情意识的幼儿则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做到换位思考。本文以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共情意识缺乏为现实背景,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来探讨当下学前教育阶段共情教育策略。
  关键词 学前 中班幼儿 共情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共情”,又称为“同理心”、“神入”等。该概念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第一次正式提出。当今的许多中班幼儿是独生子女,加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孩子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教育,让部分孩子从小就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意识的特点,对外的行为流露着不合群、和自私的特征。幼儿将来能否对环境进行更好地适应,能否逐步形成同集体或同他人之间的协调关系,能否勇敢地担当起社会的众多责任,能否让人生中的关系和自我发展之间建立更好的平衡,往往和其在学前时期受到的品德教育有着众多的关联。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探讨中班阶段幼儿共情教育的策略。
  1镜头回放
  在我所观察的这次娃娃家的区域游戏中,孩子们自主进行游戏材料的分配,然而在活动开始的时候,乐乐小朋友似乎总是想拿到更多的游戏材料,正当孩子们差不多都分到了游戏材料的时候,乐乐“不买账”了,他径直走到朱宇轩的身边,把他的玩具抢了过来,然后朱宇轩一脸茫然,待自己反应过来之后,过去和乐乐交涉,语气也很委婉:“乐乐,刚才大家都分好玩具了,为什么你要过来抢我的玩具呢?”乐乐大声地说:“因为我喜欢这个玩具呗!我喜欢就要拿过来。”这时候朱宇轩就说:“你要是这样我就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帮我要回来。这是大家分好的玩具。”见到朱宇轩要“告状”,乐乐可能是有些紧张,他直接把朱宇轩给打了,作为观察者,我看朱宇轩的额头都被打得有些红肿了。
  2学前中班幼儿共情教育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镜头可以发现,乐乐并没有因为自己打了小伙伴而感到抱歉,这是一种缺乏共情意识的表现。经了解,乐乐是三代单传的独生子,家人对其过于溺爱,说话办事都以他为中心,久而久之,乐乐就缺乏共情意识。我意识到中班幼儿共情意识的创设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努力,就具体的策略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教师——跟进日常教学活动,为学前共情教育打好基础
  2.1.1开展常规绘本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共情心理意识
  绘本教学作为学前中班幼儿一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跟进幼儿心理辅导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同样,在对幼儿进行共情教育的时候,同样可以采取绘本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在众多的优秀绘本素材中,《小老虎丹尼尔》是可以用来对中班幼儿进行共情教育的优秀典范。例如在小老虎丹尼尔系列的“我爱你,抱抱你”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该绘本的合理运用,来跟进对幼儿的共情教育,让幼儿懂得友好表达爱的重要意义,并养成共情习惯。
  2.1.2把握日常游戏活动机遇,助力幼儿共情习惯培养
  在对幼儿进行共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握游戏机遇,在玩的过程中给孩子提出要求,让孩子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趣味的同时获得共情意识的培养。如当幼儿在游戏区域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当孩子出现自私的行为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在一旁观望的方式,等游戏结束之后,可以私下和幼儿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即保护幼儿自尊心,给幼儿今后同他人交流的时候做好规范性的榜样,此外也能够佐证孩子自私表现,让孩子更乐于提升自身的共情意识。
  2.2家长——完善家庭教育方法,为学前共情教育开拓格局
  2.2.1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引导幼儿建立共情态度
  中班阶段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在很大层面来自于孩子的模仿,可以说模仿是幼儿中班阶段的孩子一大天性,为了促进中班幼儿共情意识的养成,家长首先应当做的事情就是适当地给予孩子同他人进行相处的机会,家长也应当为此做出表率。比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的时候,作为家长应当采取热情的态度进行招待,具体表现为给小客人倒水、洗水果,或者是拿饮料等等;除此之外,作为家长也应当同小客人进行简单的交谈;在客人走的时候,要客气地同孩子进行告别,并且欢迎孩子下次再来家中作客。当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地对他人友好相处的时候,孩子在通常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感染,从而获得共情的态度。
  2.2.2通过社会活动开展,帮助中班幼儿内化共情意识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适宜的社会活动往往能够促进中班幼儿形成共情意识,作为家长,也应当积极为孩子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中班幼儿能够获得社会经验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共情意识的培养。比如:在节日游玩的时候,当发现有乞讨的路人的时候,家人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将零钱交给孩子来让孩子采取礼貌的方式将零钱交给乞讨者,如果孩子有对乞讨者嫌弃的态度的时候,家长更应该让孩子换位思考乞丐的遭遇,比如告诉孩子现在天很冷或者是乞丐可能会很饿等等,这对孩子共情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让孩子在实践中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家长可以邀请小伙伴或亲戚来到自己的家中,分享自己的快乐,让孩子同小伙伴一起唱歌、一起玩耍、彼此祝福;又如在过新年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带着孩子拜年,说上祝福的话语,让孩子同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十分有助于促进中班幼儿共情意识的形成。
  3总结
  无论是在哪个阶段,人自身的共情意识对其自身的发展和协调同他人的关系都有着积极意义。共情意识的获得对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升品德修养和建立健全的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效益。为此教师和家长应当彼此合作,进行广泛而积极的沟通,从而协助中班幼儿发现共情意识对自身成长的积极意义,逐步掌握符合社会需要、有益的行为,初步依据社会要求来调整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宗和.芬兰:“共情”教育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N].中国妇女报,2019-11-02(002).
  [2] 魏祺,苏彦捷.学龄前儿童中的共情及其不同成分[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7(09):523-5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