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韵流传,再续华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第十五届中国音乐史学会在开封举行,笔者有幸参与其中。会议中,诸多学者对具有广泛论争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和跨学科的切入与交汇,本文就本次史学会的参会议程与讨论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中国音乐史学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第十五届中国音乐史学会;议题梳理;学术前沿总结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 01-0235-02
  【本文著录格式】李卓玲.古韵流传,再续华章一一谈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参会体验[J].北方音乐,2020,01( Ol):235-236.
  2018年10月12日-15日,中国音乐史学会暨第十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活动在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正式举行,十一朝古都的开封以古朴华美的姿态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音乐史学学者,大家齐聚于此,共襄盛会。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深感受益良多,在此便略谈一谈参会感受。
  此次中国音乐史年会历时三天,包含了开幕式,论文颁奖大会,名家主题报告,会议研讨,闭幕式几部分,颁奖典礼后,王小盾老师就《论中国音乐史料的编纂》做了主题报告,并从四个角度做出论述,包括:1.音乐古籍的整理;2.音乐史料的汇编;3.音乐古籍复原;4.特殊的音乐文献。在最后,王小盾老师总结认为,中国音乐史料学是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音乐史料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进步。
  郑锦扬老师也就《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研究的四种视野》作了主题报告,他提出四种研究视野,即1.系统视野的研究;2.宏观视野的研究;3.关联视野的研究;4.世界视野的研究。他认为要将中国音乐史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观察思考,加强对音乐史学体裁的研究,加强不同研究重点,不同著述倾向,不同读者需求的著作研究与撰著。并对乐谱文献研究与乐谱学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尤其是一些保存在他国的乐谱,亟待搜寻,拍照,整理,出版。郑锦扬老师同时提出,要向哲学,文学,历史学界学习,不能仅仅关注国内研究,也要放眼于世界。笔者认为,这对于音乐史研究来说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拓宽音乐史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在当今大的时代背景下,音乐史学学者们要有更为宽阔的眼界,不可只从单一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在音乐发展的历史中,许多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开阔视野不断地学习,并尝试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才能够更为全面地还原出历史的真实面貌。
  会议研讨部分同样让笔者觉得收获颇丰,既有名家畅谈学术研究成果,如杨善武先生发言的《宋代乐谱及音乐》,也有学生代表宣讲研究进程,如杨帆宣讲的《神农架长篇唱书<黑暗传>的文本与仪式研究》等,在这些发言中,不难感受到发言者深厚的音乐史学积淀。
  在13日下午的第一会场,笔者对李芸倩所宣讲的《宋代歌舞伎官私合流现象研究》与钱慧老师宣讲的《“设法卖酒”: “榷酤”制度影響下的宋代酒店音乐生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芸倩将目光投向了“歌舞伎”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从社会背景出发,挖掘歌舞官伎遭到轻视从而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内在原因,通过对比了唐代与宋代统治者对音乐的根本态度,揭示了统治者对音乐的轻视才是造成社会对官伎身份认同异常,并被认为其与私妓无异的根本原因。在她的这篇宣讲中,提到了“榷酤”政策,即政府为了卖酒增加财政收入,专门选派官伎来官办酒肆弹唱作乐以诱使人们买酒饮酒,这样的政策导致官伎除了在政治地位受到歧视外,又增添了一层厚重的道德歧视。
  而在钱慧老师宣讲的《“设法卖酒”: “榷酤”制度影响下的宋代酒店音乐生产》当中,就对这个政策的史实做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与整理,钱慧老师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着眼于与“音乐经济”现象相关的宋代乐人乐事,故而将“榷酤”制度作为宣讲文章的背景,从“设法卖酒”切入,来对宋代音乐的时代风貌进行探究。
  在钱慧老师这篇文章中,对“榷酤”制度的实施,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音乐生产形式作了全方面的解读,史料充分,内容详实,最后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剖析“榷酷”制度对酒店音乐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全篇宣讲结构清晰,思路流畅,为笔者呈现了一副宋代民间酒肆音乐生活的水墨画卷。
  在同时进行的第三会场中,陈荃有教授所宣讲的《“未刊”著述史学价值之议》也引起学界注目。陈荃有教授首先对“未刊”著述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并以《冯文慈未刊著述二种》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为例,对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史料价值的认识及运用做出了回顾与反思,指出了当前仍然存在着的许多不足。
  除此之外,带给笔者最大感触的是陈荃有教授对于冯文慈先生未著述部分的整理,正如陈荃有教授在他的《对音乐家口述资料采录的迫切性及相关问题》一文中所说:“重视并加快搜集、整理、研究、保存老一代音乐家艺术资料(含口述、音像、文本、图片、实物等)的工作,不应该只是个别音乐学术研究者、甚至只是更小范围的从事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研究者的“分内事”。”许多老一代音乐家因年龄等原因导致艺术资料无法很好地以出版物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所以重视和保存老一代音乐家艺术资料的工作就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而音乐史学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参与进来,为保存老一代音乐家艺术资料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14日上午第一会场中,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周东颖的发言让笔者有耳目一新之感,她借鉴历史地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清代中叶北京内外城戏曲音乐活动,以朝鲜使臣所撰写的《燕行录》作为切入点,在同一时间维度下,探讨不同空间维度下的戏曲音乐活动。
