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立学前教育共同体,促进多民族地区幼儿园均衡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黔江区(多民族地区)为例,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民风民俗的影响,使得承担学前教育任务幼儿园主要存在公办、民办、小学附属三种形式。学前教育仍然是全区整个教育体系中薄弱环节。幼儿园之间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各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制约着全区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构建学前共同体,三种类型的幼儿园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 幼儿园 共同体 均衡发展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今后10年教育事业八大发展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偏远山区,学前教育发展更加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面临基础差、教育观念淡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推进,本文以黔江区为例,展开探讨。
  近年来黔江区学前教育得到稳步发展。2019年全区有3~6岁幼儿21000人,在园幼儿19940人,现有学前教育园点146个,其中公办园70所,在园幼儿9085人,民办园76所,在园幼儿10855人,公办幼儿园编制80人,临聘515人,缺编816人。
  一、建立学前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从总体上来看,学前教育仍然是黔江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黔江区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城区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之间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各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制约着全区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研究多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园质量差异均衡发展问题,将激励构建和谐的“园园共同体”,达到“弱变优、优更优”的目的,将为拓宽丰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提供新视野,可为制定发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提供实证的参考依据。
  二、建立学前教育共同体策略
  随着幼教改革发展,家长和社会对高质量幼儿教育呼声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公办园,送进城里幼儿园就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乡镇幼儿园、城乡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已成为我区幼教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建立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以区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为依托,本着“互助共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用“核心园+成员园”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保教帮扶”,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1.组织设置,全区分设10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成员由区域内取得正式办园许可证的公、民办园组成,每个共同体负责人由核心园的园长担任。
  2.工作目标,每个共同体设立理事会机构,理事长由核心园的园长担任,副理事长由核心园的副园长和成员园园长担任。各个共同体切合实际制定发展章程,促进幼儿园管理水平保教质量的整体提升。建立共同体内幼儿园管理互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3.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一级幼儿园辐射带动作用,及时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教科研与园互动,搭建教师交流、互助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内容。
  4.城乡教师共成长,核心园针对区乡师资薄弱的特点,有针对性对其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教学观摩,提高她们专业素质。如专题培训、教学交流、观摩活动、公开课等;或采取“手拉手”师徒结对活动,跟班学习的方式;派教师送课下乡,传授教学方法和经验。
  5.课程设置,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也是近年来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至今存在。而城区民办园由于盈利的需要,过度迎合家长课程设置小学化。城区公办幼儿园带头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宣传,转变家长育儿观念,提高家长养护能力,把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以名园带片区活动指导引领乡镇、民办园,让其改变观念、方法,设置科学的幼儿园课程把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三、以培养队伍为抓手
  “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再好的硬件也只是禁锢儿童的空间。教师的合格不是终身概念,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学习,增进专业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过程中观念和行为合格的教师。”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势在必行,这一点逐渐成为幼教界的共识。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是培养队伍的最佳方式。
  1.注重研究实践,开展支教活动。核心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努力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对民办和乡镇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指导。骨干教师坚持定期定点到民办园和乡镇园支教,解决成员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育行为失误、疑惑、难题,指导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行为分析,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教育行为。
  2.接“地气”国培活动。“国家扶贫开发区县”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送教培训(2013、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国培计划(2014)”“名园带片区”黔江区送教培训(高教社)2015年“国培计划—黔江区幼师国培送教下乡(黔江继教中心)通过这些培训:提高受训者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把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行为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改善从书本、课堂转移到真实幼儿教育实践中,综合采用原理教授、示范观摩、案例评析、现场训练、即时反馈等多种方式。通过儿童发展与教育理论分析、儿童实际问题与教师行为案例分析,增强了培训基地园所自身培训队伍建设和培训能力,为帮扶其它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四、建立学前教育共同体,促进均衡发展的建议
  1.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边远山区幼儿园办园质量问题;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薄弱幼儿园建设问题;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贫困师生)的问题。
  2.通过教育科研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开展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目标考核,进一步探索提升民族地区幼儿园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区域性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探索区域范围内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合适的对策,对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决策及科研单位研究学前教育政策都有一定价值。
  3.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严格落实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中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资金投入分配、要依据各幼儿园的具体困难落实。重视招聘教师待遇问题,增加幼儿教师编制,特别是教师配置问题。临聘教师待遇差、还有养老遗留问题、希望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师,最关键的支撑是政府。我们期待自聘教师的春天来临。
  参考文献:
  [1]李季梅,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幼儿园工作规程(新).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庞丽娟.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与师资培训改革.2007.
  [6]重庆市黔江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完善我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的通知.2015.
  [7]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
  [8]虞永平.怎么看怎么评怎么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