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教师在幼儿倾听、感知、体验、理解、创造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对幼儿实施美育教育。本文通过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116-02
  【本文著录格式】孙栗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J].北方音乐,2020,04(08):116-117.
  音乐欣赏是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与歌唱、韵律活动等其他音乐活动紧密联系的极具教育价值的音乐活动,对于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使其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还能让幼儿在音乐中愉快地感受、自由地想象和热情地表达,在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提升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倾听和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欣赏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依靠听觉来获得感受和体验的。倾听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倾听”与一般的“听”有所不同,其是有意识的、带有注意力的“听”。幼儿良好的倾听态度和能力会直接影响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效果,因此,培养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利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对幼儿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最自然、直接的方法。鼓励幼儿不仅要听还要思考从听到的声音中能发现什么特点。刚开始聆听时,幼儿只能坚持较短的时间。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可以逐渐培养幼儿专注倾听的能力,延长专注倾听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有限,因此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来帮助幼儿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教师通过布置教室、创设贴近乐曲内涵的情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体验音乐,启发幼儿联想。如欣赏歌曲《小燕子》,教师可以在教室墙面上粘贴绿树、红花、小燕子、河流等图案,将教室布置成春天的景象,使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中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自由地展开想象。
  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离不开生活实践,丰富幼儿的相关知识是幼儿对音乐产生联想的基础。在欣赏音乐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形象化的图片、实物等生动有趣的教具,激起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如欣赏乐曲《小白兔和大黑熊》,教师可以出示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图片,使幼儿对这两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所了解,再以音乐形象引导幼儿进行联想和想象,在情感上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教师还可以利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全方位调动幼儿,通过具体形象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变得栩栩如生,将幼儿引入到特定的欣赏情境内,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知音乐形象。如在欣赏《赛马》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场景,并呈现一些骑马和扬鞭的动作,使幼儿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场景去感受音乐,实现形象思维的发展,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更要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和谐、自由、平等的氛围能使幼儿在轻松、积极的心态下感知和理解音乐。
  二、深化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表现力
  受年龄和经验所限,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很难像成年人那样仅通过单一的倾听方式来获得感性体验,而是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感知手段,如视觉、语言知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参与来丰富和强化对音乐的理解。比如,启发幼儿运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形象的感受,用面部表情表达对音乐情绪的体验,用美术作品表达对音乐的感悟等。
  (一)视觉辅助手段
  幼儿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内容,图片、图谱、视频或玩教具等是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它们可以使幼儿“看到”音樂的各个方面,比如:音乐是优美的,还是悲伤的,是欢快的还是紧张的,是跳跃的还是连贯的等等。如欣赏贺绿汀作曲的《牧童短笛》,A段音乐清新淡雅,可以配合画家李可染的《牧童短笛图》,展现一个悠闲地吹着笛子、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B段音乐热烈明快,可以配合两个牧童在阡陌上追逐嬉戏的图画;再现段的音乐婉转动人,可以配合牧童在尽情玩耍之后随着悠扬的旋律渐渐远去的画面。
  幼儿喜欢用色彩、线条、图形等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种在听觉和视觉不同感官和艺术形式之间建立的联系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语言知觉辅助手段
  根据音乐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儿歌、谜语等文字材料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情境。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与音乐特点相融合,角色与音乐节奏相对应,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联系已有经验展开想象,产生新的联想,更加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如欣赏《肖邦降D大调圆舞曲》,教师可以创编故事情境,帮助幼儿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A段的音乐是快速而有趣的,仿佛描绘了一只小狗在花园里,为了咬住自己的尾巴而不停转圈的形象;B段的音乐是徐缓而甜美的,仿佛小狗玩累了,懒散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反复,再现了小狗在地上快速打转的情景。通过讲述故事,能够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形象和情绪。
  (三)运动觉辅助手段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不应该是被动、单一地听,而应将其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来引导幼儿探究和表现音乐。   教师应当引导幼儿从倾听中引发出自己的感觉,鼓励幼儿通过毫无拘束的身体律动即兴地跟随音乐和表现音乐。如欣赏进行曲时,幼儿跟随音乐做精神抖擞的走步动作,欣赏舞曲时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这种全身心参与音乐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倾注情感地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在即兴的创造性活动中尽情地表达内心感受。
  开放多感官通道,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多采用运动辅助手段;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广泛使用所有的辅助手段。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对于辅助手段的设计和使用应考虑以下三点:第一,活动内容和进程是否必要。辅助手段必须为音乐欣赏活动服务,为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服务,避免为求形式而使用;第二,不必过分追求新奇有趣,否则会分散幼儿对欣赏对象的注意力,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三,应尽量简单和便于操作,辅助手段的演示和操作应随音乐进行,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和表现音乐。
  三、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创造力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向幼儿讲解音乐作品和单纯倾听的方式感知音乐。但是相关研究已经表明,让幼儿在伴随音乐进行的表演活动中直接进行感知体验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灵活采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启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并自主地表达、表现,提高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一)动作表演
  音乐欣赏虽然是听觉感受活动,但是通过动作表演不仅可以让幼儿“听到”,还能“看到”音乐的表现形态。例如:音乐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是高亢的还是低沉的?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沉痛悲伤的?
  幼儿对音乐的反应是直观的、自然的、即兴的。如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在轻柔的动作中感受并体验音乐连绵不断的、优美抒情的意境;再如欣赏肖邦《降D大调圆舞曲》的A段音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转圈、跺脚等动作表现音乐的快速、流畅;欣赏B段音乐时,可以模仿小狗吐舌头、伸懒腰等动作表现音乐的徐缓、从容。
  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的不同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二)歌唱表演
  歌唱表演也是一种表现音乐欣赏感受的途径。对于一些适合幼儿演唱的歌曲, 可以尝试让幼儿通过演唱的方式进行表现。如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一首音域较窄的歌曲,在幼儿欣赏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演唱的方式参与到欣赏过程中去。
  (三)打击乐表演
  打击乐表演也是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一种方式,可以加深幼儿对节奏、节拍和曲式结构认识。如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节奏性强,曲式结构工整,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木鱼、三角铁、铃鼓、碰铃等打击乐器,根据节奏图谱进行打擊乐演奏,表现进行曲所特有的铿锵有力的情绪特征。
  (四)角色表演
  在欣赏具有故事情节的乐曲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角色代入中体验音乐,即在深入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表情、神态、语言和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现音乐情节,进一步体会并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如欣赏《狮王进行曲》,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并用头饰、服装和道具进行装扮。教师不需要对幼儿的表现做规范而严格的要求,应让幼儿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满足,促进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在欣赏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安排幼儿相互交流对音乐的感受。幼儿之间的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能够拓展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教师要注意结合音乐要素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形象特点,不仅描述出自己的想象,还要说出是音乐中的哪些方面让自己这样想。
  教师要重视幼儿对音乐的自主探索,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使幼儿利用更多的感知通道进行全面、丰富、深刻的审美感知积累,以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审美创造意识和潜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薏萍,蔡丽英.聆听音乐之美 育幼儿审美之趣——审美视野下的幼儿音乐欣赏教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 (5):69-72.
  [2]黄秀兰.浅议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教师,2015(12):71-72.
  作者简介:孙栗原(1984—),女,讲师,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7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