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莉漫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在物资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心理问题。现如今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的转变以及信息时代节奏的增快,幼儿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到底如何看待现代幼儿心理问题的来源呢?以下是我的浅见
  关键词:幼儿;心理发展;环境因素
  一、何为幼儿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能够和谐发展。在今天,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失部分,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广泛关注。家长应该仔细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发展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幼儿的衣食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稳定的,良好的,积极的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能作良好的适应,使其更好地发挥身体和大脑的潜能,学习能力更加有秀。
  二、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情绪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不无缘由的发怒,哭叫,不无理取闹,不会突然暴躁,不摔打身边的物品。
  (二)有好奇心
  喜欢问问题并求索答案;说话与行为上与他人无异,能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对自尊和自信有一定了解
  对称赞感到开心,对批评、指责感到难过,希望受人欢迎;不过分畏惧、胆怯。
  (四)能够与同龄伙伴较好的相处
  幼儿在与同伴的相处中,既不会过分霸道,比如经常打架霸凌小朋友,但又不能习惯性扮演被霸凌的角色,同时幼儿与其同龄人的交往应正常,不能总是独自一个人。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
  ①溺爱,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这使孩子没有了正常的、乐观的、有主见的个性,把孩子变成没有自主性的、懦弱的儿童。
  ②干涉型,就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控制小孩,把自身的想法硬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走。
  ③严厉型  就是对孩子异常的严格,经常要求孩子完成过分的工作,或者对孩子进行训斥,打骂。
  (一)祖父母抚养的幼儿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幼儿的父母没有什么空闲时间,就把幼儿完全交给幼儿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抚养有许多弊端,:1.父母与孩子不能见面,亲子关系变坏2.祖父母更容易溺爱孩。3.:祖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并不能与时俱进。大数据表明,祖父母抚养的幼儿比较霸道,任性,遇到问题比较没有主见。
  这类幼儿的做事方法与其他幼儿不同,可能比较强势,也可能比较懦弱。比较懦弱的孩子我们应该多于关注,这类孩子比较不自信,需要我们多多鼓励!相比于懦弱的孩子,强势的一般都是被宠溺的,在他们与别的幼儿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制止,对其进行教导,幼儿属于顺从期,对成年人的教导是相对服从的。
  在教育中,幼儿的祖父母也应该明白,不能过分溺爱幼孩子。多让孩子和其父母接触,能让幼儿心理更健康发展。
  (二)过于严厉教育下幼儿的心理健康
  早几年有一位“狼爸”萧百佑备受大家关注。萧百佑有四个孩子,在他的体罚教育下有三个上了北大,但是,上了北大就能代表心理健康吗?其实不然。智力水平不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为父母,是具有教养孩子的权利,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体罚孩子,法律法规不允许,作为家长更不应该责打自己的小孩,这会使孩子内心对家长不再依恋,更甚者伴随着恐惧。
  (三)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健康。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着改革开放,人们对离婚越来越接受,故而出现了很多因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这些家庭中的孩子通常表现的孤僻、愤怒、自卑、缺乏安全感,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通常缺少对他人的信任,害怕亲近,害怕失去,对得失会变得异常敏感。
  0到6岁的幼儿,与父母共同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异常重要。在此时期,幼儿能与父母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为儿童以后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在离异家庭中,幼儿是缺乏某父母一方的关爱,但是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些更坚强。这不是按照是否单亲而决定的,更多的是孩子所感受到的爱是否有缺失。
  对于单亲家庭的幼儿,我们在教学教育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一类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教育比较敏感的儿童,批评教育的时候要温柔耐心,不能出现羞辱性的语言,否则会很大程度上伤害该儿童的心灵,并且影响师生间的感情。
  总之,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为幼儿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人在儿童时期所产生的心理知觉通常会影响其一生,所以家人向儿童传递的情感,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等,会是幼儿树立自我观念的一大关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2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