  研究戏曲音乐者众多,但是周东颖博士以新的视角进行了审视和研究,并借助朝鲜流存的文献资料来佐证她的论点,角度新颖,建构出了朝鲜使臣眼中的北京内外城戏曲音乐面貌。
  另外,彭岩老师关于刘鹗琴学资料的发掘与拓展这一主题的宣讲也让人印象深刻,彭岩老师对刘鹗所撰《十一弦馆琴谱》中有关《广陵散》琴谱的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刘鹗的琴学成就给予极高的评价,并对《广陵散》是否亡佚的问题进行了论证,虽然刘鹗在《十一弦馆琴谱》中收集的潞本《广陵散》减字谱为《广陵散》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是也无法从根本上回答《广陵散》是否亡佚的问题,但从《广陵散》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才是最为宝贵的。   本次会议除了对传统史学中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外,也有许多宣讲内容充分体现了各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并存,其中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梁肖梅以《民国时期壮族歌唱史料研究一以<广西文献资料索引>收录的几篇史料为例》作为她的宣讲题目,她对民国时期壮族音乐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发言者认为史料上所载过于单一,许多史料中记载的壮歌形态和当下的活态存在也有较大差异,所以,抢救和整理民国时期壮族歌曲音乐史料是目前较为紧迫的工作。评议人在评议时充分肯定了发言者的研究选题,文章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整理,将音乐史学和民族民间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对保存发展壮族民间歌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会场的会议研讨即将结束前,应主持人陈宗花老师的邀请,三位学会领导纷纷就本场发言交流了彼此的感受,洛秦教授对于青年学人的跨界尝试做出了充分肯定,但同时指出,学科依然是有界限的,要将历史事实放在“历史田野”的环境当中去阐释,要正确区分音乐史学和音乐人类学。陈荃有教授主要介绍了《冯文慈未刊著述二种》中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编撰成书的工作。冯长春教授针对目前学术界中一些青年学人在写论文时滥用研究方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冯教授认为,要从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这两个方面人手,去寻找适合的研究方法。三位学会领导之间的学术交流为青年学人们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对青年学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寄予了厚望。
  会议在14日落下了帷幕,洛秦教授进行了总结陈词,并郑重宣布下一届年会的主办方,即位于西子湖畔,玉泉凝月的浙江音乐学院。
  回顾此次会议,主题鲜明,意义明确,对中国音乐史学发展中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发展有极大助益,学者们在宣讲中的研究领域充分体现了多元化的时代特征,体现出音乐史学与其他各相关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特点。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五届年会的召开,为学者们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平台,促进了学者间的交流研讨,反思创新。
  通过此次会议,更加坚定了笔者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行与探索的决心,做到慎戒执著,将心力时光都投身于史学研究,以期为音乐史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李卓玲(1994-),性别女,汉族,籍贯河北,硕士在读,中国音乐史方向。(上接第137页)显示人的真正的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在音乐课堂中,音乐家想要在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通常由教育工作者“代为表达”,这就需要以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去引领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例如在听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祭广岛受难者的哀歌》时,小提琴在演奏时发出的刺耳的声音,音色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不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感情。人们第一次听到时几乎都会诧异:“这是什么东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饱含情感的語言介绍了乐曲创作背景,理解了作曲家的心情,知道作品是缅怀在二战时被美国原子弹袭击的广岛平民,知道开头小提琴发出的“噪音”是在模拟广岛上方盘旋的飞机时,我们再次欣赏,心里一定会产生一些与刚开始听乐曲的不同的情感。
  音乐教育者在教学语言上的处理也十分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音乐教师和一个风趣幽默的音乐教师你会更喜欢哪个呢?当然是第二个:风趣幽默的音乐教师。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抑扬顿挫的充满感情的教学时,氛围是热烈的,情感是充沛的,教师本身的热情富有无限的感染力,在饱含情感的氛围下就会起到巨大的教育感染力。
  教学语言的选择、表达、表达方式,甚至是教学语言的语气、语调等都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热烈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感染受教育者,幽默活泼的教学语言吸引受教育者,严谨有逻辑的教学语言让受教育者折服。相反,死板冷漠的教学语言让受教育者烦躁,毫无逻辑的教学语言让受教育者厌恶。正如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的:“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参考文献
  [1]丁艳双浅析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
  [2]袁维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探究[J].教育评论,1999(4).
  [3]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48-49
  作者简介:韩盈盈(1999-),性别:女,籍贯:河北省邯郸市,学校:北方民族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2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