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琵琶在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琵琶已经与中华音乐文化实现了完美的交融。相比其它乐器,琵琶的演奏技法比较复杂,在琵琶演奏技法传承过程中,不仅要积极传承,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本文重点探讨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相关问题。
  【关键词】琵琶;演奏技法;传承与创新;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18-02
  【本文著录格式】赵红.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探讨[J].北方音乐,2020,04(07):18-19.
  琵琶是一种外来的弹弦乐器,在演奏过程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多种多样的演奏手法,演奏技法对最终的演奏效果具有直接、巨大的影响。因此,琵琶演奏者不仅要做好演奏技法的传承工作,还要掌握特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将琵琶这一乐器发扬光大。接下来,谈谈对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
  (一)琵琶演奏技艺发展历史
  相关文献记载,在唐朝时,琵琶传入我国并开始传播,这一时期的段本善、康昆仑在街边演奏琵琶的故事广为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琵琶演奏技法不断创新发展,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宋朝时期,深受知识阶级的喜爱和推崇,此时的演奏风格也从前期的浓郁大气变得淡雅婉约。《十面埋伏》《將军令》是浓郁大气风格的典型,被视为北方演奏风格的代表;《塞上曲》《月儿高》等则是淡雅婉约的代表,被称为最具代表性的南方演奏风格。正是因为那些才华横溢、胆识过人的琵琶演奏家们不安于现状的努力,在演奏方面与时俱进、不断传承与创新,才有了今天琵琶演奏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琵琶演奏技艺的传承发展
  20世纪初,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西方音乐的流入,严重冲击了本土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的发展。为了不被市场淘汰,以刘天华为首的音乐家们掀起了一场新音乐文化改革,刘天华先生基于传统琵琶演奏基础之上,并汲取西方音乐精华来创新琵琶演奏技艺,创作了《歌舞引》《改进操》等十几首琵琶练习曲。如《歌舞引》的上段最后音阶与下段开始音阶是相呼应的,整首乐曲一气呵成。基于创作角度来看,整首曲子将我国传统音乐的变奏形式与西洋乐曲中的再现手法充分结合起来,让整首曲子不仅存在我国传统音乐的旋律特征,而且具有西方音乐节奏变化的特征;基于演奏技艺角度来看,《歌舞引》充分运用了右手快速勾搭,还发挥了左手打音手法的作用。再如《改进操》,这首曲子的优点就在于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古琴等音乐元素与西方优秀的和声、乐曲等元素高度结合起来,让整首曲子兼具传统与时代特征。又如《今夕》这首曲子,充分汲取了我国古琴、大鼓以及三弦等演奏法中的精华部分,让这首琵琶曲散发出民间音乐的魅力。
  三、琵琶演奏技艺的创新发展
  (一)琵琶演奏技艺的进步步伐
  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进步,近现代的琵琶演奏技艺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琵琶艺术的流派众多,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演奏手法,且每个流派都有他们的代表作。最耳熟能详的有两大流派,第一,平湖派的右手演奏技艺,其代表人物是李芳园。第二,崇明派的左手“吟揉”、右手“下出轮”,代表人物就是沈肇州。在20世纪中叶,琵琶创作技艺在流行音乐、现代作曲的深入影响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这一阶段,“义甲”被大量运用,“拳型轮”取代了“扇形轮”的地位,被广泛应用,让琵琶演奏技艺实现长足、创新发展。
  (二)琵琶品相以及材质所引发的创新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深入影响,我国琵琶艺术家们开始模仿西方管弦乐队的发展模式来组建民族管弦乐队,为了不断满足乐队音响以及转调的需求,开始深入改革琵琶演奏技艺。第一,在品相方面,国人把琵琶改变成十二平均律乐器,改变了左手快速音阶性按弦、长时值轮指等诸多演奏手法,丰富了琵琶的音域,提高了音域的选择性;第二,在材质方面,传统的琵琶琴弦材质为丝弦,这一时期变成了尼龙缠钢丝弦与钢弦,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琴弦强度,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左右吟揉、推拉的难度系数,但因左手快速移动技法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琵琶的技艺水平;第三,开始运用义指拨弦技法,这一时期的琵琶演奏家们无需在刻意养长自己的手指甲,直接用假手指来演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大力度技法,将基本的指甲音色凸显出来,大大提升了琵琶演奏效果。
  (三)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气象万新,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展现社会新气象、人们新生活的琵琶乐曲,且在题材方面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如这一时期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赶花会》等等,和传统题材作品完全不同,因此,琵琶演奏技艺也不得不与时俱进、创作发展。这一时期,琵琶演奏技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右手演奏技法中,更加注重速度,侧重于快速技巧,同时也注重左右手快速技法下的完美配合,右手汇组技法是当时的一大创新,众多全新组合不断涌现,节奏韵律感得以突出;第三,左手演奏技法中,传统琵琶演奏中,吟揉、推拉是最主要的演奏技法,新中国成立以后,琵琶演奏技法中,以音节或者琶音为主的全新左手技法被广泛运用,还注重模仿其它乐器演奏技法,如在《春雨》演奏中,模仿吉他与弦按法,效果十分显著;其次,演奏们为了突出琵琶演奏的变现力,十分注重发挥左手技法的作用,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大量的左手技法,如在《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一曲目的演奏中,模仿暴风雪的呼啸声,为听众们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更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创新还表现在艺术家们结合传统琵琶演奏中的遥指、中指抹等手段,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演奏技法——反正弹,成效十分显著。   (四)文化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创新
  “五四运动”的爆发让国人越来越重视教育,琵琶演奏技艺在这一时期实现迅猛发展。自朱英受邀担任“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琵琶音乐教师、王露担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琵琶音乐教师以后,琵琶艺术得以良好的传承;到了20世纪40、50年代,全国各地不同流派的琵琶工作者纷纷到各地建立各种音乐院校、社团,深入改革了琵琶演奏的传承与发展形式,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授与传承方法逐渐被科学化教育方法所取代,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开始运用科学、合理的琵琶技艺训练方式,一改传统传承中不会单独训练演奏技艺模式的弊端,从不同角度去拆解琵琶曲子,并从最基本的演奏技法着手训练,从而让学习者们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演奏激发,循序渐进增加演奏技法的难度系数,并开展演奏技法组合手段,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与质量。汲取西方古典音乐教学中的优秀做法,创造了很多高质量的琵琶演奏技法课本以及训练曲目,如《琵琶十三课》(林石城编),这本教材综合、系统阐述了琵琶演奏技艺的基础训练模式和方法,让琵琶入门学习变得简单,为后续的综合、系統学习夯实基础;第二,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这一时期,很多院校的音乐学校都把传统琵琶演奏归到专业音乐教育范畴中,地位与传统音乐概论、曲式等基础课程平等,并放在一块学习,大大开阔了琵琶专业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夯实了基础。
  (五)演奏家风格带来的创新
  众所周知,琵琶演奏是一项非常主观性的活动,因此,琵琶演奏家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对琵琶演奏表达形式与风格产生直接、较大的影响。近现代以来,人们的思想开发程度不断加深,琵琶演奏家们的个性见解给琵琶演奏技艺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纵观近现代我国琵琶演奏发展历程,有两个人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就是刘天华与刘德海。首先,著名音乐学家刘天华老师为了琵琶艺术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们非常注重将传统演奏技法与西方先进的音乐元素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创新琵琶艺术发展,一生中创作了《歌舞引》《改进操》等优秀的琵琶乐曲,且为了让更多的人爱上琵琶演奏,他还创作了十几首琵琶训练曲目。如《改进操》中,将中国传统古琴的注、绰技法与西方的双弦复音元素融合在一起,并借此产生了虚注以及虚绰等创新技法。刘德海老师,是我国琵琶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人物,他高度重视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我国民间音乐、西方音乐、戏曲作品中的优秀元素,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风格不一,为琵琶艺术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如,在创作《人生篇》时,“反弹”法应用而生,高度重视发挥演奏者右手五个手指的作用,并通过吉他演奏组合来形成了“反正弹”法。我国传统琵琶乐曲演奏过程中,整首曲目的旋律由食指掌控并传达,通过大拇指来表现衬音,但是在《人生篇》这一曲目中,刘德海老师将摭分旋律利用四弦的大致弹奏低音声部传达出来,衬音依附于一弦上,“人工泛音”技法也是在这次演奏中形成了,打破了传统自然泛音音列的限制,大大提升了泛音的效果。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们的努力,才有了琵琶演奏技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文明艺术的不断发展,琵琶艺术一直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琵琶技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在琵琶技艺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传承与创新,为琵琶技艺注入新鲜血液,激发新的活力,充分展现琵琶的艺术魅力,才能确保长远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张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发展中的创新理念探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4期):24.
  [2]温翕贺.琵琶现代作品《琵琶辞》的高音演奏技法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
  [3]刘莉莉.探究教学中如何做好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和创新[J].北方音乐,2016,36(24):48.
  [4]赵国妹.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 2016(18):89.
  [5]王欣洁.浅论刘德海《天鹅》琵琶作品的艺术继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7(3):19-21.
  [6]吴季莲.南音琵琶与北琵琶演奏技巧之异同[J].戏剧之家,No.278(14):61-62.
  作者简介:赵红(1980—),女,白族,云南大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琵琶演奏与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1806.htm